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出了城,陆久安再难维持人前的形象,抱着韩致崩溃大哭。
韩致搂着他的腰,一下一下轻抚他的背。
嚎啕声是寂静夜里唯一的响动,缀在车马后面的人群谁都没有开口说话,晨曦在雾霭中一点点明亮,逐渐勾勒出不远处城镇的轮廓。
“咚!”钟声绵延悠长。
所有人不约而同回过头去。
这是应平百姓都十分熟悉的声音。
早上六点整,到了。
又是新的一天到来。
第181章
晋南作为大周的首都, 其建筑也承袭了其大开大合的风格,连甍接栋层台累榭,处处彰显着首都的华贵。
晋南城东南西北各设易市, 街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珍奇异宝, 客商如云,经常能看到长得高鼻深眉, 绑着麻花辫的胡人穿梭期间。
晋南多贵人, 每日最爱做的事, 便是到酒肆客栈里坐一坐, 聊点茶后饭余的閑资。
近日,晋南发生了几件大事,让市里坊间津津乐道。
其一:三月中旬,金科进士新鲜出炉,最为风光的自然是状元、榜眼、探花郎, 打马游街, 意气风发。除此之外, 引人注目的还有一对高姓兄弟, 两人一同进了二甲,榜上名次都是一前一后紧紧挨在一起的。
一门同出两进士,那真正是祖宗显灵文曲星下凡,也不知是哪个高家, 竟得了这泼天的喜事。
听说琼林宴后, 高家兄弟和同科几个进士举人,一起去了东南城郊一个不起眼的小宅院内,直到亥时方才离开。
其二:当今皇帝将已故宋贵妃追封为皇后, 随后又册立其子韩临深为当朝储君。
寻常百姓家不知其中弯弯绕绕,满朝文武却知之甚祥。
皇帝未登皇位时, 被封为贤王,与宋王妃伉俪情深,后来贤王登帝,诸多后宫佳丽里,与宋贵妃的感情也最为甚笃。
可惜天妒红颜,宋贵妃早早病逝,其唯一的儿子也过继给了镇远将军。
将拥有皇帝血脉的皇子过继出去,即便是胞弟,在历史上也绝无仅有。
这事太过荒唐,当时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这群科道言官,及挨不着边的各大部院和诸多武将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冒死愤谏。
可惜彼时的永曦帝铁了心,不顾群臣阻拦,硬生生抗下了满朝文武的攻讦,把嫡长子韩临深送到了远在云落的韩将军身边,说是为了弥补皇弟无法生育的遗憾。
现如今,外戚一党拔除后,又等不及给过继回来,不仅过继回来,还册封为了太子。
这不是普通的百姓之家,也不是一般的达官世族,而是皇家,一举一动皆要遵循礼制,并由起居注官记录在册,实录为史,啓容如此随意破坏规矩。贵为天子,更是不能任性妄为。
当小孩儿过家家呢?
虽然有官员回过味来,知道了当今陛下反複折腾的真正缘由,也拦不住他们摆出一副为规劝天子直言上谏的架势来。
其三:便是辛卯年在晋南轰动一时又很快销声匿迹的探花郎陆久安回都城了。
永曦帝大张旗鼓把人召回来,群臣都在猜测着皇帝会给这位大红人安排个什麽职位时,宫里边那位却动静全无。群臣等得意兴阑珊后,此事又有了新的眉目。
永曦帝给了陆久安一个相当宽容的权利:从五品以下官职,可自行选择。
这个决定,在各部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翰林院当职却不入流的小吏翰林院孔目对此一知半解:“都是从五品,品级一样,官俸一样,有何区别吗?为何上官们对此反应这麽大?”
“虽说品级一样,可这其中的说法可多着呢。”古道热肠爱好八卦官职正九品的翰林院侍诏一边誊写文书一边为其解释:“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鸿胪寺少卿是从五品,各部员外郎也是从五品,为何一个个争得头破血流都要去做员外郎,少卿之职却无人问津?”
孔目在脑袋里费力回忆了一圈:“鸿胪寺少卿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各部员外郎,是各部郎中副官,叙迁之阶,员外郎后,后续职位一般是侍郎。”
翰林院侍诏双手击节:“就是这样,品级相同,部门职位不同。有些职位属朝廷的要害部门,前途远大,权利也极大,职责範围内,七品管五品也是常有的事,例如吏部司务厅那两司务,从九品,谁敢得罪?”
“还有就是咱们翰林院侍读,同是从五品,但是翰林院啊,有句话怎麽说来者,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
“ 陛下让陆久安自行选择,如是他选了诸如吏部员外郎这类的职位,以后自是前途无量,平步青云。陛下这是赐予了他无限的殊荣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