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是长期干活的缘故,那双手干瘪苍老,掌心磨出厚厚的茧,青筋凸起,满是皱纹,时聆摸摸移开视线,心中很不是滋味。
路上遇见如常和知心,他们拽着住持的袖子不肯撒手,眨巴着水灵的眼睛。
“师父你们去哪呀。”
“师父你怎么牵她不牵我啊。”
“师父……”
叽叽喳喳的宛若树上的野雀,禅微被他们吵得耳朵疼,挺着腰板道:“没事就去把庭院扫了。”
两人跺着脚,气呼呼地跑开了。
还未靠近斋厨,里面便传出叮铃哐啷的响声,时聆走近一瞧,竟看见季陈辞忙碌的身影,也不知在干什么。
禅微走了进去,拿起一个小木桌,顺便问季陈辞:“小七,你在做什么呢?”
“师父。”季陈辞直起身,回答道,“把粥稍微热了热。”
禅微欣慰一笑:“嗯,不错。”
说完他把小木桌拿到外面,将季陈辞热好的小菜摆在桌上,然后又回斋厨收拾东西。
素菜色泽鲜嫩,简单清爽,饥饿感瞬间涌上,时聆忍不住咽着口水。
此时季陈辞端着粥走了出来,放在桌上:“吃吧。”
时聆小声问他:“你特意帮我热的?”
季陈辞看了她一眼,眼神充满了疑惑,仿佛听到什么奇怪的问题,他反问道:“不然呢?”
难怪方才没看见他的人影,原来到这来了,时聆重重地拍了下他的肩膀,真心实意道:“多谢。”
她的手劲太大,肩上冷不丁的一痛,季陈辞揉揉肩膀:“快吃吧你。”
时聆抱起粥狼吞虎咽起来,这可比野菜好吃多了。
空气中夹杂着饭菜的香味,两个小沙弥嗅着鼻子跳了出来,知心大喊道:“好呀师父,你带着他们开小灶!”
那声音直直传入禅微耳中,他无奈地摇摇头,又从角落拿出两个木凳。
如常和知心端端正正地坐在木凳上,眼神恨不得黏在菜上。
时聆伸手去夹面前的葵菜,猝然感觉到一束炽热的目光落在身上,她凝神望去,如常紧紧盯着她的筷子,两个眼珠瞪成了对眼。
时聆将筷子移到旁边的菜上,他立马放松下来。
住持替他们拿来筷子,如常高兴地去够葵菜,但短手短脚根本够不到,在知心大快朵颐的时候,他只能在一旁看着,表情很是委屈。
他撑起身子往前,差点将木凳踢倒,坐在身旁的季陈辞伸手捞住他,才没让他摔倒。
眼看着盘里的菜越来越少,他终于坐不住了,脸上露出焦急的神色。
时聆撑着脸,顺手将葵菜送到他面前,如常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朝碗中夹了几筷子菜。
饭后时聆帮着住持收拾碗筷,忽然及忆先前听到的钟声,不禁开口问道:“敢问先前的钟声有何含义,为何久久不止?”
“那是佛家的撞钟一百八响,歌颂菩萨百八功德以表虔诚。”饱经沧桑的声音中带着敬畏,眼里是看破尘世的淡然超脱,“同时人有烦恼一百八种,撞钟百八下,破人间愁苦。”
原来如此。
可是这世间,又有谁能摆脱贪嗔痴呢?
远处的梵钟高立于钟楼之上,身上细碎的划痕在无声诉说着这些年的风霜。
午后时聆漫步在庭下长廊,看着香客们来了又走,台阶上的狸猫懒洋洋地伸着懒腰,晃晃悠悠地去蹭香客的腿。
住持笑眯眯地坐在树下,两个小沙弥围在他身边,安静地听他讲经,时不时抛出几个疑问。
仰首望着窃蓝的天,时聆内心感受到久违的平静,她倚在美人靠上,享受着片刻的悠闲。
日子过得云淡风轻,和在襄城东躲西藏的时候有着天壤之别。
要是大家都在就好了,时聆难过地想。
观南从门外走来,步伐有些急切,看到她的身影后大步而来:“小十。”
时聆闭着眼头也不抬:“何事?”
