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页(1 / 1)

('

在骊山久了,上官仪很少会穿着官服在人前。

这身官服如今也就穿了一次,如今还是崭新的。

圆领的官服有些不合身,他不自觉又提了提领口。

正在众人驻足等着雨水停歇的时候,李承乾也匆匆来到门下省,先是看到上官仪有些讶异,便让一旁的侍从放下手中的伞,笑着问道:“难得见到太府寺的人来朝中。”

上官仪先是对李承乾行礼,“太子殿下。”

李承乾也看看眼前的大雨,“孤记得,父皇几次想要请你入朝为官,你都拒绝了,这是为何。”

如今的上官仪已经年近四十了,他笑道:“因下官本领尚浅,不敢受陛下赏识。”

“能将一个破落的村子,治理成如今这般,孤以为骊山能够富裕,有你的功劳,你也是清楚的。”李承乾颔首道:“张阳此人如何?他确实有远见,但要说治理他没有你这般的本事。”

雨势越来越大,有些许雨水落在身上,上官仪提了提肩膀上的一包袱的奏章,“太子殿下此言差矣。”

李承乾闻言先是愕然,便道:“还另有高见?”

上官仪抚须道:“太子殿下看张阳不能只看他的所作所为,骊山的诸多事宜下官确实是下官在主持,但骊山若换一个主家,难道只有下官一人就能富裕吗?”

听到他反问,李承乾欲言又止。

上官仪突然笑了,他抚须道:“张阳确实是个不善治理的人,可他知道如何治理才是最好的,经营调度,统筹把握他确实不如下官,但要说人心所向,团结乡里,下官没有张阳那般慷慨。”

“太子殿下,张阳他时常与下官说,要走入群众中去,走入他们的生活琐事中,知道他们的切实需要,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并且找到一个大致的脉络,打好群众基础,如此才能大展宏图。”

“这才是骊山的富裕之道,让太子殿下见笑了,下官对自己的本事很清楚,也很明白自己的能力所在,只要骊山的主家还是张阳,哪怕是下官不在骊山,但凡换个县官,骊山也能成为关中富裕之地。”

“所以呀……”上官仪叹道:“太子殿下将张阳看得太浅了,不是下官成就了骊山,是骊山成就了下官,所以下官不愿意接受陛下的好意,是因为要学得太多了,尤其是县侯一直以来秉持的群众所需理念。”

李承乾听得眉头紧锁。

“下官如今也还在琢磨,就说那骊山的一切建设都是用于民生,听张阳说过,他往后还要盖一个很大的书院,让技术的传承流传不息。”

“县侯一直主张促进骊山的技术发展,不论投入多少银钱都在所不惜,下官斗胆问太子殿下,官与民是什么样的。”

李承乾稍加思量便回道:“官吏治理一地乡民,让一地乡民有田地耕种,有安生之处。”

又是一阵风吹着雨水进入屋檐,门下省是个很忙碌的地方,偶尔还有三两官吏冒雨出入。

带着凉意的雨水落在身上,李承乾也不想寻个地方遮挡,继续听着。

“太子殿下,若是反过来呢?”

“反过来?”

这给李承乾闹疑惑了。

上官仪解释道:“很多人总是看到了骊山的富裕,却不知骊山治理的真正意义,官吏治理一地乡民,终究是束缚,束缚得越紧问题就会越大,倘若可以真正去考虑乡民们想要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一番话说完,上官仪重重点点,“嗯,走入群众中去。”

李承乾沉默了,被上官仪这番说教给驳得无言以对,从来不是上官仪造就了骊山,而是骊山造就了上官仪。

上官仪又道:“太子殿下,当初张阳在东宫为官,想来也该看明白才是。”

“他与孤说过,只是……”李承乾讪讪一笑,“还真是一个古怪的人。”

上官仪拱手道:“太子应当走入群众中,好好看看各地乡县的风光,会有感悟的。”

“孤明白了。”

在门下省的屋檐站了好一会儿,雨水便停下了,上官仪迈开脚步,“下官就先告辞了。”

李承乾连忙上前一步,“麻烦回了骊山告知张阳,说孤愿意走一趟骊山,与他相谈。”

上官仪躬身行礼,便离开了。

一场雨过后地面很湿,阴沉的乌云笼罩在长安城的上空,李承乾脚踩着湿漉漉的地面走回东宫。

至于太子身边的侍从也完全听不懂上官仪的话语。

此刻中书省内,陛下去了一趟骊山就带了话语,这些话交给了房玄龄之后,便在此地议论了起来。

魏征一直以来秉持教化方略,在他看来这是好事,无非就是多花费一些人力。

长孙无忌神色凝重,“用我们中原的圣儒典籍去教化他们当真合适吗?”

话语一出,中书省内就带着火气,本来众人都对都护府职权的旁落心有不满。

现在又说起教化之策,这必然又是都护府的事情,这下火气更大了

武将的人都是带着兵马镇守一方,但教化西域人的事情自然要落在文官的头上。

武将不会插足这件事,礼部主要掌握诸国之间的往来,也不会过问此事。

这件事就非中书省莫属。

赵国公的一番话,让众人安静下来。

早朝这才刚刚退下来,一场雨也才刚刚停歇,有人心中抱怨因为骊山县侯的一句话,多半又要吵起来了。

这朝堂还能不能消停了。

本以为这位县侯离开了朝堂,现在住在骊山可以不过问朝中的事情。

朝中也可以安静一些时日,眼下呢……他人在骊山还要给朝中出谋划策,偏偏这件事还挺有道理的。

陛下有了决意,此事就落在了众人的头上。

赵国公的话音落下,中书省内沉默一片,或许长孙无忌的话语多少带着一些抱怨,但众人都不敢应声。

于是许多的目光都放在了郑公身上。

长孙无忌又道:“若是地方佯装接受教化,地方文吏松懈,又当如何处置,老夫听说那张阳就是与陛下会说了一两句,就因为这一两句,让我们这么多人在此思量,岂有此理。”

说完话,赵国公拿起茶碗喝下一口茶水,又重重将自己的茶碗放下,以示自己的不满。

岑文本想说一两句,可见到长孙无忌与他身边那几个文臣都黑着脸,又只好将话语咽了下去。

房玄龄的目光一直看着手中的奏章,没有要讲话的意思。

众人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魏征的身上。

说来有意思,这中书省众人的目光一直在朝中三位举足轻重的人身上打转。

安静半晌,魏征终于站起身,“老夫去见张阳问个清楚。”

闻言,岑文本连忙清了清嗓子,“郑公,下官正好也要去一趟骊山的酒场。”

如此岑文本便也一起离开了中书省。

长孙无忌又喝下一口茶水,其实摇头一叹也离开了。

在场的众人这才都长出一口气,随着郑公与赵国公的离开,中书省内的巨大压力终于是不见了。

大家也开始各自忙着自己的手头上的事情。

宫里本来就忙得焦头烂额,现在又多生事端,谁都喜欢事情少一些,简单一些。

可唯独总会有一些差池和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事端进来。

郑公与赵国公之间越发地不和,这种冷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若两人的立场都是一样的话,这贞观一朝的朝堂该是多么地美好,除了武将。

长孙无忌离开不久后,房玄龄也走出了中书省,他迈着脚步一路走向承天门。

一路上的宫里的侍卫纷纷行礼,对这位房相表达敬意。

他走入承天门,进了宫中便一路走向甘露殿。

李世民正在看着西域的奏报,心中要说不牵挂波斯的战事是假的。

天可汗如今比谁都想要知道裴行俭与王玄策到如今为止,战果如何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