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之际,季修之前邀请的几个好友也先后到来。宁清对他们表示欢迎,并且委以重任。季修终于得以从繁重的公务中抽身然后,就开始策划新的战争。反正他家将军手里有粮,将士亦是训了一个冬天,是时候拉出去练练了。
安洪二县都还小了些季修看着面前的地图,先将周县,顾县二县攻下。他手在地图上点了点:待这两县拿下,就可直击河洛,到时,整个洛郡便是将军的。至此,才算成势。有一郡之地作根基,才勉强能看。
那便打。
周县县令安固,忠君勤政。虽这两年灾祸连连,但周县治下到还井然有序,百姓亦能安心度日。一旦强攻,必遇殊死相搏。修可去见他一面,与他分说一二。将军可先打顾县。顾县不过一群土鸡瓦狗,想来定能马到成功。待顾县被攻下,修可凭三寸不烂之舌,让他主动投诚。
那就先打顾县。有了智馕,果然省很多事。不过,你却不能去周县。
将军可是有别的吩咐?
你跟我去顾县。顾县一旦拿下,还需你总领政务。眼下她的势力地盘还小,她在哪,他们的中心,重心就在哪。季修亦是中心、重心之一,所以,他当然要跟她一起:周县你可安排其他人去。不过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换个人想来也能做。但我却不放心你身入敌营,太危险。至于结果,若能成自然好。不能也影响不了多少,真要怕伤亡,她可以直接先潜进城里,将那个安固擒了出来。
季修微愕,随即无奈:放心,唐清德终究是少数。那人做事毫无章法,更无规矩,才做出那样丧心病狂的事来。其他人,自然不是那样。他虽无她那样强大的武力,却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君子六艺,射御他也学的极好。且,他最强大的是他的智慧,遇到任何情况,都有信心能保全自己。
不行就是不行。宁清根本不跟他辩驳:若是你实在想去,待我们拿下顾县,与你一起前往。
这可是她最重要的谋士,怎能为小小的周县前去冒险,绝对不行。
诺。听出她话语里的爱护,季修也只好退让。何况,她本就是主将,她的命令高于一切。
至于周县,还是要试试劝降的。如安固那样的人,弱点很明显,只要抓住他不忍百姓受难的心,想要劝动他并非难事。只是到底让谁去,还需要再考虑考虑。
战斗说打就打了起来。
春耕一结束,宁清便集结士兵,直奔顾县而去。
一如季修所言,这就是一群土鸡瓦狗,根本没什么战斗力。宁清带着军队一路长驱直入,直接就到了顾县县城城墙下。顾县到比洪县强一些,好歹城墙上的兵,可惜兵将都极弱。上来搦战的将士,被郭洄两招就给割了脑袋。之后便不曾再遇到像样的反抗。城门大开,仅仅一天时间,宁清就占据了顾县。
将军,顾县县令,以及地方族老求见。
宁清让人把人领了进来。两边进行了友好会谈,县令有意继续出任县令一职,宁清直接否了。他若有本事,顾县也不至于是眼下这等情况。
地方族老就是本地大家族里声望最高的人,他们的目的更简单。就是想保存家族同时表示,愿意赠送钱粮,支助她的大业。至于其他,却并未多说。显然,他们并不觉得她能成功,只本着破财消灾的态度,主动送点钱粮来,免得她抄了他们的家底。
可惜他们不知,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粮。这些东西看似多,可几家一分摊,也实在算不上什么。且不管他们,按着咱们的规矩来办。
前面两县如何治理,这里还如何治理。规矩给他们定好了,他们破财消灾,行,她不找他们麻烦。但他们最好也别来找她的麻烦,违了她的规矩,就是找她麻烦。到那里,也别怪她不给他们脸。至于他们手里那点东西?她还瞧不上。
诺。
规矩刻印好,直接张帖在县衙外面。找了识字的人,大声的从早读到晚。
这顾县许多农田闲置,今春耕种没赶上。到秋日,怕是要难过了。
既然不种田,那便多征些青壮入伍。宁清想了想,道:再派了活计给那些妇人,让她们能养家糊口。至于孩童让清和过来,将学堂开起来。
她的兵会越来越多,各种军须需求也越来越多。如今安洪两县都忙着种地,军中春装到是有了,可夏装却还没着落。新征进来的,也同样需要冬装
诺。
有了前面两县的经验,这些都有现成的惯例,直接派发下去就行。
待顾县的事情处理完,季修再次提及周县的事情。
景成传了消息来,他在周县遇到了唐清德的人。
宁清皱眉,安洪顾周以及河洛县五县同属洛郡。而西隶属于泰郡。两郡相邻,唐清德连泰郡都没拿下,何以先看上周县?
