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天命唯汉 > 第1252页

第1252页(1 / 1)

('

至于第二个,则是嫦娥不老丹。

这两个典故其实是在说一件事,母慈子孝。

虽然‘嫦娥不老丹’是假的,但却是儿子对母亲的一片纯孝之心。

许负望向刘盈,问道:“这首诗是陛下专门写给太上皇后的吗?”

刘盈点点头。

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现在他已经能面不改色的当一个文抄公了。

许负有些矫揉造作的拍着手而笑:“臣妾明白了,原来这就是陛下送给太上皇后的生辰贺礼!”

刘盈摇摇头:“不是。我的礼物另有他物。这首诗不过是随便写写罢了,主要还是向你证明一点,朕所言非虚!”

许负:“……”

刘盈将钢笔塞进她手里:“你试试,看看是不是比毛笔好用一些?”

许负接过,学着刘盈的样子在纸上书写,规规整整的将刘盈写的那首贺寿诗临摹了一遍。

刘盈满脸黑线。

许负虽然是新近才接触的钢笔,但一手硬笔书法却仿佛自小练就一般,突出一个一法通万法通,一行行小字如同印刷而成,看起来很是赏心悦目!

嗯,尤其是有了对比,毕竟红花还需绿叶衬……

许负写完,图穷匕见道:“陛下,臣妾自回宫中等候陛下降罪……”

刘盈满脸懵逼。

但许负却嫣然一笑,微蹲行礼:“臣妾告退。”

她说完,扭着芊芊一握的小蛮腰向远处走去,风姿绰约,满是妖娆少妇那令人血脉偾张的美。

刘盈在原地坐了一会,默默收起放在桌面上的钢笔。

这是他接下来要大力推广的新事物。

相比于毛笔来说,钢笔的优点可以说的上多不胜数。

首先,学习成本低。

毕竟对于练习毛笔书法来说,三五年也不过是初窥门径,写出来的字不那么狗爬,但若是换上钢笔,苦练半年就足以给判卷老师留下个好印象了。

其次,是携带和使用方便。

毛笔写字之前需要研墨,哪怕是有了成品墨水,可因为材质问题,基本上写上十多个字就要重新去蘸墨汁,而钢笔则不同,笔囊吸满墨汁之后,至少能写千字!

最后,则是玻璃滞销……

刘盈无声笑笑,将毛笔收入袖囊,却并没有离开。

原因很简单,许负走了,但新一批外臣敬献的贺仪却流水般送了过来。

没奈何,后续的登记只能由刘盈完成了。

不过就在他准备‘玷污’登记簿的时候,远处分花拂柳而来了一个婉约丰韵的少妇。

窦漪房。

看到刘盈之后,她稍稍愣了一下,接着快步走了过来,行礼:“臣妾拜见陛下。”

刘盈拍了拍身边的凳子,用命令的口吻说道:“坐过来!”

窦漪房顿时心满意足。

她莲步轻移,款款走到刘盈身边坐下,不露痕迹的将毛笔从刘盈手中取走,边写边问:“陛下何故在此?”

刘盈嘴角抽抽了一下。

后宫女子纵然再是聪慧,但那些小心思岂能瞒过和前朝那些万里挑一的老狐狸终日斗智斗勇的刘盈?

不过他并没有发作,而是反问道:“爱妃何故在此?”

窦漪房回答道:“臣妾本在宫中帮忙,碰巧遇到许负,她说自己身体不适要回宫静养,因此求臣妾帮她过来将这些贺仪登记造册,收入宫中库房。”

她边说,脸上神色莫名。

毕竟她曾经得过医家真传,因此一眼看出许负并没有病,但许负非说自己身子不适,她自然也不好拆穿。

而现在她在这里看到了刘盈,顿时明白了许负为何会返回宫中。

无他,洗白白,擦香香,再挑选两件合适的衣衫,确实需要不少时间……

第214章 刘盈:唯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椒房殿。

两队歌姬踏地而歌。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这是一曲《诗经·周南·螽斯》,前两句描写,后两句颂祝,旨在恭贺多子多孙。

歌舞声中。

刘盈领着刘炎、刘启、刘德、刘弘、刘武缓缓上前,拱手而拜:“祝母亲福寿康宁,寿比南山!”

