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免费阅读(38)

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免费阅读(38)(1 / 2)

种种因素叠加,需要立刻开设专门制作玻璃窗的分厂。

雍郡王被委派了监工任务。监督施工,对四阿哥来说是轻车熟路的工作。

虽然建造宅邸与玻璃厂有差异,但要协调哪些部门,如何调动物资等等的流程相似。

武拂衣也早有准备,去年十月烧制出大块玻璃之际,就摸清了玻璃厂的建造全过程。

六年前,德意志传教士纪理安负责设计玻璃厂。从房屋结构到厂内窑炉每个细节都要严格把关。

有设计图与实物做参考,在此基础上建造成适合制造大玻璃的工坊,一个半月绰绰有余。

地点在去年年末已经圈定,火器营附近的空地。等分厂建造完毕,直接拉一队士兵去驻守看管。

眼下,大块玻璃的低成本制造技术是会生金蛋的鸡,需要充足的武力保证它不被窃取。

玻璃窗不只是卖给京城内的官员,其他地方也要推广牛痘,那么玻璃窗也就会前一步售卖。

比如说江南。

江南富庶,但如今也仅有曹寅一家装有玻璃窗,是从广州运来的西洋货。

曹寅年轻时做了康熙的侍卫,三十四岁就任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肥到流油的差事,采买各种御用品,尤其是丝织品。

曹家又是内务府包衣出身,凭着与皇帝的亲近关系,可以领用内务府帑银经商。通俗点说就是向皇上的私库借来本金,以此去经商,所得的利润再与皇上分成。

皇上愿意借出越多的钱,表明对那家人越是信任。

康熙对曹家无疑是信任的,前三次南巡都是有曹寅接待,今年也是相同的打算。

武拂衣关注了有西洋玻璃窗的人家,自然也就稍稍查了查曹家。

今年曹寅四十四岁,长子曹顒十三岁尚未成亲。换句话说,这会曹寅的孙子曹雪芹还是没影子的事。

江南之地有没有曹雪芹不重要,重要的是多方势力盘根错节。此去南巡,不一定会风平浪静。

那么还要去吗?或是索性留在京城?

毕竟皇上不在京城,约等于是山中无老虎的状态,是能过得轻松些。

想了想,武拂衣决定能去还是要去的。

这样光明正大的出行是实地考察的好机会。不仅要去,最好还能争取不和皇上走一条路,美名其曰微服私访。

想要去江南转一圈,或是想要在京城谋个好差事的是大多数。

于是,春节在众人苦读中过去了。

二月上旬,纷纷递交对牛顿《原理》的读书报考。

在截止日期二月初十之前,所有该交功课都交了,但从他们的黑眼圈与憔悴眼神能看出,极少有人摆平了那个叫牛顿的英吉利男人。

康熙表示会在十天后给出考评结果,谁博得头筹,谁写得不尽人意,都会体现在南巡事宜的安排上。

这一天,梁九功带着密旨来到即将竣工的玻璃厂分厂。皇上私下召见雍郡王,是要共同阅卷。

武拂衣其实不想去,一群没物理学基础的人,用一个月读牛顿,用十天写心得,能有几篇正经文章?

太可惜,这活要在乾清宫里做,不能让胤禛代劳。否则就能让他去体会一把,那些读书心得会有多精彩纷呈。

康熙怎么就不能一个人批阅呢?

共同阅卷的旨意,对武拂衣不是恩赐,而是让她不得不体会一把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给人挖了坑,自己也是要朝里面扑通跳进去了。

第四十六章

阅卷不是一件好差事。

不出武拂衣所料, 呈给康熙的七十三份读书心得大部分都很辣眼睛。

说得好听点写出了天花乱坠之感,说得真实些就是东拉西扯不着要点,更有甚者否定了经典力学原理, 用上了天上星星住着神仙的一套说辞。

当然了, 也不全是不堪入目的文章。

矮子里面拔高个, 还是能挑出两三个像样的回答。

像是胤祯是被无意中被训练出来,因为得了四哥的要求在书库里找伽利略相关书籍, 就从伽利略联系到牛顿。

他不懂意大利文,也能主动找传教士翻译了几篇。

虽然对两人的理论体系还是搞不清楚,但也能找出些有价值的发现, 比如伽利略为牛顿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颇有一脉相承之势。