季修却是若有所思:他看上了安固,想要安固舍了周县,去他麾下做个谋士。安固确实有些本事,但他更擅治理一方,而不是谋略帷幄。这唐清德到是总能发现有本事的人,可却不能量才而用。如此到不如不用!
宁清到是一听就明白了,这安固必定又是剧情里出现过。也许在后期对男主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女主又出手了,想将安固先给拉拢过去。
安固是什么意思?
他舍不下周县。他怎么可能抛下治下的百姓?
第65章 上门女婿不靠谱【八】
安固确实舍不下周县,不但唐清德的人被拒,景成也同样被拒。
景成是季修派去劝降之人,能被季修看重,口才谋略俱皆不俗,极擅揣摩人心,直击其弱。他虽也同样在第一次被拒,却也已让他明白安固心中所忧。
因此,在唐清德的人被拒之后便打道回府时,他却整理衣冠,再次进了县衙。
安固所忧不外百姓,可这在他看来,这恰恰是最不需担心的。
将军施恩布德,修仁行义,使民得以食,民得以衣,民得以耕种,民得以养息景成来宁清帐下不过月余,可两县百姓过的什么生活他却看得一清二楚。与旁处相比,这两县的人名,简直生活在桃源。因真情实感,此时夸来,自然是滔滔不绝,溢美之词更是用之不竭。最后又道:公若不信,可使人亲自去看。尤是洪县,曾被宁王施以恶政,民众十不存一,麻木不仁。再看现下如何?
安固忠义却不迂腐。如今帝王无德,臣子无德,天下大乱,贼寇称王。作为一方县令,为护一方平安,对时事亦是时时打听,日日思量。安洪两县出了位女将军,如今已是天下闻名。天下人亦在看着她如何行事,他虽不曾亲去安洪两县,亦有所知。知景成所说不假,只是他心仍有疑虑。
吾曾闻,宁清将军在起事前,乃是泰郡唐清德之妻。那唐清德吾亦有所闻,如今投身连公名下,成了连公的乘龙快婿其人品行恶劣,无德无能,极善专营,最大的本事却是诱惑女郎。若有一日,唐清德前来认妻,那将军之下所属,岂不成了那人所有?
公多虑矣,我主虽与那唐清德前妻同名,却非是一人。唐清德前妻吾亦有所闻,养在深闺人未识,文弱性懦,因唐清德之恶,早已一病去了。我主却是英雄本色,文韬武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本身亦有一身高绝武艺,千万人中亦可来去自如如何是那样一个闺阁女子能比?还请公万莫再说。
当真不是?
自然不是。想想也不是,那样一身本事,又岂是一个普通富家翁能养出来的?未曾请名师,未曾识天下,哪里能养出那样的人来?试想,若是我主是那妇人,岂容唐清德害父谋财?怕是早一□□他个透心,要了他的贼命。
吾还须再斟酌一二。
自然。景成知他已经心动,并不强逼。
然尔他们却小瞧了人心之险恶,道德之无耻。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唐清德无耻残暴,他的属下亦非什么君子。之前那来劝安固舍弃周县,投奔唐清德的使者被安固拒绝之后,心中便怀了怨恨。忧无功而回,遭受迁怒,便心生一计。
如今盗匪猖獗,非安县一处。周县与泰郡相邻,那人出了周县便是泰郡,恰遇到一处山匪。此人打听此处匪类凶狠残忍,平日杀人放火,□□掳掠,老弱妇孺亦不曾放过,便引得山匪去打周县。他只道周县有钱有粮,县令更有一女,乃世所罕见的美人,然城里却无太多驻兵,县令亦不懂行军打仗。就好比一块烤得流油的香肉摆在盘中,只需伸手,便可轻易取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