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这麽多人?”
“都是赶早来尝麻辣烫的……”
“汤记的麻辣烫肯定好吃!”
“那不肯定的嘛。”
“可我还想吃甜烧白, 要是今天也能卖甜烧白就好了。”
“我也还想吃甜烧白,还有三鲜汤, 不晓得汤记的麻辣烫, 汤有没有三鲜汤好喝。”
“反正绝壁是好喝的!”
“等会儿就知道了。”
秋奶奶拿瓢儿舀米浆, 给客人炸瓢儿粑时, 望了望越聚越多的人群。
她面带笑意,浑浊苍老的眼睛里都带着光。这几日过去,她气色明显比先前好了许多。
“阿奶,我要一个萝蔔丝馅的。”
“哎,好嘞。”秋奶奶笑着应下来。
有人推着小推车, 停在她旁边。是卖锅巴洋芋的小吃摊。
卖锅巴洋芋的小吃摊,老板是一个胖胖的大娘,姓孙, 是昨天过来的。
孙大娘笑着给秋奶奶打招呼, “哎哟,您这麽早呢。”
秋奶奶慈眉善目,“你也挺早。”
“早点来赚钱嘛。”孙大娘边说着话, 边收拾推车。
秋奶奶转过头, 继续炸瓢儿粑。
孙大娘嗓子粗, 吆喝着, “锅巴土豆, 锅巴土豆, 一年四季吃不够!”
杨大牛循声望过去。他啃了一口果子,心道以后这边摆摊的肯定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会越来越大。
他最大的优势, 就是挨在汤记旁边,离汤记特别近,这是他最大的优势。
他颇感庆幸,转身又惦念起了今天汤记要卖的麻辣烫。等会儿得进去尝尝麻辣烫。
十点半。汤记开门,密密麻麻的食客沖进去。
“终于开门了!”
“快进去快进去!”
“老板我要二十六的那个套餐!”
“我要三十的那个套餐!”
麻辣烫还未做好,味先飘出来。
“嘶!好香!”
“我就知道老板做的麻辣烫肯定香。”
“还有多久才能好啊?”
“老板,我的还没做好吗?”
汤家福:“快了,再等等。”
当尝到麻辣烫的那一刻,食客们纷纷赞不绝口。
“好鲜啊!”
“好好吃!”
“哎妈呀,这汤绝了!”
“太香了!”
“我真服了,为什麽汤老板做什麽都这麽好吃!”
“老板你们是怎麽把汤熬得这麽鲜的?”
听到这话,汤阳道:“秘制配方。”
“秘制配方?哎哟,你们家这秘制配方真不错,我吃过那麽多家的麻辣烫,就数你们家的最香!”
“爽!”旁边桌子上,白衣食客喟叹出声。他吸溜着汤里的宽粉,爽滑的鲜麻在舌尖肆虐着。他舒坦地吐出一口气。
碗里,各色食材浸泡在醇浓红亮的汤汁里,都非常入味。
烫,鲜,麻,辣,醇!多种口感丰富多变。丰富多变的口感中,交错着食材的各色本味。
所有食材在一麻一辣中,烫出了底味,烫出了精髓,成为了让人停不下嘴的至味!
白衣食客低头喝了一大口汤。
这汤香得能让人险些把舌头吞下去,只光喝这汤,他都只想喝到饱!
时间渐渐流逝,日头如火,前厅和后厨如这日头一片火热。
“老板,我再要一份荤素套餐。”
“好嘞!”
“老板,可以再加一点汤不?”
“可以的。”
“谢谢老板!”
“老板,再要一碗米饭,你家这汤泡米饭太好吃了!”
香醇的麻辣烫汤,泡米饭吃,比外头专门卖的汤饭要好吃多了。
“老板,我感觉你们就用这汤底,开一家汤饭店生意肯定也很好的。”
闻此言,汤家福但笑不语。
汤饭?他相信,要是自家卖汤饭,生意也肯定很红火。但南城人爱吃麻辣烫的更多,麻辣烫的销路比汤饭更好。还是做市场更大的麻辣烫比较好。
忙到中午,汤圆往麻辣烫汤锅里下一把苕粉皮子,煮好后去小屋里吃饭。
晶莹剔透的苕粉皮子,浸润过红润的汤汁,爽滑鲜辣,非常爽口。她吸溜着苕粉皮子,转头道:“哥,我想喝冰橙汁。”
汤阳放下筷子,“我去拿。”
甜甜的冰橙汁,配上一碗麻辣烫,一个字,爽!
汤圆呼着气,见汤阳把饭泡进麻辣烫里。
炒饭配麻辣烫很香。可她现在不想动手炒饭,算了,白米饭也行。
下午,汤阳喊道:“土豆片没了!”
汤家福赶紧给送货商打电话,让送货商送土豆过来。
热火朝天的生意,直到打烊了都还没消停。
“打烊了?不是,我还没吃到呢!”
“冰柜子里的菜都空了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