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早前由殷周商建立,以蒋济材为主帅的南府军,虽在当年陈圳事变之后则全数归入淮南藩军,但仍由蒋济材为其主领,便此时是从淮南军中抽出,与王桓一同西行,至湟川。
而王桓之意,乃此事绝不可打草惊蛇。
是让南府军与王桓分开路线,却不至于离得太远,最后直到湟川,以立新王之后,再来镇压湟川内部反动势力。
如此,是三日后,各自出发。
王桓与众人将此些安排娓娓道来时,众人是皆在官府议事房中的地形模周围,远远近近地围成一圈。
王桓声音不大,却字句清晰,条理分明,是让每个人都清楚知道自己任务为何,然后又各自提出疑问。
除去曾经与王桓在淮南共事过的几位外,其余众人对于王桓,是从来只知其名,而未见其人。
是从当年的“沅陵侯府二公子,一袭红衣才惊世”,到之后的“沅陵侯府因谋逆罪嫌而满门抄斩,其二公子生死不明”,再到三年前“二公子万里点江山,除淋北陈圳谋逆之害”。
是从“沅陵侯府二公子”,到“京城风流纨绔子弟”,再到“江中谋士王先生”。
众人曾经是对王桓有过众多猜测,特别是在过去王桓在中原四境销声匿迹的一年当中,对其的描述是越发神哉。
今日终能见其一面,众人本是戴着各自好奇兴奋的心情,却是从未想过,入门能见,不过是一瘦弱的白衣青年。
只是众人便是从王桓入门时便能察觉,此人弱不禁风,甚至连寸步而行也要谢连舟在一旁搀扶,而脸上始终带着温和清淡笑意,但又从此人那双似水温柔的丹凤眼中,能感到丝丝寒意。
寒于如冰坚定,寒于如潭莫测。
王桓一路需要相扶,甚至不能久站,过一会儿便要坐下歇息,有时还会忍不住几声轻咳,一手指在地形模上以做解释,另一手却始终握着一简陋青色小药包。
虽然如此,王桓再与他们细致说明时,却是仍能让众人领略到所谓江中谋士的睿智和沉稳。
议会结束之后,沏州城主将王桓玉嫣等人安排在城中一处驿站中歇息。
荣敦谢连舟韩英蒋济材四人是道先将王桓他们送至驿站,便与其余人先告辞分别。
四人将他们送到屋中后,是再叙了会儿旧,直到四人快要离开时,谢连舟说想再陪王桓一会儿,便留了下来。
而荣敦离开前,却将谢连舟揪到一个小角落,低声说道:“臭小子,你可要给我平平安安回来,听到没有!?”
谢连舟本是吓了一跳,听到荣敦这么一说后,他目光顿时变得异常坚定,他点点头,说道:“荣帅你放心,我一定会平平安安回去,回去给你做女婿的...”
“滚...”荣敦忍不住瞪了谢连舟一眼,转身便跟着韩英他们离开。
只是回到军营时,他两壶浊酒下肚,心中越发烦躁,终究还是偷偷地去到蒋济材帐中。
蒋济材本也意外,荣敦却醉醺醺地说道:“蒋帅啊...看着连舟点儿...这小子...还得回去娶我家枝儿...”
蒋济材闻言后,不禁陷入了一震沉思。
是想起今日所有人都离开时,王桓却将他留了下来。
他听完王桓一番话后,是一直愁眉不展,王桓神色虽也沉愁,但却不至焦虑。
王桓沉声说道:“我希望是我多心了,但万一真是如此,就只有这样可以扭转乾坤了。”
蒋济材当时没有立刻说话,他脸色十分难看地沉思许久,才略显愤怒地低声说:“要是这是真的,那是真他娘败坏了他家的名声...堂堂百年江中孟氏,就出了这么个狗玩意儿...”
之后蒋济材才离开了王桓屋中,而王桓也是一直在屋里,没有再出去,一直从窗口向外远眺,手指不停地点在窗台上。
玉嫣房间在王桓之侧,一同入客栈时见到王桓身边有人带路,她便也没凑在这男人堆中,先行回到自己屋中。
只是她一关上门,却立刻跑到屏风后的盂盆边。
而这时门外却刚好传来两声敲门声,玉嫣脸色苍白,听到敲门声时更加是微微一惊。
她连忙回过神来,快步走到门后,谨慎小心地沉声问道:“何人?”
门外却传来一把熟悉的声音:“姐姐,是我。”
玉嫣闻声不由惊讶,连忙开门,便见到琳琅正一脸担忧地看着她。
琳琅一见她开门,不等玉嫣问话,连忙冲了进去,拉着玉嫣的手便往屏风之后走去。
玉嫣心中顿起不好预感,心虚地问道:“你这孩子怎么回事...”
“姐姐,你实话告诉我,是不是真的?”琳琅严肃紧张地打断玉嫣的话,紧紧地盯着她的双眼问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