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伯和张浚两人在小内监的带领下在祥曦殿内七拐八拐,直到穿过一道小门,这才走进赵构居住的寝宫内。
两人行礼完,这才默契的用余光看向半躺在床头的大宋皇帝赵构,张浚发现仅仅离开建康府不过五日时光,官家就已经病的不能下床理事。
心中叹了口气,张浚抬起头直视面色蜡黄,有气无力的皇帝,担忧的说道:“陛下……”
谁知赵构抬手打断张浚的话,半躺在床上看着两人道:“张爱卿不必忧心,朕的身体自己知道。”
为啥张浚和陈康伯看到赵构病重会忧心忡忡?
担心皇帝龙驭宾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担忧自己的前途和手中的权力。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赵构万一真的驾崩了,新皇帝继承大统肯定会用自己熟悉和信任的臣子,
而他们这些先帝老臣要么致仕回原籍,要么就被边缘化,除此之外留任的很少。
赵构安抚了忧心不已的两位朝臣,对床边的蒋春道:“给两位老臣赐座。”
蒋春立刻挥手让人搬来两个绣墩,请张浚和陈康伯坐下,等寝宫大殿内再无旁人,赵构这才开口问道:“两位爱卿对皇太子在健康侍驾时的表现怎么看?”
两人不着痕迹的对视一眼,性子急躁的张浚谁先开口道:“不瞒官家,老臣觉得太子性子温和恭顺,兼而温文尔雅,独具慧眼,日后必能中兴大宋。”
赵构听朝中重臣夸奖自己养子,顿时觉得心下喜悦,十分欣慰。
一旁的陈康伯听到查问太子品性,他此时已经察觉出皇帝有意禅让,退居为太上皇,因此他直接开口道:“敢问官家,可是有意效仿微宗皇帝禅让之举?”
听到老奸巨猾的陈康伯直接问出来,赵构渐渐收敛了笑容,点头答道:“不瞒两位爱卿,朕的确有这个想法,毕竟我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还是要保证大宋江山稳固才是。”
说完,他忍不住咳嗽两声,继而问道:“不知两位爱卿觉得朝中大臣是何态度?”
陈康伯想了想说道:“朝中大臣对太子品性还是比较满意,就算陛下禅让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只是武将那边嘛……”
他看了眼身边的张浚,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但张浚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他低头想了想如今北伐的大好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