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过谁家是这样研墨的……”
见少爷把自己翻出来的旧墨条放到木盆中又砸又搅,画砚的少爷吹都供不上电了,哪有读书人这样糟蹋书墨的。
“这样快些,去屋中把我炕上那把小笤帚取来。”
等程颂搅好了一盆墨汁水,黎仁诚没让他动手,自己接过笤帚蘸着墨汁水涂黑了制糖院子西面的两面墙。
“早上日头足,面西而坐,背光识字不伤目力。”黎仁诚个子高力气大,没一会儿就刷出了两米见方的黑墙。
“黎兄思虑周全。”程颂赞道。
……
刷好黑墙/黑板当天,小课堂就开讲了,启蒙教材用的三字经和千字文。每日早饭前由黎兄或者程颂自己带着孩子们学些新知识,午饭和晚饭后画砚带着他们再读几遍复习一下。
虽然大琞朝代像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但在科技和文化方面还是有很多内容与程颂熟悉的历史能对得上,最重要就是文字,艰涩的大儒经义可能有些区别,不过三字经千字文这样的蒙学书籍都一样,而且十分普及。
程颂在黑板上给画砚单独辟了个角落,让他把一些日常会接触到的人事物画出来,比如杏果辣椒西红柿,锅灶盆碗和筷子,旁边再配上文字,这样谁过来都能顺便看图识字一下。
黎仁诚还把每个孩子的名字写在纸条上发给他们照着写,第二天起就有不少小队员的工作服领口或胸前陆续绣上了名字。
两边作坊的运转都很顺利,趁着还有两天农假,程颂带着画砚回了一趟青寿镇。
带着不少特意挑拣出来软糯好咬的杏干,程颂去向祖母请安,听她老人家说自己爹难得去忙了回正事。
“县里派来差役传授施灌肥田之法,先在镇上唤了这些田地多的人家过去听,接着还要下到各个村子去讲,说是大人有令,要抢在秋日前将县里的田地都施好土肥,明年收成好的官府还有奖赏,你爹也难得上心,喊上几户佃农都跟去学了。”
程颂没敢说肥田的法子是自己想的,怕祖母以为他花着家里的束脩去县学读了个肥料专业。
家里人对他了解多,知道他读书有多费劲,哪还有什么闲心余力从书上找肥田法子,说出来只能招得全家人怀疑,索性别提了。
可这事瞒着祖母以后难免露陷,程颂就模糊地说了这肥田法子他已经见识过了,与自己合租的黎秀才带着学田农人试验过,增产显著,请祖母放心。
程老夫人哪会想到连自家田地都没下过的大孙子会懂种地,只当程颂提过的合租秀才有些本事,嘱咐孙子好好与人家相处,程颂积极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