“明天你们下山一趟,去买些菜回来。”观南的声音难得起了波澜,咬牙切齿道,“不知哪个小贼,将菜偷了个大半,没偷完的还踩了几脚。”
时聆这才睁开眼,只是脑袋依旧搭在靠上:“可是…我们没有钱……”
观南默了许久才道:“我明天去摆摊,你们跟我一块去,卖了钱就去买菜。”
“对了。”他似是想到什么,“最好想办法把菜都埋到园子里,别让师父发现了。”
说完,他又急匆匆地走开。
“啊?”
买了菜再放回土里?
不等她追问,如常就“噔噔噔”跑来,手中举着香站在她面前,圆圆的眼睛透露着清澈纯真:“小十,去上柱香吧,佛祖能听见的。”
对上他天真的视线,时聆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在魍离山,像他这种年岁的小娃娃,见了她都得低着头,恭恭敬敬地喊一声老祖宗。
如今她并未受戒,也没有法号,现在的模样看上去也没比他大多少,因此他和知心都小十小十地叫她。
时聆换了只手托脸:“怎么突然想到让我去上香?”
如常偷偷瞄了眼住持,凑在她耳边小声道:“师父说,你们来路坎坷,去给佛祖上柱香,日后便会保你平安喜乐。”
哪个佛能庇佑她?
亦或者说,她何须神佛庇佑?
时聆从不拜他们,与其寻求别人的庇护,不如让自己变得强大,倘若有事相见,直接将天劈开就是。
但转念一想,正是人的力量太过渺小,才会信仰神佛,只是天下百姓何其之多,如何护得过来?
但还是不忍心拒绝,时聆还是选择接过香,走到正殿前,轻捏着香微合上眼,学着香客的样子朝里头的佛像弯腰鞠躬。
起身后如常接过她手中的香,插至香炉之中,然后又领着她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三拜三叩首。
“好了么?”时聆问他。
“好啦!”如常咧着嘴傻笑,“我要让小七也来拜拜!”
说完他就飞速跑开,时聆望着他的背影失笑,真好啊,这样的年纪,一点烦恼都没有。
香炉中的佛香燃烧着,灰烬落入炉中积了一层又一层,透过袅袅烟雾,时聆目光对上殿中的佛像。
他高坐莲台上,俯视苍生,眼中带着无尽的悲悯,在缭绕的云烟下显得愈发朦胧。
殿中供的又是哪位佛?
她不知道。
在幽深的檀香中,时聆朝着佛像遥遥伸手,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普度众生的佛,你可会超度那些战场上的千万亡灵,可会善待那些无家可归的满城尸骨?
没有人回答她,就像没有人去关心那些无辜死去的流离百姓。
若是有朝一日信仰坍塌,他们可还会像现在这样虔诚供奉?
作者有话说:
“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谈薮》
第28章 佛经
◎我观南阎浮提众生。◎
“小十!”
清润的嗓音打断她的思绪, 时聆蓦地收回手,如常拽着季陈辞的袖子欢快地跑来。
殿中严禁喧哗,如常惊觉自己做错事了, 顿时捂住嘴目光乱瞟,心中默念几声“阿弥陀佛”。
清冽的檀香袭来, 察觉到有人靠近, 时聆眼帘轻掀,懒懒道:“敬完香了?”
季陈辞停下脚步站在她身边,衣角处萦绕着还未散开的香气:“嗯, 他太吵了。”
见他去找时聆,如常迈着小短腿将人拉到佛像前,让他跪在蒲团上, 掰着他的指骨不断调整手势。
做完这些,他双手叉腰满意道:“好了,拜吧。”
季陈辞依言叩首,然后看向他,语气有些无奈:“行了么?”
“嗯!”如常用力点头, 脖子上挂的佛珠随着他的动作晃动, “我要去听师父讲经了, 你们无事可以去帮帮观南师兄。”
帮什么?
季陈辞还没来得及问,他就“哒哒”地跑开, 追都追不上。
“这个我知道。”时聆漫步走去,将方才观南的话告诉了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