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页(1 / 1)

('

长孙皇后放下这篇诗文,又瞧了一眼李世民,心中有埋怨又不好说出来,要不是当初不这么对青雀,直接给他一个惩罚,也不用闹成这样。

在江山社稷的利益面前,青雀也好承乾也罢,这些皇家亲情越来越疏远了。

早晨,下了朝之后,张阳正在东市上闲逛着,买点肉回家做烧烤吃。

一边走着身后是许敬宗絮絮叨叨说着话。

“张尚书,大素和大安都已经挑选好的地方,今天我们的外交院就可以开张了。”

张阳点头,“挺好的。”

许敬宗又道:“您是外交院的主事,不能对这件事不管不问吧,要不您还是亲自去主持一下?”

东市的叔叔婶婶伯伯们都认识张阳,平日里也经常来买菜,大家都很相熟。

具体是怎么回事大家也都不清楚,只是听说现在张阳的官越来越大了。

要是张阳一个人在这里买菜,大家还能开玩笑般地说上几句话。

但眼下张阳身后又跟着一个穿着官服的人,众人自然也就不敢过多言语了。

“张尚书要不先走一趟,去看看也好。”

见许敬宗还要继续纠缠,张阳不解道:“怎么?还要我这个主人家自己去剪彩庆祝是吗?咱们大唐也有这种规矩吗?”

“可您是上官。”许敬宗再次强调。

“我不在的时候你们三个人自己作主意便是,要真的摇摆不定拿不出好办法,再来找我。”张阳拍着他的肩膀,“老许啊,你我共事已经有两年了,我相信你的能力,一定可以办好这件事。”

看张阳这么说了,许敬宗稍稍一礼便快步离开。

张阳继续在眼前的猪肉摊面前挑着肉,“伯伯,帮我把这些肥瘦相间的肉切下来。”

卖猪肉的伯伯问道:“小张呀,听说你现在的官越来越大了?”

张阳摆手道:“什么官越来越大了,我就是一个平时整理文案的小官。”

“刚刚跟着你的人一定是大官吧?”

张阳点头小声道:“那个人叫许敬宗他的官可大了,还动不动就喜欢抓人,抄没他人家产,大家以后遇见这个人可要躲远一些。”

众人互相看看点头。

贞观一朝,这个天下说不上太好,也说不上太坏。

外交院终于落成,以后与诸国交往的外交事宜也都可以在外交院进行。

礼部也可以分出精力,处理其他的庆典和祭典事宜。

李百药看着空荡荡的礼部,摇头叹息。

刚刚一声叹息,身后也同时传开一声长叹,李百药回头看去就见到了唐俭。

“原来是户部尚书。”

唐俭抚须道:“看眼下你是被礼部孤立了,他们如此荣重的去庆贺外交院成立,留你一个人在礼部。”

“礼部不能一直没人,也要处理其他事宜,按照张尚书的意思我们各自忙各自的事情,互不干涉。”

唐俭劝道:“你应该想想是不是得罪过他们。”

第三百二十四章 温和的警告

李百药行礼道:“下官一直在礼部不曾得罪任何人。”

唐俭深吸一口气,“你能与老夫讲讲,这个张阳是何许人,平日里都喜欢做什么?”

看李百药讲话犹犹豫豫,唐俭解释道:“其实是当初在朝堂上,张阳推举老夫去西域,或许老夫也在什么地方得罪他了,就是想不起来。”

看着李百药,唐俭又道:“老夫知道长安城有一个酒肆很不错,你与老夫一起一边用酒菜一边谈。”

也不等李百药拒绝,唐俭便拉着他走出了皇城。

张大安正在酒肆的老位置吃着饭食,已经习惯了这里的饭食,有一个自己的位置吃着也舒服。

正吃着便看到李百药与唐俭走入这里。

“这家的酒水特别不错。”唐俭讲着话,招呼伙计上酒。

看到李百药也注意到了自己,张大安吃完了碗中的饭食与一碟羊肉和一碗菜汤便离开了。

长安城的东市小巷的一处宅院内。

张阳正用自己打磨出来的铁纤穿着一块块肉,有五花肉,还有羊肉,再有几个鸡翅膀,用来做烧烤正合适。

难得吃一顿烧烤,李玥的兴致很不错。

饭点的时辰总是让人很有精神,杨婶婶匆匆走入院子,“公主殿下,太子殿下和长乐公主来了。”

