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慈知道丰乐楼是仿开封樊楼而建,乃临安城最有名气的酒楼,那里的菜肴本就奢贵至极,更别说今夜是除夕,丰乐楼里必定满是各种达官显贵的酒宴,厨子们定然忙得不可开交,刘克庄不知要花多少钱,才能请动丰乐楼的厨子给他现做菜肴。
刘克庄又拿起酒瓶,笑道:“我知道你滴酒不沾,这瓶皇都春,是给我自己备的。当然了,你的最爱,我是绝不会忘的。”说着打开另一个食盒,里面是好几个白酥酥的还冒着热气的大馒头。
那是太学馒头,每个馒头上点着不同颜色的小点,代表不同的内馅。
一见太学馒头,宋慈眼睛顿时为之一亮。他也不客气,紧挨刘克庄坐下,拿起一个点着红点的糖肉馅太学馒头吃了起来。
刘克庄看了看周围,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到牢狱里来,真实的牢狱远比他想象的更加肮髒秽臭,叹道:“重回临安的首个除夕,本想着游街赏灯,说不定还能邂逅某位红颜知己,成就一段佳话。这下可好,只能在这提刑司大狱中,与你宋慈大眼瞪小眼了。”
他调侃一番,见宋慈只顾大嚼大咽,仿佛压根没听他说话,忍不住摇了摇头:“宋慈啊宋慈,我真是打心底佩服你。别人受冤入狱,吃东西都是难以下咽,你倒好,一点不受影响,还比平时吃得更欢。”
宋慈几口便将整个糖肉馅太学馒头吃尽,拿起另一个点着绿点的笋丝馅太学馒头,道了句:“多谢你带的太学馒头。”又大嚼大咽起来。
“你慢点吃,当心噎着。这些太学馒头都是给你準备的,我可喜欢不来。”刘克庄拿住酒瓶,拔掉瓶塞,凑在鼻前一闻,顿时一脸舒爽神气,“还是这东西好啊!”取出酒杯,满满斟上。他高举酒杯,道:“在提刑司大狱中守岁,如此有意思的经历,人生能有几回?来,宋慈,你我干上一杯!”
宋慈举起太学馒头,与刘克庄的酒杯相撞,一个大咬一口,一个痛饮一杯,彼此相视一笑。
一杯酒下肚,刘克庄脸色微红,道:“你知不知道,昨天你被抓的时候,可把我吓得不轻。那姓韦的身为司理参军,查起案来竟如此草率,幸亏你没被抓去府衙,不然以那姓韦的为人,指不定会耍些下贱手段,用些吓人的酷刑,逼你认罪。”
“韦司理虽然查案草率,但未必就会用刑逼供,你想多了。”
“我可没想多。如今这世道看似太平,实则奸贪当道,那些贪官污吏所做的坏事,只会比你我能想到的更多更坏。你也是,明明能自证清白,还任由那姓韦的抓起来,既不争也不辩。我当时若不出来阻拦,难道你就任由姓韦的抓走不成?”
“韦司理到岳祠后,查验草率,举止敷衍,想是休沐在即,不甚耐烦。我当时若与他争辩,不仅毫无益处,还会适得其反。再说争不争辩,我都是最有嫌疑之人,都会被抓入牢狱受审,这一点,我早就想清楚了。”
“也罢,总之不去府衙,不用和那姓韦的打交道,便是好事。”刘克庄又饮了一杯酒,拿起筷子,夹起了菜肴。
两人一边閑聊,一边享用美酒佳肴。待到吃饱喝足,宋慈将嘴巴一抹,道:“时候不早了,你该回去了。”
“你放心吧,今夜除夕,元提刑不会来大狱的,牢头那里我也打点过了,我可以待到天亮再走。”
“这里不是你待的地方。”
“难道这里就是你待的地方?我只在这里待一晚,你却不知要待多久。能在上元节前查出真兇,那是最好的,可我就怕查不出来,到时候你……”刘克庄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又道,“何太骥平素处事严苛,不近人情,学官里除了欧阳严语,就数他最难相处。他仗着司业权威,对学子肆意处罚,动不动就德行记过,太学里没几个学子不记恨他。听说他以前还是上舍生时,就曾逼死过一位同斋,他是死得一点也不冤。你说他死就死吧,偏偏要连累你……”
“何司业曾逼死过同斋?”宋慈打断了刘克庄的话。
“我也是今天才听真博士说起此事,说是四年前,何太骥还是养正斋的上舍生时,曾揭发一位名叫巫易的同斋私试作弊。巫易因此被逐出太学,终身不得为官,一时想不开,竟上吊自尽了。你猜猜,巫易是哪天自尽的?是腊月二十九。你再猜猜他是在何处上吊的?你定然想不到,与何太骥一样,也是在岳祠!”
宋慈心里暗想:“四年前?腊月二十九?岳祠?”擡眼看着刘克庄,道:“是四年前那场大火?”
“正是。”刘克庄道,“你我入学将近一年,只听说四年前有人祭拜岳武穆,不慎引起大火,将岳祠烧了个精光,却不知那场大火另有隐情,正是那巫易上吊自尽时放的火。更奇的是,巫易上吊时,你猜他用的是什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