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页(1 / 1)

('

户部尚书心头一动。

大周国库里的钱来源于各种赋税,其中铁税和盐税尤其重要。现在陆久安提供的这个雪盐,相当于变相提高了盐税,确实不失为一个办法。

户部尚书沉默不语,看着陆久安的眼神複杂难辨。

衆人皆大欢喜,没人再提出反对,事情就这麽初步定下来。

先成立研究所,形成理论知识后,再酌情推行数理化教学。

朝会过后,工部各位尚书主事和陆久安一同前往御书房,商讨研究所的各种细节。讨论了半天,一时半会也得不出确切的方案,永曦帝道:“这样吧,你们各自回去写个章程,今日朕倦了,改日再议。”

临走之时,陆久安实在没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陛下一开始明明没有生气,缘何对臣那般态度。”

韩致也想知道,静静看向永曦帝。

“也没什麽。”永曦帝道,“陆司业伶牙俐齿,我就是想看看你如何舌战群儒的。”

陆久安有些无语,永曦帝真是恶趣味啊,他和韩致明明是同胞兄弟,性格却截然相反。

接下来,陆久安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同工部确定了研究所的选址,建筑面积及结构等规划方案,做好了充分準备后,研究所便开始正式动工。

因为陆久安贡献了雪盐,这一次,户部拨款也十分爽快。

工部尚书叹了口气,对着陆久安大吐苦水:“这下真是沾了陆司业你的光了。你是不知道,平时土木兴建去要钱的时候,那老头脸拉的老长。这些事情也不是本官能够决策的,任由官道水渠堵塞破败,陛下怪罪下来,谁都吃不了兜着走,又是何必呢。”

陆久安在做策划总监的时候,没少和财务打交道,知道他们不好做,闻言只好安慰他:“户部尚书要平衡收支,防止国库亏空,各有各的难处。咱们都是陛下的臣子,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互相体谅一下吧。”

第203章

因为研究所研制出来的东西, 最终多多少少也会用于工部,工部尚书格外上心。调足了人力物力,隔三差五地到现场催促工期, 仅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 就将研究院修建完成。

研究所在离晋南城二十公里外的一处出谷中,密林环绕, 方圆数十里人迹罕至, 被设为大周禁地。

研究所周围派重兵把守, 需得有当今天子的御令方可进入。

建成当日, 三个研究团队便收拾包袱,车马粼粼,离开了御王府。

陆久安注视着封敬等人消失的方向良久,才慢慢回到府上。

此时此刻,他尚且不知道, 因为他的这个决定, 将开创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盛世, 把大周王朝推向至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

天气渐渐转凉, 草枯叶黄,人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陆久安恨不得把自己给缩被窝里不出门。

华彩坊也接二连三往府里送了许多厚实的衣裳, 一问, 说是韩将军吩咐的。

陆起身量和他相仿,陆久安从里面挑了几件颜色素净的给他,陆起却推辞不受, 嘻嘻笑道:“这是将军特意为公子做的,我不敢要。”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陆久安佯装发怒。

陆起灵活躲开, 得意说:“公子忘了麽,我现在每月都能领俸禄,我自个儿置办就行。”

就在两人争执不休的时候,院墙外传来窸窸窣窣的交谈嬉笑声,最后停在陆府院门外。

“陆司业可在府中,快出来与我一聚。”一个阳刚的青年提升高喊。

陆久安一听这声音便知道是何人了,打开门,果然是苏铭带着好友侯在外边。

苏铭后边站着的那几位并不是陆久安之前相熟的同僚,有些眼生。陆久安猜测对方身份应当不简单,估计就算不同在宫中当职,族中应当也有位高权重的叔伯父兄。

其中一位是东阁大学士严终以的孙子严卢,生得虎头虎脑的,一点也不肖其父。

那几人平时应当也没少耳闻陆久安名声,此刻都在隐秘地打量着他。

“我就说陆司业在家的吧。”苏铭挤眉弄眼,“卧月楼新出了两道菜品,一起去吃个小酒怎麽样?”

陆久安哂笑:“新婚燕尔,好不容易等到休沐日,不在家多陪陪令正?你家夫人知道了恐怕要埋怨我们的吧?”

苏铭一个月前刚完婚,娶的是礼部左侍郎的嫡长女,两家也算门当户对。

苏铭道:“可别说我了,你看看咱们这群人里,就你还是孤家寡人一个。晋南城内没出阁的姑娘可都盯着你的,你打算何时成婚啊?”

陆久安半真半假道:“不娶妻,省得叫人管束。”

“那不是暴殄天物了。”苏铭当然不信,开了一会儿玩笑,就拉着他出门。 ', ' ')

最新小说: [清穿+红楼] 太子和我的狗】互穿后 伯爵夫人来自大清 柯南之酒厂都是我马甲 超神道主 从拳赛开始打穿东京 希望下沉 顶流表里不一 灾变三百年 给城市的歌 国家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