('
第二天上学,学校终于公布关于这次清明假期的通知,从周四到周日,一共四天,下周六补周五的课。
调休党完胜。
闫阳家祭祖的日子定在周五,清明假的第二天。
这天他们起了个大早,要赶回村里帮忙。
南城清明这个时间段的气温属于是穿两件有点热,一件又有点凉,下雨就算了还闷得慌。
爸妈在楼下清点要带回村的东西时,闫阳在楼上抱着对象情意绵绵。
“你自己好好待在家里,不要乱跑知道吗?”闫阳抱着程述脖颈,盯着他的脸一字一句认真地说。
“好,我会的。”程述亲他的眼,话里满是笑意:“你爬山的时候也小心点,别嫌热不戴手套,也不要乱钻乱拨草丛,累了要看清地面有没有东西再坐,不要随随便便就……”
“往地上一坐,坐到蛇啊蚂蚁堆啊你找谁哭去。”闫阳接上他的话,说:“我知道啦,这话你每年都要说一遍,我都能背出来了。”
“背下来是一回事,做到又是一回事。”
为了不被翻旧账,闫阳亲了程述一口强行停止这个话题,“难得我觉得我今天有点男朋友的样儿。”
程述乐了,逗他:“男朋友的什么样儿?”
“宠人的样儿呗,”闫阳骄傲仰头,“难道你不觉得说让你好好待在家别乱跑这话时的我很苏吗?不觉得我特别宠你吗?”
程述简直要被这活宝乐死了,笑得停不下来。
闫阳看程述笑得开心,自己也跟着傻乐,乐着乐着回过神来觉得不对劲,捧着程述的脸不让他笑,语气还挺严肃:“难道你没感觉到吗?”
程述清了下嗓子,勉强把笑意压下去,“当然感觉到了。”
“感觉到了什么?”
“阳阳对我的爱。”
第63章
闫阳的老家在南城禾花村。
禾花村虽说是村,却不是人们认知里的没几户人家的小乡村,甚至比周边的一些镇都要大。
村里还专门修了一条步行街,有宾馆酒店,还有几家大型超市。
以步行街为中心往外扩是两条大马路,路边的屋子也多,只是出了这两条大马路后,就开始变得非常山,房屋也变得分散,都是隔个百八十米才有那么三五户人家,中间隔着的要么是山,要么是大片大片的稻田。
从家里出发时还黢黑的天,等到禾花村街上时已经大亮了。老家离街还有一段距离,车子沿着山路弯弯绕绕开了十来分钟。
清明和重阳对于当地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日子,当地人除了祭拜自己的至亲,还会有一个群拜,也叫大众山。
大众山就是同一个姓氏的人一起去扫墓,扫谁的墓也有说法,每次临近清明或重阳时,关于今年要去拜哪个墓家族群里都要讨论许久才能定出来。
大众山人数按闫阳记忆中的印象,一般情况少则三五十人,多的时候一两百都有的,这也是清明重阳扫墓中最耗费时间的地方。
像闫阳他们回来后,马不停蹄地去山上祭拜完先祖,要赶在中午前到达大众山汇合点。
爬山也是一段艰难的路程,一年只来两遍的山,路自然也是靠现砍现挖出来的,以前挖出来的阶梯还有点模样,只需要把杂草枝干砍掉就行。
说是阶梯其实也就是个方形小坑,主要是给你一个地方下脚,方便你使力网上爬,身强体壮的男人轮流在前面开路,后面跟着的都是老人妇女小孩儿。
好在这座山坡度较为平缓,算是比较好上的类型了,老爸和爷爷在前面和人轮流开路,闫阳和老妈一路陪着奶奶跟着大队伍走,一边走一边聊,歇了两三回终于到了山顶。
人多力量大,到了山顶每个人拔几颗草,不过十分钟,一片平整无杂草的地面就整理好了,可以开始摆放祭品祭拜了。
“阳阳,过来过来。”闫奶奶回头冲孙子招手。
闫阳走上去,弯腰低头问:“咋啦奶奶?”
“这个地呢,考试很灵的,要认真拜拜。”奶奶在闫阳耳边说。
闫阳看向墓碑,墓已经翻新过几次,碑也修得一次比一次的大,碑文刻的是这个墓主的生平。
十三岁……秀才,闫阳注意到这几个字,又粗略扫了一遍碑文,以前从没仔细看过碑文上刻的什么,现在认真瞧终于懂了,他就说怎么每次拜这个墓,小孩儿都会特别多。
想到这,闫阳双手合十,默默闭上眼睛——
保佑程述考试顺利,超常发挥!
拜完这一座还得继续,按照往年的速度一个下午扫两个墓不是问题,扫完刚好是傍晚,然后驱车回禾花村街上提前订好的饭店吃上一顿,往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