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吗?不知在何处相见过,啊风这般出类拔萃,子钰不该不记得。”
若是平时对待有恩之人,自不该明知对方不想说还咄咄逼人,只是现在形式不得不小心,毕竟才经历过刺杀。
加上他刚醒时,这人一身煞气,那是常年厮杀才会留下的,哪怕他很快完美收敛起来,不露一丝。
所以有些事必须确定一下。
“你先喝点水。”
赵栖当然知道他的意思,可是子钰他一向闻弦知雅意,虽然他说得不多,但在他不愿骗他的情况下,说得再少有些事他也能推得出来,所以他想差开话题。
莫怀瑾看了赵栖一会,还是接过了茶杯,置于唇边,轻轻擡头,喉结上下滚动就将一杯水喝光了。
唇色因沾了水,愈发显得温润。
赵栖略不自在的接过杯子去桌边又倒了一杯水。
“盛京。”
说完这两个字,之后任由莫怀瑾怎麽问都不在吭声,就坐在桌子旁边上,脸朝外,一副我没听见的样子。
“总能告诉我,这是在哪吧?”
莫怀瑾看着装听不见的人,最终只好转移话题。
“青台府下宁江县莲花村,我去做午饭了。”
为了防止莫怀瑾继续问话,赵栖说完就朝外走。
看着走出去的人,莫怀瑾没出声,毕竟人明显不愿意说,问也白问,转而打量起房子。
简单的泥巴茅草屋,茅草看得出是新换的,房里也是简简单单的,除了躺着的床,就是两个箱子,应是用来放置衣物的。其它的就一个桌子两张椅子,桌面上放着一个茶壶几个杯子。放的东西虽少,却都是新的,应该才置办没多久。
毕竟农家再有钱总有几件旧物品,尤其像桌椅,一般都是修修补补,直到确实不能用才会买新的。
这些全新的应该是这人来后才置办的。
这人在盛京见过自己,盛京中如果有这般人物出现,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有,毕竟就凭他那长相都要有点风声。
况且此人,端身正坐,腰背挺直,虽然极力收敛但举止间还是带着一些上位者才会有点气息,再加那煞气,这只有杀了不少人才会有,如朝里的老将军。
而杀人的只有三种职业,一种是军,一种是杀手,另一种就是匪。
这人是有意接近,还是真的巧合。毕竟之前的刺杀一看就是筹谋良久。而且他也能预估到是谁出的手。
应该是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毕竟破绽太多了。
在盛京见过自己,叫啊风的,这般人物自己见过不可能不记得。
那就有两种可能,一他见过自己,甚至了解自己,但自己确未见过他。
二是他与自己相见易过容。
还有就是刚刚的对话,这个啊风及尽可能的精简,一是话少,二是说多错多。
以他和老大夫还有那个叫柱子的交谈来看,不算一个话少的人,当然话多也说不上。
后面的问话他不愿回答,直接装听不到,却也没编个假的敷衍自己,毕竟只要编的合理,就算是慌话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拆穿的。
而他不愿回答当然也有两个可能,一不愿与自己有太多纠葛,二多说些许身份就会暴露。
第一种不太可能,不想有纠葛不救人就是了,或救了,大可直接放医馆,给一笔钱就是了。
观其衣着,行事,不像缺钱的,可现在自己住在这说明是第二种。
从扣留大夫,还要求大夫亲自煎药来看,和之后的言行,这个人很紧张自己,能这般紧张自己的,至少应该交情非浅,可自己却丝毫印象也没。
太说不通了,而且从步履轻盈和手上的茧来看是一个内力深厚之且精通箭术之人。
此人到底是谁?
一,武功高,巧合救了他。
二,他应该只闻过其名,却未见过其人。
三,这人不愿让自己认出来。
四,盛京中名声极大,不然就算报上全名自己也不见得知道。
五,会经常杀人。
盛京啊风,名气极大,名或字带风的人,而他又没见过的,目前来说符合条件的只有当朝随风大将军。
之所以猜是随风大将军,是因为当日随风大将军觐见只遣其副将,张全带着兵符和折子上朝。
其意是,如今边疆安定,愿归还兵符,辞去大将军一职。
同时还点名了几位王爷,如果不想做安稳王爷的,他不介意送去陪先皇喝茶。
当时朝野震动,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毕竟很多人都準备攀附或拉拢,有些甚至还準备将女儿送过去。
除了太年轻,太好看(毕竟在所有人心里大将军的形象都是三十多到四十的中年大汉。)这个可能性可以说是极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