李玥正缝补着衣服,李承乾领着李丽质便来了,身后还跟着一群侍卫。

“丽质一直吵着要来见玥儿,母后这便吩咐孤带着她前来,父皇处理完朝政也会过来看看。”

听说父皇要来,李玥让两位婶婶收拾家里。

张阳招呼道:“太子殿下来得正好,我们正在准备烧烤,要不要一起吃点。”

李承乾点头道:“虽说已经用过饭食,不过难得吃你的美食,再吃一些也无妨。”

“太子不嫌弃就好。”

“孤怎么会嫌弃。”说着话,李承乾也拿起一串烤肉一起烤着。

李丽质委屈地走来,“皇姐,我不想嫁人。”

李玥抚着她的发髻,“母后和父皇又提起嫁人的事情了?”

李丽质委屈地点着头,“父皇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总是说着要把我嫁出去,嫁给朝中重臣的儿子。”

看她说着话就要哭出来,李玥安慰道:“不要害怕,要是你父皇和母后真要把你嫁给谁,你就来找皇姐,姐姐带你去骊山,看他们谁敢让你嫁出去。”

李丽质委屈地抿着嘴点头,“还是皇姐好。”

见小武正在做题,李丽质讲道:“我也要做题。”

“桌案上就放着题目,你自己去做吧,最近你的课业也落下不少,小武都快要赶上你了。”

“嗯,弟子这就去追上小武。”

说着话,李丽质和小武便相对坐在一起继续做题。

张阳把一串串肉放在铁架上,回头看了看这两个女孩子,“长乐公主这么小,真要现在就嫁出去?”

李承乾解释道:“丽质这才八岁,怎么能让她这么早就嫁人,或许是父皇和母后觉得丽质又在胡闹了,这才会出言吓唬她吧。”

张阳点头,“想来也是。”

“最近你也不来东宫了,孤在东宫也没什么兴致,倒是颜师古其人很是有学识。”

“颜师古是不是看不起寒门出身的学子?”

“孤倒也听说了这件事,据说现在的秘书监有不少人都是颜师古安排的,其中有不少是商贾子弟或者是权贵子弟,也有人不止一次说过颜师古行为不检。”

“朝中查过吗?”

李承乾摇头,“事涉颜师古,而且还是名儒颜之推的孙子,父皇念其名望自然也不敢轻易让人盘问,有些时候孤也不喜欢他的观点。”

“朝中像是魏征,房玄龄和岑文本他们的出身也并不好,也是苦寒出身,朝中这样的人不少,但也都是能够治国的良才。”

“那科举的事情颜师古有过反对吗?”

李承乾还是摇头,“颜师古倒是没有提及,可朝中也有颜师古一脉的人很反对科举,他们还是更加相信九品中正制,以地方郡守乡绅来推举的读书人任免官员更好。”

“太子殿下知道九品中正制这种由地方乡绅作保推举的读书人会有什么弊端吗?”

李承乾沉声道:“孤也听郑公说过,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用了有上千年,但凡各郡州推举官员皆是德名皆是最高者,而各地的中正之人来决定哪些人该出仕,哪些人不该出仕,其中有评家世,行状,再是定品。”

又是思量了片刻,李承乾接着讲道:“不过千年以来随着门阀积累的势力越来越大,其中门阀左右言论,来控制地方乡绅的事例也是越来越多,而当时因为九品中正制引来的弊端也出现了,坊间便有了这等传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张阳往烤肉上撒了一些胡椒。

李承乾又讲道;“当年的世家一跃成了士族,他们掌握了一朝的官员升迁,甚至连皇帝都要看着世家的脸色行事,自此前隋提出了将人才选拔用科举方式,便受到了世家带来的巨大阻力。”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