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家中来人了,说是与你同住的程小郎君让人送东西来。”三弟黎仁安小腿紧捯地跑来,站在田埂边冲着黎仁诚喊道。
黎家只剩女眷,王二郎没进院子,把车停在院门口等着黎仁诚。
“这石滚子是程小郎君买来的,说是让黎秀才留在家中收麦用,学田那边也买了同样大小的两个,后日我会和家中兄弟一起去学田收麦,程小郎君让给黎秀才带话不必急着回去,对了,还有这几个陶罐。”王二郎把程颂的意思转达得很清楚,说完又取下背包递给黎仁诚。
“多谢王二哥!”黎仁诚接过背包,招呼二弟一起帮忙把车推进院子卸了两个石滚子。
卸完车已近酉时,黎仁诚打算将自己房间让出来留王二郎歇息一晚。
“多谢黎秀才!空车回去能快不少,城门附近的村子有熟悉的投宿人家,现在赶回去明日一早就能进城,不耽误明日活计。”
黎仁诚也不知他是真急着赶路还是看出在自己家投宿不太方便,不过既然对方坚持,黎仁诚也没强留,给他倒了碗水又装了几个杂粮饼将人送走了。
回到院中,二弟和三弟已将碌碡的木架装好了,旁边还散落着一捆粗绳。这碌碡用畜力、人力都可拉动,看使力的方式和习惯自行装卸,刚才王二哥说了,颂弟也不清楚这东西如何用着更便利,就将木架和粗绳都买下了。
二弟试了两次就找到了拉碌碡的用力方式,正抓着木架满院子转,三弟在后面跟着跑。
家中贫寒,黎母没有多余的银钱给几个孩子买玩具,现在看着两个儿子拽着个如此费力的石滚子玩得笑声洋溢,心中也不免有些酸楚。
为了区别制酱的种类,陶罐上都系了不同颜色的捆绳,这酱都在秀才院空屋里堆着,黎仁诚自然认得。他挑出一个酸甜酱一个蒜蓉辣酱打开,晚饭时让全家人一起尝尝。黎母看他一下打开两罐有些心疼,还劝了两句。
“这酱是颂弟做的,言是不确定能存放多久,与其放坏了不如趁早吃了。”黎仁诚对母亲说道。
其实黎仁诚自己也很是节俭,只是几个月相处下来,至少在吃的方面,他还是受了程颂不小的影响。自家没有铺张浪费的资本,但条件较往年也好了不少,家中母亲需要养病幼弟需要长身体,确实不应在吃食上过于苛待。
做酱都是程颂负责下料,盐糖都放得合适,没有为了延长保存期而做得过咸或齁甜。他们每日吃饭都会舀出一些,抹馒头或蘸食味道都不错,黎仁诚日日吃也不觉得腻,家中几人第一次尝到就被这滋味征服了。
大姐和三弟更喜欢酸甜酱,二弟就举着抹了辣酱的饼子吃得喷香,母亲可能因为久病味觉不够敏感,也更喜食味道厚重些的辣酱。
“大哥,与你同住的这位程学子厨艺确实了得!”
二弟黎仁平被辣酱折服了,也不追问为何学子擅长做菜了,忍不住夸起了程颂的厨艺。
黎家是村中第一户收麦的,二月黎仁诚回来铲腐叶土施灌时,也有些村民照着学灌了几亩地。这附近贫瘠的田地都分给了与黎家情况相似的流民户,但其它耕田也不算肥沃,勉强够得上中等田,亩产两石三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