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准备对付大明官军的莫卧儿婆罗门地主们不得不因此放弃对付大明官军,而转而对付残暴与绿营的女真蒙古人和协守营的倭军。但婆罗门地主们的军队并不是绿营与协守营的对手,主要是因为女真蒙古人和倭军毕竟是有大明的援助,也因为和汉文明交流的更密切,在军事思想上也更高一筹,所以使得婆罗门地主的军队在对战绿营和协守营时基本上都是惨败。大明在这个时候则往往会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一方面。大明会在这时斥责绿营和协守营诸军,下令他们务必停止屠掠,甚至扬言不听就要断其供应。另一方面。大明也主动派使者与莫卧儿的封建领主们接触,向他们伸出橄榄枝,表示愿意给他们提供保护,但他们得提供一些保护费和一些愿意与大明合作而示好的优待条件。女真夷丁和倭军等因为一时屠掠太多也需要时间消化,再加上有时候内部也会发生分赃不均等矛盾需要处理,另外与其他部落也会在屠掠中发生龃龉,且也离不了大明的暗中支持,所以也会给大明一些面子,适当停止一下对一些莫卧儿封建领主的征讨,或者降低一下屠掠烈度。而莫卧儿帝国的婆罗门封建领主们相对于被女真等夷丁屠掠,自然更愿意接受给大明交保护费,乃至给大明许多优惠的条件,毕竟这样还能保住自己一半的封建经济。所以,一时间越来越多的婆罗门封建领主开始成为大明的附庸,归附了大明,做了大明的买办和代理人。只是由于印度实在是太大,封建领主也很多,所以一时间还是有很多封建领主没有选择投附大明。女真等夷丁也就继续以这些封建领主不肯接受王化的名义继续屠掠。大明这边也在持续往印度次大陆增加夷丁,让印度次大陆彻底了被诸多外来部落狩猎的猎场。但女真等夷丁在到达印度次大陆后,就开始越来越不想让大明增加新的绿营兵和协守营兵来,甚至因此开始向大明驻在这里的印度总督表示,他们能够替大明彻底征服莫卧儿,而不需要大明朝廷增加新的兵力。不过,大明朝廷自然是不听的,依旧以征服莫卧儿帝国的速度太慢为由,在往这里持续增加绿营和协守营兵力。谁让朱翊钧和他的执政公卿们的战略就是把大明北方的东边的夷丁都往这里赶呢。叶赫部的扬吉努也瞧出了大明在莫卧儿的战略目的,而不由得一边擦拭着带血的刀一边对金台吉说道:“我们要尽快征服这里所有不肯投降的南蛮,让朝廷没有理由再派新的部族来!”第746章 大明不费兵马而得天下人心金台吉听杨吉努这么说后就点了点头,望着茫茫无垠的印度大平原,扯了扯缰绳道:“早知道,南边这样好,当初就应该多抓些人来!”杨吉努跟着回道:“是啊,这里这么暖和,若多带这些人来,就能抢更多的奴隶与金银。”金台吉和杨吉努此时后悔当初没多带些人来,而对于大明朝廷当局来说,他们现在则后悔没有早点来这里王化。因为实际上,眼下在印度次大陆,利益收获最大的其实是大明朝廷。女真等夷丁抢掠得到的一切土地与人口还有财物都要在大明朝廷手里交换为银元劵。然后,女真等夷丁再拿银元劵去购买大明的商品。等于女真等夷丁辛苦拼命得到的东西,只是大明的廉价商品。与此同时,大明还从归附的婆罗门封建领主这里收取保护费,向他们倾销商品。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印度次大陆,实际上是很多个封建领主组成的非中央集权的国家。可能莫卧儿帝国的集权程度要好一些,但本质上,整个印度次大陆就是由若干邦国组成的封建社会。而这自然更利于大明在印度次大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让自己利益最大化。总之,大明现在是在两边赚钱,而这也使得大明朝廷的收入不停地涨。