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吏部,要你们是审核各官员的政绩,看这个官是好是坏的,不是让你们坐在衙内收礼的,看看现在天牢的人,你们有一半责任。”
“礼部,没什麽就别搞这麽多花样,能省则省,尤其那些个外邦来访,吃饱喝足就算了,整那麽花样干啥,吃饱好回头有力气打我们吗?”
好家伙,赵栖这一通下来,把六部骂了个遍,直说得这帮喜欢拐弯抹角扯皮的老狐貍一愣一愣的。
主要是这表现得像个愣头青似的人,就一閑王,哪怕是大将军,凭啥指点江山?
皇帝就不管管,这是越权了吧!衆人都小心地瞄向帝皇,想看看帝王的脸色。
见帝皇的脸色也不太好,这群人也就放心了。
本来这群人是打算来看热闹顺便拉拢一下那未曾谋面的大将军的,现在怎麽变成被批了,一群老头是急得面红耳赤,準备参这閑王一本。
“皇上,这……”
“你们有事等本王说完再说。”
几大尚书纷纷出列打算参这个大放厥词的閑王一本。
今日势必要压这人一头。却被赵栖拿着软剑左右一拨拦了回去。
“本王没打算管你们各部的事,只是告诉你们一声,别占着茅坑不拉屎,顺便提醒你们,我说要天下安宁,你们做不到,就换能做到的人上位,皇上是明事理的,念你们劳苦功高,多有留情,他不会拿你们怎麽样。
但本王不一样,碍了朝堂安稳,天下安宁,本王手里的剑可不认人。尤其那些狐假虎威,爱扯大旗做文章的,别範本王手里,不然全部处置。
明日开始本王会四处溜达去,那些爱範事的二世祖,你们教不好,本王替你们管。
塞在各御林军,御林军,防城卫里的,本王给你们两日时间,领回去。
两日后,没领回去,本王考核不合格的,全部发到底下做劳力。
介时,想向圣上求情的,都收收,到了本王手下的兵,挑不起护卫责任的,都这个下场。
还有本王知道你们的意思,这些你们看了再说话。”赵栖说着喊了声随一。
接着只见随一端着一个托盘进来,上面盖着一方红绸,看不清里面是什麽。
随一进来直接走到赵栖身边,拱着身,将托盘送道赵栖面前。
赵栖将托盘上的红绸掀开,露出里面的东西。
“你来。”赵栖指指皇帝边上的太监道。
那大太监,看着赵谦,见赵谦点头才快步走下来,赵栖也不在意,等人下来了就开始说:
“这是先皇封我为閑王的圣旨,这是,嗯!封我为摄政王的遗旨,这个摄政王不用理朝政,就盯着你们有没用心行事,用心辅佐皇上治理天下,这个和这个是什麽我不说你们也知道,我手上的叫尚方宝剑你们懂的。”赵栖说着晃晃手里的软剑。
赵栖后面举起的一个是如朕亲临的金牌,一个是免死金牌。
“至于本王何德何能有这些,自然是用军功换的,比如本王带人打得倭寇不敢来犯,打得匈奴解散联盟,不敢越北疆一步。甚至这几年没朝户部要钱,没同兵部要兵。”此时的赵栖站在最前面这边说边回头看向衆人显得无辜而不懂世事。
看衆人的瞩目礼,就知道确实是被惊呆了,尤其是几位尚书。
赵栖却是没理会衆人的眼光,继续道:“至于三王爷那,昨日我已经和刑部,京兆尹还有户部说了。
我两兄弟之间的友好交流就不劳烦你们操心。各位对本王的身份和能力还有什麽疑问吗?”
六位尚书被点了一遍,心中自是不舒服的,六人对视一眼纷纷出列由户部尚书道:“听王爷的意思这圣旨乃先王所下,为何今日才拿出来,我等也不曾接到旨意,我等怀疑圣旨假的。”
“拿去给几位王爷和大人验一验。”赵栖对着那大太监道。
一衆人瞬间围上,互相对一个眼神,打算找点疑点好将圣旨作废。
其实大家心里明白这种场合拿出来,假的可能性不大,只是不死心而已,万一呢。
只是最后证实确是是真的,但衆人也没放弃,纷纷说这圣旨是真的,但先皇驾崩一年了,为何现在才拿出来。是不是你并非王爷本人。
当然老狐貍的话没这麽直白,咬文嚼字的,但不妨碍赵栖听懂了。
“说到这个,就要问你们了,本王本来打算退隐的,觉得大盛有你们辅助皇上定能天下太平。
结果你们一个个不干人事啊,看看这修理河道引水利,这种利民利国的大事还要扯个小半月,怎麽扯完后是不用干了?人家莫侍郎代天巡绶小一年,查出多少大案,你们就核实一下,可看看那天牢都住满了,你说你们天天忙什麽?你们肯定是欺负皇上年幼,打算浑水摸鱼,所以本王只好任职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