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王侯 > 第329页

第329页(1 / 1)

('

历经两年多变,谢宁是早便可独当一面,可率千军万马,可搅朝堂风云,可行千山万水,可定倭寇奸佞。

于外人是严肃无私,公正严明,却其自己才深知,无论如何,在王桓面前,此人纵是一如既往的温声细语,平淡无争,却仍能让其如稚子临师般紧张。

谢宁这时也不敢玩笑,右手仍是紧握着王桓冰凉的手,甚至越握越紧,左手却伸前将第一张信纸拿到桌中,沉声道:

“柔化地处西北黄沙大地,常年干旱,柔化人是沙地游牧民族,以旗氏分部落。部落分有十八旗,当中以郎氏,跋氏及度氏为大,柔化人虽然分行部落,各自为生,但是皆信奉万源神,更奉长沙摩地为柔化圣地,大祭师为神启,大祭师不会干涉各自内政,但是仍得各旗族崇拜。”

谢宁每逢与王桓议论正事,皆习惯说至一段,便先停下看向王桓,征得其点头示意认可后,才能安然继续。

如此习惯谢宁是走遍四海八方仍不能改掉,甚至连他自己也未曾意识自己有此习惯。

而这时谢宁又是回头看向王桓,而王桓这次却没看他,亦无点头,神色淡然,谢宁心中是顿时紧张,却又见其神色,又是正等待他继续言下,便只好回头,定了定神,才继续往下说。

“后来便是十八旗氏之间为占地方称强权而有大小纷争数年,而当中以郎氏最为骁勇,又因当时郎氏首领确实执战有方,郎氏统一十八旗部落后,更是得大祭师出面扶持,以平定内乱,从此郎氏称旗王,定柔化。”

“但郎氏主张的,却仍然是让各旗氏各自留有自己地盘,就像中原分封之制。但比起中原分封,对各诸侯王仍有诸多限制。”

“当年郎氏为安抚各旗族而仍留有许多主权,以至于之后虽然柔化一统,但曾经大旗族如跋氏度氏等,此些年间便是对此事不服,只是因为有大祭师一直镇压,才没有起战乱。”

王桓见谢宁此时说话如背书一般,多有紧张局促之意。

他心中自是明白谢宁为何如此,更加是能感其握住自己的手越发有凉意,他便笑了笑,将手从中抽出后,又绕至其后腰上,身体更往谢宁身边凑近,贴着谢宁侧脸,点点头,淡然说道:“嗯,没错,继续说。”

谢宁得王桓赞同,才稍有镇定,直了直腰杆,继续说道:

“直到后来柔化大败中原,郎氏旗王将其独子梁显扬送入京中做质子,柔化内部跋氏度氏等人,这些年间多有拿此事来说三道四,是说郎氏让柔化十八旗蒙受屈辱,只是都被大祭师与老旗王摁下。”

“但是近年老旗王越发年迈,唯一的少主又是远在中原,归期无望,而这些年间,又见中原朝廷散漫,大又有没落之意,而早前又有藩王作乱,朝廷内讧等事宜,如此一来,便等同于给了异己者舆论昏众机会。”

王桓一直听着谢宁说话,却始终不得老实。

他闭着眼凑到在谢宁侧脸边上,薄唇微启,不停轻扫在谢宁脸颊。

到谢宁话至此处,他才绵绵接道:“所谓舆论,便是在子民间大肆传言,当年受尽耻辱,就是因为郎氏软弱无能,而如今本应是攻打入京一雪前耻的大好时机,老旗王却仍然无动于衷,众人便开始质疑,郎氏是否还名配旗王一位。”

“而这些人为了让自己谋权篡位,首先要树立威信。所谓威信,便是带领柔化人南下攻占中原,重得主权,彰显势力。但是终究共有十八旗部落,虽说跋度二氏犹有势力,但郎氏能称王多年,也并非全靠大祭师的支持,还有别的旗族在支持,一方要反,另一方却坐视不管,如此下来,便成柔化内乱。”

“但是此时虽说只是内乱,但是他们攻占中原之心犹在,实在难以保证,日后他们是否会南下,”因王桓一直软腻勾在其身边,谢宁心思本已被搅得翻江倒海。

只是王桓耍流氓之际,仍是在侃侃而谈政事,谢宁便是只能强忍心中躁动,定了定神,又继续说道:

“当年文帝虽让他们遣送质子在京,又命柔化年年进贡赋税,却仍留让其本身制度,让柔化自为行政。本来他们内乱,是他们自己内部的政事,朝廷是不应该插手的,只是这么一来,是很难保日后是否会殃及中原...”

“那该如何?”王桓此时双唇停在谢宁耳下,说话间鼻息扫在谢宁耳上,王桓虽闭着眼,却仍能感到谢宁耳廓起温。

谢宁双手早已紧攥衣摆,他喉结微动后,才坚定地继续道:“以不变应万变。”

王桓双眼仍未张开,嘴角微微提起,又低声问道:“南境之变呢?”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