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玉容未答,陡扬轻喝:“到了什么地方了?”
只听车外有人应道:“禀老主人,前面就是‘秣陵关’了!”
金玉容道:“招呼他们一声,‘秣陵关’停车歇息!”
随听车外那人应了一声,一阵衣袂飘风声掠起,如飞而去,适时,董婉若忍不住问道:“爹,您有了办法了?”
金玉容点头说道:“爹是有了办法了,而且这办法还不错!”
董婉若忙道:“爹,是什么办法?”
金玉容一笑说道:“乖儿,别急,到了‘秣陵关’歇息时再说!”
董婉若不问,却道:“爹,为什么要在‘秣陵关’歇息?”
金玉容笑道:“因为人马都累了,再说,那上官凤虽然也离开了‘金陵’,但以她的脚程绝离不开‘金陵’太远,所以这地方该是最好的着手地方,明白么,乖儿?”
董婉若点了点头,道:“您的用意我明白,只是那办法……”
金玉容截笑道:“爹不说过了么?到了‘秣陵’再说?”
董婉若默然未语,但她旋又说道:“爹,不管您用什么办法寻找上官姑娘,我跟您商量件事……”
金玉容道:“说吧,乖儿,只要你说,爹无不依你!”
“谢谢您!”董婉若道:“找到了上官姑娘后,最好由我向她要……”
金玉容道:“乖儿是怕我会……”
“那倒不是!”董婉若道:“像她这么一个女儿家,论起来也是您的后生晚辈,您怎会对她怎么样,我的意思是说,由我向她要较好,因为那丝囊原是我的,再说……”
金玉容截笑道:“也不能让她知道咱父女间的误会冰释了,对么?”
董婉若道:“对是对,但并不一定怕她知道,您知道,她自然是相信夏侯岚的,这件事又非三言两语所能解释得清楚,所以还是先别让她知道的好!”
金玉容点头说道:“乖儿顾虑的极是,万一她要是不肯还呢?”
董婉若摇头说道:“她不是那种人,再说她也没有理由不还!”
金玉容道:“乖儿,爹是说万一!”
董婉若道:“爹,这件事没什么万一!”
金玉容微微一笑,道:“她若已发现那半张‘藏真图’呢?”
董婉若摇头说道:“爹,她不可能发现……”
金玉容笑道:“乖儿,这就有万一了,再说,你等于提醒了她……”
董婉若呆了一呆,道:“我提醒了她?”
“不是么?”金玉容道:“一只丝囊能值几何?你却告诉她那只丝囊珍贵异常?我担心她一定留了意,必会察看,乖儿该知道,那上官凤冰雪聪明,玲珑剔透……”
董婉若淡然说道:“爹,她若已发现那半张‘藏真图’,一旦咱们找到了她,她更会还,她绝不会把它吞没的!”
金玉容道:“吞没她倒不会,只怕她要交给夏侯岚……”
董婉若道:“除非她已经给了夏侯岚,否则的话,我找到了她,向她索取,我认为她会马上还给我的!”
金玉容微一点头,道:“乖儿,但愿如此了!”
接下来,车内一阵沉寂,但闻车外的得得蹄声,辘辘车声,划破夜色向前驰进……
采石矶是长江下游的风景古迹,地当安徽当涂,周十五里,高百仞,西接大江,,三面俱绕清溪,一名翠螺山。
采石矶在历史上是个兵家重地,三国时孙策攻刘繇由此渡江,隋初韩擒虎伐陈曹夜袭采石,最著名的战役,像南宋虞、允文大败金兵于采石,明初常遇春以两下采石,大破异族的元军,清代太平天国之役等等。
在采石矶上,最令人神往的,莫若那著名的“太白楼”,因此采石矶又与诗人结了不解缘。
这座楼又名李青莲学士祠,三重飞檐,楼台甚高,空宇甚广,楼下为座像,三楼有李白醉卧像,如老杜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座祠建于何时,无确实记载,据陆放翁游青山记所载,谓李白墓碣上有唐刘全之文,为贞元六年四月七日,祠或后之。
至于李白之死,如王定保摭言,谓月夜与崔宋之自采石至金陵,着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后因不得志,于舟泊采石时,因醉入水中捉月溺死,但无可考据。由当时诸贤之文章中看,李白则是病死的。
不过,李白因信服诗史中三谢之一的谢玄晖,而谢葬于与采石相对之青山,所以李白也爱青山之壮丽,死后也设墓青山之北麓,使此历史上谢李二大诗人,,生不同时,死则同地是实!
太白楼虽不如黄鹤楼高,江面也不像江汉那么宽,但附近有天门、西梁诸山,拥翠排青,横挂天际,如李白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