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开春四月间,
因为完颜元宜率领的金国南侵大军战败,仅剩五万余人北逃汴梁城。
因此,为了防备金人,叶义问和虞允文带领的宋军主力大军也留守在归德府附近,等朝廷的下一步旨意。
面对淮北战场的平静,李公佐并不想在归德府多待,他拜见过力挽狂澜的好朋友虞允文后,就带着曹青和黄方等手下将领,离开归德府前往徐州。
在离开前,他在战俘营里召开审判大会,立数被俘虏的金军中高层将校罪状,将他们当场斩首示众。
而没了这些金人军官的掣肘,这些投降的汉人俘虏就不能串联在一起闹事,给接下来的收编改造创造条件。
李公佐在归德府待到四月初,就同李宝辞别,带领两万骑兵押解八万余被俘的花帽汉儿军,回到徐州城。
成立俘虏营,让他们去徐州各大矿场、盐场做工。
在这里李公佐见到许久未见的军情司程大山,他负责改造这些北地汉人,挑选有用之人回到家乡,组织大小情报组。
接着再挑选一些忠厚老实,肯继续参军的人组成铺兵营,剩余偷奸耍滑,作奸犯科的人则被罚五到十年不等的劳役。
等干满了劳役年限领到一笔劳务费,就可以自由离开。
经过这场甄别大筛选,作为情报司主管的程大山先挑选了五千余人带走,这些人经过培训合格后,就作为情报司的情报员深入北国潜伏起来。
他们会以各种身份潜藏在敌国,平时蛰伏起来,等待战机出现才会重新启用。
程大山得到李公佐的命令,往北地的大草原派遣了很多密探和情报员,严密监视草原上铁勒诸部动向。
而身为辅兵营都统的曹青亲自训练余下的六万余青壮士卒,给他们辅兵的待遇,并承诺会带着他们打回家乡。
在辅兵营里,这些归义士卒被各级教官轮番洗脑,再加上这里的伙食不错,甚至还分到足额的铜钱,于是这些归义士卒这才心思安定下来。
等士卒心思彻底安定下来,也认同了说着一样语言的宋人,曹青这才按照李公佐事前计划,将所有宋军士卒和归义士卒打乱整合到一起,让他们同吃同住共同训练,这样不出一年时间就能互相信任,共同对敌。
这一手段也是后世解放战争时期,能够成功吸纳解放战士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