武拂衣在编写《『原理』解析》时, 没有直接提及牛顿的前辈们都有谁,希望读书的人主动去寻找物理学的发展脉络。

很可惜,除去十四收到了风声, 又扣除胤禛代笔的雍郡王答卷,其余七十一份读书心得中仅有一人做到了。

对于鹤立鸡群的答题者,阅卷人多看一眼姓名再正常不过。

落款是纳兰富森,乍一听有点陌生。京城里, 似乎没怎么听说过这号人物。

不过,此次呈交读书心得的人都是被康熙赠书在先。即便鲜少听闻其名,也不会是彻底的无名之辈。

武拂衣很快想到了, 纳兰富森名不见经传,但他的父亲却闻名天下,正是故去十七年的纳兰性德。

富森是纳兰性德的遗腹子,其生母却不为众人所知,据说可能是江南女子沈氏。

在他出生之后, 被祖父明珠带回了府抚养。他的母亲却未同行,究竟是不是沈氏,明珠家也是闭口不提。

一晃十七年过去,富森在京城的存在感远不如两位兄长。

康熙或是念着与纳兰性德的情谊,哪怕罢黜了其父明珠宰相之位,而且近年不再重用他,但在送书时不曾遗漏纳兰性德的孩子。

回到读书报告上,皇子中以七贝勒胤祐写得最为认真。

虽然谈不上有突破性想法,却能看出他真的把一套三册书籍都仔细看了。

然后,武拂衣发现少了一个人,她手上没看到太子的答卷。不知是康熙有意压下没给,还是胤礽压根就没有交?

说说吧,你觉得这些人谁该排前三?

康熙在一旁围观,心里有些遗憾,这堆写得乱七八糟的玩意没能让老四当场黑脸。

也是怪自己,以前让老四戒急用忍,眼下看不了儿子变脸的好戏。

武拂衣可不给康熙看戏,虽然解析一书是她编撰的,但对于众人未能读懂并无怨念。从无期待,也就不会有失望。

眼下就事论事,把纳兰富森、胤祐与胤祯的答卷依次摆开。

儿臣以为这三份写得尚佳。

武拂衣一一给了点评,没有隐瞒此前让十四去搜集伽利略书籍一事。十四弟算是被领到了捷径的路口。可请恕儿臣直说,哪怕有捷径也要自己愿意走。

你倒是实诚。

康熙听了被提名的三份答卷,是与他的阅卷判断一致。老四给出了这样的评判,几乎没有夹杂私人感情偏向。

也就接着问了下去,既然看过了这些答卷,那么你认为谁合适接手分厂?

武拂衣却没再直言不讳,评价读书报告是一回事,可以依照文章内容做客观判断。推荐暴利玻璃厂分厂的负责人就不同了,学识不是关键,忠诚才是。

汗阿玛恕罪,儿臣认为此次读书心得的优劣,不宜作为分厂管理者的判断标准。

这就表明态度,对大玻璃窗技术进行进一步突破并非当务之急,对现有技术的保密才是重点。得汗阿玛教诲,众兄弟必是愿意守口如瓶。也许有人对下江南并无兴趣,不妨以此为考虑。

该说的,就说到这里了。

大块玻璃窗的技术能挣钱,这会说康熙教导有方,也许他愿意信任儿子选一个去管理。

当然了,雍郡王是不想管的。刚刚康熙正好说了四阿哥实诚,这就实诚地表明不愿管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想去江南。

康熙闻言也笑了,说你实诚,你还真赶着上说大实话了。这么想去江南,不想做活吗?

回汗阿玛的话,儿臣确实有私心。

武拂衣坦然承认,此次带着家里的两个孩子一起去江南,让他们见识一番市井民生,而不只会纸上谈兵。正如早些年随汗阿玛出京,才能知道行万里路的意义。

正好,话赶话到到这里。

武拂衣索性再进一步坐实了今天讲话很实诚的形象。

恕儿臣斗胆说个不合规矩的想法。此去江南,倘若汗阿玛能允许儿臣微服出行,所见所闻会更加真实。

你小子还真敢说!

康熙佯怒,顺手抄起一份折子扔了过去。

最新小说: 種之書 影帝的综艺BUG男友 溺爱成瘾(作者:池鱼竹) [海乙]笼中鸟 门外汉(同人) 恶役千金居然是伪娘! [综漫] 变成一个呱蛙子 慢热 咒术师不需要辅助 病娇向乙女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