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木簪和竹签都很好,陈兄家手艺不错。”
程颂对陈卓说,尤其是木簪,他瞅着比表姐夫刘实做得还要精细些。
同样是素簪,刘实做的与合山铺子里卖的差距不大,陈卓父兄做的看起来线条更为流畅舒展。程颂琢磨着未必是技艺差距,更可能是陈家人见过些精美的饰物或是天生的审美更高一筹。
“陈兄家是否做过饰品?”程颂好奇道。
“做过一些,父亲手艺好,偶尔会有客人找来订做个别致些的饰物或者摆件,但这样的生意不多。长宁的有钱人家更愿去云州采买,虽然价钱高,但流行的新样子多。那些新样式父兄也见过一些,差不多都能做出来,你要是想在簪子上刻些纹样或者样式设计得复杂些也能做。”
“不必,这样的素簪就可,样式复杂了工期也长,先照这样做吧。”
陈卓只听程颂说过要做绢花簪,但他没见过成品,想不出样子,才会建议簪子可以做得更精细些,但至少这第一批货,程颂只打算用最简洁的款式,先确保出货速度,效率为先。
不过陈卓的话再次给程颂提了醒,这两日他和黎兄也有共识,将来绢花发饰和插花做好了必定有山寨品出现,毕竟仿制难度太低,要想把买卖做长久,要想把买卖做长久,唯有努力出新样子。
看来最近少不了穿回家搜图和恶补……
陈卓带来的木簪竹签品质更好,程颂给木簪的出价是六文,竹签是一文两根。陈卓没答应,他昨天跟着一起去了周家铺子,程颂给自己亲戚的收购价才是五文和一文三根。
他家手艺就算好一些,但毕竟程颂要的样式简单,不细究看不出太明显的高低,况且家里人都觉得这个价钱已经很高了,真不用再提,唯一盼着的就是程颂的买卖好,收货多,家里能跟着多个稳定的进项。
从最早给孙大吴婶子定工钱,到今日和陈卓谈收货价,程颂不止一次碰上对方不肯多要钱的局面了,别人都是费尽唇舌压低采购价,他想给个高价都成功不了……
要想不辜负这些信任,看来只有努力将作坊的生意经营好,让跟他合作的这些实心眼生活都能早日富裕起来。
等女工们吃完早饭人都到齐了,程颂也学着画砚的版本做了个类似的新员工讲话,区别就是多了两个内容。
一是正式向她们介绍了黎仁宁,说明了绢花作坊里的一切事务都由她作主,自己这个东家并不参与日常管理。
黎仁宁今日特意没穿长裙,换了便于活动的裤装,上身是麻布窄袖衫,还系了压腰,发髻也盘高了些,整个人显得精干又利落。
面对眼前的几十名女工她心中是否紧张程颂看不出来,至少面上看着很是沉稳。
二是让这些女工都在保密协议上签名按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