关键是,女真等夷丁里的贵族,还基本上会把多余的银元劵拿来购买认购劵,等于把自己拼命得来的钱,再借给大明朝廷,也可以说是投资给大明朝廷。这就意味着,这些贵族主动把自己和大明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而不会对大明这种剥削模式感到不满,且为了自己的利益会不得不愿意为大明一直开疆辟土。同时。大明还主动对莫卧儿帝国的婆罗门封建领主们提供保护,且主张不对他们进行杀戮,也允许他们对大明投资,给大明借钱,所以,婆罗门们也对大明也没那么厌恶,甚至也开始愿意为大明的繁荣添砖加瓦。再加上,大明还会从赚取的利益里分出一小部分赏赐女真夷丁中的中下层表现英勇者,出众的甚至还会直接召去京师面圣,成为天子门生,且还在被女真等夷丁屠掠后的地方,以及在婆罗门封建领主的地盘建儒学院和医馆,来赈济穷人与救治病患,顺便宣传天命说,让这些地方的底层人知道,大明天子是天命所归的圣主仁君,自己生活苦只是因为自己命比别人苦,自己还应该多吃苦多努力,这样才能有机会成为人上人。当然,要做好这一切,是需要一个在军事和政治以及外交上都很擅长的人,才能在印度替大明朝廷统筹好这些事务,而让各个势力与各个阶层都对大明没那么大的仇恨,甚至只感恩大明。只善于冲锋陷阵且俗名唤做刘大刀的刘綎自然是不适合干这事的。所以,在刘綎打下达卡后,朱翊钧下旨把他调了回来,因功封为承国公,留京掌管京卫武学。而已升为兵部右侍郎的万世德在被廷推为新的印度总督人选之后,朱翊钧钦点了他去担任印度总督,负责在印度的军政事务。朱翊钧之所以选择万世德,是因为万世德既擅长军事指挥,曾经在花马池挡住了数十万叛军的进攻,更擅长处理多民族关系,也曾在甘肃不费一兵一卒让二十万扣关的胡人归附,既敢狠辣处事也能怀柔示恩。万世德担任印度总督期间,根据实际情况,的确没有采取军事冒进的策略,而是用他身为文官且更善于的方式让大明既在印度获得了最多的利益,也让印度各个阶层都对大明没那么反感,甚至是欢迎。设医馆、建学校乃至设立救济院,皆是万世德来这里做的事。除此之外,万世德还把重心放在了商业与文化教育上。首先,他在达卡大力兴办实务,利用印度的廉价劳动力,把国内的大量被淘汰的落后产业转移了过来,进而再利用这样的方式赚取到的钱财从婆罗门手里购买土地和矿山,这相当于让莫卧儿的底层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大明换取了大量土地和矿山。其次,万世德还在这个时候对这些集中在自己工厂里的莫卧儿底层人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只认识到自己是靠大明皇恩的到来才有了工作有了活着的可能。为了掩盖大明来印度也是为了利益掠夺的本质,更好的让大明天子得到天下人的推崇,万世德还请旨废除了大明教化区的种姓制度,明确要求在新礼的统治下,印度的各个阶层没有等级存在。虽然,万世德这样做只是因为大明不需要种姓制度来获取利益,且为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来教化区才这样做,但这也的确吸引了许多理想主义的莫卧儿知识分子,获得了他们的好感。他们开始主动把大明视为来拯救自己的高级文明,而对大明充满好感,且主动洗脑自己,表示大明军队的到来,使得一直处于黑暗世界的印度终于迎来了曙光。许多莫卧儿的知识分子还开始往大明教化区迁徙,且来到这里后,也主动学习汉文化,乃至主动穿汉家衣裳,说汉话,写汉字。甚至有婆罗门级别的封建领主也主动接受汉化,还有理想主义的个别婆罗门主动把自己的领地献给大明,而意在让大明改造自己领地的文明程度,解放自己领地里的人民,让他们摆脱愚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