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衡轻笑了一声:今日没什么要紧的公事。没睡足的话,就再回去睡会吧。这段日子辛苦你了。
不,不必了。呵。沈静干笑两声,不辛苦我确实已睡足了。
嗯。赵衡又低头看他光着的双脚一眼,起迟睡足长心情。睡足了就穿上鞋子,去用饭吧。
是。真丢死人了,唉。
沈静见赵衡转身要走,慌忙就要进屋关门,却见赵衡停住脚步,回过头走近一步,勾着嘴角喊住沈静:妙安。
殿下?
咳你赵衡抬起手来,动作又迟疑了下,最后还是没有忍住,满脸忍俊不禁的表情,用手指点了点沈静的脸:脸上口水印。记得擦干净。
第42章 入V三章合一
收拾停当吃过午饭,沈静正在书房里收拾文书, 赵衡悠闲踱步进来:奚维要回海宁, 邀请咱们同行, 去看海宁潮。
沈静停住动作:去海宁?
嗯。赵衡在书桌旁站定,随手翻着桌上文书,孤已答应他了。今年就去海宁过个中秋吧。
赵衡言出即行,次日便带着卫铮、沈静, 随奚维去了苏州海宁县。
大约是因为平叛大事已定,赵衡兴致颇高, 说是海巡,一路走走停停,跟游山玩水也没什么两样了。
从常州到苏州并不远,满打满算不过三两天的路程, 他们却走了五六天还久。
到了无锡,赵衡还不肯随奚维走旱路,偏偏要坐船渡太湖去吴江,便与奚维分道扬镳,上了太湖游船。
秋高气爽,湖上荷花垂柳,四面来风,的确是十分惬意。
赵衡背手立在船头, 回头问沈静:妙安是苏州人, 想必对这里景色十分熟悉?
还好。沈静望着平静的湖面, 微微笑道:幼年时常来。家父身体健康时, 每年入秋都要来一趟。那时我年纪尚幼,景色如何都不记得了。倒一直记得这里的湖虾,壳薄肉嫩,通身雪白,味道十分鲜美。
本以为当天就能到海宁的,三人在吴江下船,苏州知州、吴江知县早已经在岸边迎候,并特意设宴款待赵衡,因此在吴江又耽搁了一天。
次日一早,三人收好行装,正准备动身去海宁,便接到京城快报。赵衡在饭桌上将急报看完,随即搁下了筷子:收拾行李,准备马车,回南京。
沈静和卫铮都是意外,却也不敢多问,随即便收拾行装,当天便踏上了回南京的路程。
从常州到吴江用了五六天,从吴江回南京,一路快马加鞭,第三日深夜便赶到了地方,连中秋都耽搁在了路上。
沈静身体比赵衡、卫铮要弱,一路奔忙,疲敝不堪。幸好到了南京,赵衡身边万事都有小有操持,不必他再费神,因此能得以能够好好歇歇。
小有对他们匆忙赶回来也十分惊讶,当晚伺候赵衡歇下,还特意来问沈静:不是说要去海宁看潮,顺便在那里过中秋?怎么如此匆忙就赶回来了?
沈静刚洗漱完毕,此刻正散着发,靠在床头昏昏欲睡:我也不知道。殿下那日清晨接到了京中来的急报,便令我们立即收拾行装,赶回南京来了。
京中急报?小有纳闷道,能有什么这么急的,难道是陛下龙体又违和?
未必吧?沈静半阖着眼,几乎是说梦话一样,若真如此,殿下必定直接赶回京城了,何必还在南京逗留?
小有起身摆手道:说的也是。你歇着吧,看你累成这样,眼皮都要黏住了。
沈静当晚又是一夜好睡无梦,谁知次日一早,便被小有晃了起来:起来!起来!
沈静开始不理,被晃的厉害了,半醒半睡,闭着眼拉住小有拍他的那只手的衣袖:钱大爷好小有,求你再让我多睡半刻
小有哭笑不得,回头取了一张浸水的帕子丢到他脸上:快起来!殿下有请!
沈静一听,这才勉强清醒,立刻挣扎着爬起来,一边还在念叨:你别是唬我吧?殿下向来体恤人的,那日在常州还叫我多睡会的
等他收拾停当,小有才笑眯眯在桌旁坐下:你说对了,我就是唬你。
沈静系衣带的动作顿住:
唬你起来吃糖。小有笑着拍拍旁边桌上几张薄薄纸张,快过来,看这是什么?
沈静将信将疑走过去,将纸张拈起来,只看了一眼,便愣在那里。
小有站在他身后,拍拍他肩膀,意味深长道:沈静,这可是殿下一片心意。你好好收着吧。
说完便要走。
沈静回头一把将他扯住:这,这是
小有好笑的看着他,一张张点着那几张泛黄的纸:这是你家祖宅的房契。这个是你那位表叔还回来的田庄地契。还有这个,是你当年高中解元之后,苏州府报喜的报单。
沈静手颤颤巍巍,只觉得不能相信: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小有解释道:早先殿下知道了你曾入狱的事,命我将当年的事查清查实。我便找到丁爷爷,又问到了苏州的薛银薛大人。殿下便给他写了一封信,嘱他将事情查清。前阵子你们不是在吴江见到他了?这些东西应该是薛大人交给殿下的。殿下今早托我给你。至于你的案子,薛银大人已向南京刑部发请,准备退回州府重审了,想必不日,就能为你洗脱当年的冤屈。
当时是见过薛大人。沈静犹如仍在梦里一样,只是当时,殿下并未跟我提这事
小有笑道:都这么久了,你还不知道殿下什么性格儿?有什么事都不大好说出来的。
沈静捧着几张薄薄纸张,满心又是酸苦又是感激,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半天看着小有讷讷道:多谢我这就去向殿下道谢。
哎你小有忙拦住他,殿下之所以叫我转交,就是为免了这些。你还去做什么?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