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6点的钟声一敲响。韩临深便迫不及待敲开了沐蔺的门,将睡得正香的沐蔺自床上扒起来:“沐世叔,你可要替我好好教训一下那个县令。”
他添油加醋把陆久安的恶行阐述了一遍。
沐蔺被人扰了清梦,脾气暴躁,又不敢沖着这小祖宗发火,翻了个身问道:“你何必舍近求远,找你爹不就好了吗?”
韩临深被噎住了,他倒是想啊,可是他爹一门心思吊在陆久安身上,已经不要他这个儿子了。
韩临深坐在床沿边,大有沐蔺不答应就不走的架势,沐蔺直截了当拒绝了:“世叔我帮不了你,他陆久安睚眦必报,我可不敢轻易招惹,况且如今还有韩致给他保驾护航,你就乖乖给他认个错服个软。”
韩临深如何甘心,咬着牙齿倔强道:“我若是给他低头认错,岂不是正好中了他奸计,背地里肯定幸灾乐祸地嘲笑我。”
“陆久安是文人君子,不会做这样的事。”沐蔺嘴上这麽安慰着,但心底里却笃定这就是陆久安那个墨痞会做的事,“他手里有很多好玩的物什,听你沐世叔一句,不会吃亏的……”
沐蔺感觉自己就是他韩家的老妈子,操心了大的又来个小的。好说歹说,韩临深就是不听劝,沐蔺耐心耗尽,被窝一缩,还是睡觉吧。
韩临深被吓得做了噩梦这一事陆久安自然无从得知,事实上,他现在也顾不得旁的事了,因为应平历经艰险,终于迎来了大丰收。
先是申志托人来报讯,说那九分地应该会有史无前例的産量,喜地陆久安当即前往守着收成。
那些稻粒颗粒饱满,金灿灿沉甸甸地压在谷穗上,散发着醉人又喜悦的清香。
“快!收割!”
9分地差不多600平米,十几个人一起劳作,干得热火朝天,割秧、脱粒、称重,2个时辰不到就完成了。
最后总的一算,按照申志法子种出来的那3分地産出了80多斤粮食,和他当日面试时的回答相差无几;按照陆久安给的那本农科全书上的法子种出来的粮食则有130多斤,而申志结合自己经验和书里面的法子种出来的那块地,竟然産出了160斤的粮食,换算下来差不多一亩地有4石,比之他自己的方法翻了一倍!
读数的户部官吏手指颤抖,呼吸急促,若是应平的百姓都有这个産量……
陆久安同样高兴,不过让他更激动的还在后头,申志用木板呈来一株尚未脱粒的稻禾,陆久安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连声音都放轻了些:“这是那株嘉禾,真的一禾九穗了?”
申志声音哽咽:“大人,不是一禾九穗,是一禾十三穗!”
当日偶然发现那株疑似九穗的稻秧以后,申志就激动地睡不着觉,他心血来潮,挨个小心把稻谷找了一遍,结果最后那株九穗没成,反而找到了这株十三穗的嘉禾。
十三穗啊!申志种了一辈子,别说没见过,就是听也没听过,种出了这株十三穗,申志觉得自己就算是死也无憾了。
官吏猛地失声叫出来,他急走几步凑进一看,顿时杨眉奋髯,实在是这株嘉禾生地太好了!
稻秧上不仅抽的穗多,穗上谷粒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粗略一数,一穗有一百五十粒稻谷,若不算空壳,这一株差不多就有接近两千粒……
”大人,此等茁壮之禾,硕大之禾,祥瑞之禾,是乃大周承吉天运之相,当上报朝廷啊!”
第086章
报肯定要报的, 只是大周从来没有出过十三穗嘉禾,这报上去,势必要掀起轩然大波, 到时候麻烦也会接踵而至。
陆久安可没有忘记, 原主是怎麽被贬到江州应平县的。
“久安,你在犹豫什麽?”韩致凑近了悄声问。
陆久安叹了口气:“我先上报江州府。”
上报江州府, 和直接上报朝廷可不一样。若是越过江州直接送入晋南, 那就完全把江州府排除在外了, 说不定还会得罪上司。但是上报江州府, 只要稍微懂点官场的,就明白陆久安此举相当于把功绩白白拱手相让了,也不知道最后会落入谁的手中。
官吏不知其中的弯弯绕绕,着急劝道:“不可啊大人,你若这麽做, 不是为他人作嫁裳吗。”
眼看着应平一天天好起来, 还得了这麽好一个名扬天下的机会, 陆大人怎麽反而退却了, 真是糊涂啊。
“树大招风。”陆久安摇了摇头。
官吏垂头丧气,刚才火热的心情也随着消失殆尽,申志拿起木板盖子小心谨慎地将嘉禾收起来。
消息快马加鞭递到了江州府。军粮失蹤案后,江州从里到外被清洗了一遍, 上一任江州知府甑谓收监在大理寺, 新的知府由内阁侍读学士余淮接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