在他身后,刘炎等人自是忙不迭跪在地上,大声说着早就排练好的吉祥话。

而在另一边,卢虞怀抱尚且走不利索的刘野儿,领着刘暄也拜倒在地,大声念着祝吕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贺词。

吕雉笑的合不拢嘴。

眼前这儿孙绕膝的一幕,是她梦寐以求的场面。

等到刘炎等人站起的时候,吕雉却正色说道:“启儿,你是诸皇子中最年长的一个,要做出表率……”

刘启微微皱眉。

刘盈以手扶额。

在一众公卿满脸疑惑的看向吕雉的时候,吕雉不慌不忙说道:“我这个老婆子能不能在死前抱到重孙子,就看你了!”

刘盈满脸我早就料到了的神情。

刘启在短暂愣神之后,红着脸说道:“孙儿定当竭尽全力……”

吕雉笑容满面。

坐在她旁边的刘乐却在一旁噘着嘴说道:“寿宴上说什么生呀死呀的,真不吉利!娘你快呸呸呸!”

吕雉从谏如流,转过头:“呸呸呸!”

刘乐只觉得脸上湿了一片,整个人宛如雷击。

刘盈心中暗爽。

刘炎爬起来,一溜烟跑到吕雉身边,张开嘴,如同一只嗷嗷待哺的雏鸟:“大母,饿饿,饭饭!”

如今在张良的出谋划策下,他成功和吕雉达成和解,双方各让一步。

他满足吕雉亲手喂一个大胖孙子的愿望,吕雉则不能强行让他吃吕雉觉得很好吃的饭食。

刘盈微不可见的摇摇头。

无他,那两人和谐共处,他的乐子又少了一个……

于是他慢悠悠坐回自己的位置,不过却并没有大吃大喝,而是从身边拿过一本奏疏看了起来。

大汉虽然改元正朔,从十月为岁首调整为了每年一月为新元伊始,但十月算人的规矩却并没有更改,地方上的上计,也就是当年的财报、考核,以及对来年的预算都会在十月份陆续送到长安城。

因此,从这个月开始,直到腊月为止,是刘盈每年最为忙碌的两个月。

毕竟小到一家公司,大到整个国家,最为紧要的无非就是两个点。

财政。

人事。

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可能,而用对了人则能让明天变得更加美好。

在一片觥筹交错、载歌载舞中,刘盈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他现在看的奏疏是内史府的‘上计’文书。

嗯,只是汇总概要。

经过之前一个月的摸排,按照上计吏们的统计,如今的内史府总人口已经突破四千万,其中仅长安城附近诸县的人口数量加起来就有近两千万之多!

人口增长之速,着实超出了刘盈的预期。

他很清楚地记得,在大圣四年有过一次大规模的人口普查,那时候的关中总人口不过两千万出头的样子,如今只是过了不到五年,人口数量居然翻了一番!

当然了,增长的人口只有小部分是‘盛世滋生’,绝大部分都是从外地迁入关中的务工者。

这很正常。

如今的关中虹吸的不仅是大汉其他郡县的富户,而且还有那些诸侯王的封国百姓。

刘盈当初制定的禁令中有一条,那就是不允许诸侯王国发展工业,无论是冶金还是电力,哪怕修铁路都是从他们的封地绕过去……

因此,才会有这每年上百万户百姓迁入关中的盛况。

但问题是,关中之地的人口承载能力有限。

嗯,不是粮食不够吃。

如今随着刘盈修好了通往关东的铁路,所有前往关中的蒸汽列车上必然装载着大米、小麦,猪牛羊、鸡鸭鹅等粮油生鲜。

无非就是贵一点。

但让绝大部分人吃饱、吃好还是没有多少问题。

毕竟如今的大汉和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不同。

在一个封闭的王朝,上层权贵要想吃好喝足,就必然要从下层百姓的嘴里往外扣,无论唐宋,亦或是明清皆是如此。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