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放在心上就好。不过我看你也不是小心眼的人。曹丰笑道,倒是殿下,昨晚从我帐里出来,那眼神看得我都想哆嗦了哎沈先生,日后提起来,殿下面前你可千万为我美言几句。依着他那十分护短的脾气,我怕是殿下早晚得给你把这个场子找回来。
沈静笑了笑:说真的,曹大人。
曹丰:什么?
沈静又笑了笑:昨晚的事实在丢脸。其实我还真的有点想让殿下帮忙,把这个场子给我找回来呢。
曹丰:这个沈静怎么回事,明明看着挺温和老实一个人吧?
沈静看他一眼,笑了起来:开玩笑呢。曹大人不会当真了吧?
曹丰放下茶碗,仔细觑了沈静两眼,啧啧两声:你刚才那一眼,看得我心里都毛毛的这样吧,改日我专门设宴向你赔礼,让小有作陪,行了吧?
两人随着又聊了几句,沈静探头向帐子外头看看:今日外头似乎份外安静。
哦,忘了跟你说了。曹丰道,今日圣驾就到归德,殿下带人去迎接了。
沈静:
东拉西扯半天说些没用的,结果这么大的事儿曹丰竟然忘了告诉自己?
他刚才只觉得曹丰今天打扮很精神,这时才注意到曹丰身上穿着全套四品宦官飞鱼服,头戴乌纱描金帽,腰系玉带,想来正是为了迎接圣驾,才特意穿的如此隆重。
曹大人为什么不随殿下迎接圣驾?
军中切忌没有主将,殿下既然去了,我便得留守。曹丰笑道,说起来殿下确实护短。迎接圣驾这么大的事儿,其实早上小有还说把你叫起来一起去,被殿下拦住了,说你昨晚喝醉了,让你多睡会。
这也算护短?应该只是怕他丢人吧?
好了不多说了,你好好吃点热的垫垫吧,中午迎驾,未必顾得上。算算时辰,他们晌午时分就能赶回来了,我得去盯着些整队迎驾了。曹丰说着站起身来,走到帐子门口又回过头来,对了,差点忘了。殿下临走前让我转告你一声,说你要是起来的早,就去厨房做些豆沙糕。要是来不及就算了。你要做去殿下的小灶那里就行了。
沈静:多谢转告,我知道了。
他喝了曹丰送来的粥,便赶紧去厨房里,忙了半天做出两笼豆沙糕。
这豆沙糕做的格外小心谨慎,因为沈静有些怀疑,赵衡是想把这个豆沙糕给皇上尝一尝想到这里沈静顿觉格外惶恐。
不过吃到好吃的就想着给自己皇兄也尝一尝,这样的豫王爷让他莫名觉得有些蛮可爱的。
果如曹丰所料,正午时分,大队人马从北边浩浩荡荡而来。
迎驾队伍中,沈静全程跟在曹丰身边。
当年第一次见到赵衡亲王仪仗之气派庄重,沈静心中大为震撼;可是今天亲眼见到圣驾天威,才终于领略到了,什予溪団对么是天子威严。
旗幡浩浩,车马荡荡,声势隆隆,扬尘遮天;三里仪仗,数千人马,车声蹄声之外,丝毫不闻人声。
仪仗开道之后过了许久,金顶御驾终于进了营门。营门前有前锋官一声号令,大营内外数万军士齐齐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必胜。
沈静随曹丰也跪在营门之前,见此情形,闻此声威,竟然心中也不由得涌起豪情万千。
御驾缓缓驶入了营门,沈静跪在曹丰身后,悄悄的转了转头,往御驾去的方向偷看一眼。
谁知正好对上了骑马走在御驾之后的赵衡的目光。
沈静连忙缩回头,想起昨晚情形方才胸中的豪情一下就烟消云散。
赵衡却勒马停在了营门牵头,纵身下马,走到曹丰和沈静跟前:御驾已过去了,起来吧。
见曹丰起身,沈静也跟着站起来。本想强做无事,赵衡却往他面前又走了一步,打量他两眼,特意问道:酒醒了?
沈静觉得自己的脸皮上腾的窜起了一片火苗,稳了稳才清清嗓子道:昨晚失礼,谢殿下不罪。已经没事了。
嗯。赵衡应一声,仍对着沈静,抬起手里马鞭轻触曹丰肩头,声音似笑非笑,改日孤设宴,替你把场子找回来。进去吧。
说完转身便大步朝着营门走去。
曹丰和沈静忙跟了上去。
赵衡身高腿长,走的也快,很快就把曹丰和沈静落在了后头。隔开了一个估摸着赵衡听不见的距离之后,曹丰丧着脸向沈静叹口气,拍拍他肩膀低声道:这下我是真完蛋了。
迎接圣驾完毕,沈静便回到了自己帐中,不敢乱走不敢乱动,老老实实待了许久。用过午饭觉得有些困倦,心想自己身份低微,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事,便在帐午觉。
谁知刚睡了不一会,小有便掀帐冲进来,两下将他摇醒:沈老先生!你这心也够大!快起来!
沈静坐起身揉揉眼:嗯?
小有那副样子,恨不得两下把他打醒:陛下口谕要你去呢!
沈静生生立刻被吓清醒了:皇上要见他?
一阵兵荒马乱收拾停当,沈静随小有来到皇帝大帐,帐前护卫重重把守,安静的不闻人声。御前太监仔细搜过身,这才放二人通行;进了帐中,到了御前,沈静头也不抬,只按照小有嘱咐的,行止礼仪,都照着小有一一的做。
他跪在地上,虽然没有抬头,却如锋芒在背,仿佛能感觉到锐利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打量着,片刻才听到一个有些低的声音叫他:起来吧。
沈静随小有谢过恩,起身仍是不敢抬头,随着小有站到了赵衡座位后头。只见赵衡回过头来,对着沈静微微笑了笑:圣上刚还夸赞,你做的点心味道不错。
沈静心里惶恐稍减,低头行礼道:陛下过奖。
相貌行止也从容,不卑不亢。你挑人的眼光不错。那威严和缓的声音又对赵衡赞了沈静一句,下句却对着沈静问道,听说用盐引换粮食的法子,还有你家王爷的痼疾缓解,也是你的功劳?
沈静忙又行礼:不敢居功。是殿下巧思决断。草民不过微末之力。
不错。郑满,待会看赏。郑满应声,皇上又问道,看样子是读书人吧。君子远庖厨,哪里学会做这些的?
沈静小心道:家父过世前,药石饮食,都由草民照料。因此会了。
孝心可嘉。圣上又赞了一句,顿了顿忽然又问道,那篇秦淮河上泛舟游记,也是出自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