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这次孙女回来,是特意来道谢的。顾仪兰微笑着说倒。
这一整套极品翡翠首饰实在是太漂亮少见了,不仅仅几位顾家奶奶和小姐们看直了眼,就连顾夫人看到后,也是微微恍神。
而陪在顾仪兰身边的顾三奶奶就算是有了心理准备,在看到实物的时候,也忍不住目露惊讶,她一脸艳羡地望着那套首饰,久久都舍不挪开眼,就算这不是她的东西,她都忍不住替顾仪兰心疼,觉得这样好的一套首饰,就不应该拿出来送人。
这样重的礼,我怎么敢收。顾夫人盯着那套翡翠首饰仔细看了两眼,接着摇了摇头:你还是拿回去吧。
祖母。顾仪兰笑得温柔,亲自将木匣摆到了顾夫人身旁的小几上,又从匣子里捡出了一根翡翠簪子,举到顾夫人面前:这是孙女婆家大伯母的一片心意,她特意选了许久,才选定这套首饰,您就不要推辞了吧?在孙女看来,这样好的翡翠簪子,也只有您老人家才配戴。
安国公夫人有心了。顾夫人望着浓翠艳丽的翡翠簪子,也是十分喜欢。
顾仪兰十分会察言观色,自然能够捕捉到顾夫人喜爱的眼神,她立刻开始顺杆爬,抬头笑着朝顾三夫人说了一句:母亲,不如您伺候祖母试试这根簪子?女儿瞧着这簪子与祖母今日的衣裳刚好十分相配。
第482章 谢礼
这样讨好的事,顾三奶奶当然不会落人后,她立刻凑上来接过了顾仪兰手里的翡翠簪子,顺便朝女儿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些心照不宣的喜悦与得意。
母亲,顾三奶奶拿了簪子在顾夫人头上比了比,又叫身后的丫鬟递了梳篦过来:这是安国公夫人的一片心意,您还是不要推拒了吧?
都是亲家,相互帮衬着是应该的,顾夫人摇摇头,伸手挡了一下顾三奶奶拿着发簪的手:哪里能收人家这样重的礼?
正因为都是亲家,祖母您才不需要这样客气。顾仪兰立刻微笑着答道:这首饰虽贵重,却也是亲家之间的礼尚往来。真若认真论起亲戚辈分,您老人家可是长辈,大伯母这套首饰,也算是孝敬呢。其实孙女回来之前,大伯母就是这样叮嘱孙女的,让孙女替她好好向祖母表达敬意呢。
哪能这样说。顾夫人立刻摇头:你这孩子也真是实心眼,你婆家大伯父是国公爷,若是从北境回来,日日上朝排班,是要站在你祖父前头的。你婆家大伯母是国公夫人,正经的一品诰命,在她眼前,哪里能只论亲戚辈分。
母亲您知道的,顾三奶奶立刻答道:兰儿这孩子可是您亲手养大的,虽然嫁了,离开了家,但真正能让她放在心里惦念的长辈,您可是还是排头一个的。这孩子是实心眼的孝顺您,听见她婆家伯母的话,可不只忙着开心,哪里还记得旁的。
一旁的顾四奶奶还有几位顾家小姐们光忙着盯着那套光彩夺目的翡翠首饰看了,其实也没太关心顾三奶奶说了什么。但顾二奶奶却轻轻撇了撇嘴,垂下了眼皮。
顾大奶奶扫了顾二奶奶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幸灾乐祸似的,接着开口说道:是呢!母亲您就不要推拒了,这套首饰,不仅仅是安国公夫人的一片心意,也是九姐儿的一片孝心。
九姐姐倒真懂得借花献佛。年纪最小的十三小姐一听这话,不乐意的撇撇嘴。但她也只是小声叨咕了一句,并不敢大声扫了顾夫人的兴致。
坐在她旁边的十一小姐权当没听见她嘴碎,头一偏继续去看那套翡翠首饰。而顾夫人此时也不在十分推拒的样子,由着顾三奶奶伺候她整理了发髻,将那支浓艳的翡翠发簪插在了头上明显的位置。
丫鬟们立刻将铜镜捧到了顾夫人面前,顾夫人看了看铜镜里的倒影,以手抚了抚鬓发,一副十分满意的模样。
好看!真好看!顾大奶奶立刻很捧场的说道:母亲,不如将耳坠子和项圈也换上吧?
又不出门,打扮那样齐整做什么。顾夫人笑着答道:等有机会了,再戴着出门。
顾仪兰微笑着盖上了首饰匣,亲自将首饰匣捧起,交给了顾夫人的贴身丫鬟。
唉!咱们九姐儿,可是个孝顺孩子。顾二奶奶眼皮都不抬地夸了顾仪兰一句,只是语气有些阴阳怪气的:你这突然跑回来一趟,竟然是特意回家来送谢礼的,倒吓了我们一大跳,以为你有什么事呢。
老二媳妇,顾夫人脸一沉:不会说话就闭上嘴。我看我平日里也是太纵着你,这些年过来,你竟然越来越不长进。你也看看你大嫂和你三弟妹,哪一个像你似的,一把年纪了还如此轻佻不知事?
顾二奶奶是侯府贵女出身,娘家背景相对强硬,还有个年纪轻轻升了四品的表哥,以往那些年,她也算是顾夫人眼前得脸的儿媳,很受偏爱。顾夫人也难得如此严厉的训斥她。
况且今日顾仪兰回娘家,家里的妯娌和女孩子们都在,当着这样多的人,顾二奶奶受了训斥,脸立刻紫胀起来。但她并不敢争辩,反而赶紧站起来低头认错。
平日里总被弟妹压着一头的顾大奶奶这次可开心了。她端起茶杯,遮住唇角的微笑,并不帮着顾二奶奶说话。而顾三奶奶则更是得意非凡,平日里二嫂趾高气扬的样子,她早就不服气了。
顾三奶奶觉得,明明她的相公才是顾家爷们里最有出息的一个,她女儿嫁得也好,她才应该是顾家奶奶中最得脸的一个才对。
顾仪兰抬起眼轻轻扫过母亲得意的脸,微微一笑。很好!就是要这样才对!心高气傲的母亲,想要事事都压过妯娌一头的母亲,今后兴许会成为她最好的助力。
顾夫人心情很好。
孙女这次回家,还真的就是来替安国公府表达感谢的,多余的话一句没说,送了东西,替安国公夫人传了话之后,就如寻常回娘家看看的出嫁女一般,陪在长辈身旁,家长里短的说些闲话。
不过这两家姻亲,一家是镇守北境的安国公府,一家是天子近臣端明殿大学士府,因此就算是后宅女人们说些闲话,其实也绕不过与朝堂相关的话题。
尤其是,眼下京中最大的新闻就是,安国公府的穆老夫人,派了自己的两个孙子还有家中所有的武师父与护院,跟随金翎卫甲士一同押运去往北境的军械和粮草。
人都派出去了,你家里可怎么办?顾夫人十分关心地问道:虽说你们是威名赫赫的安国公府,盗贼宵小轻易不敢上你们的门,可这眼下京中已经传遍了,都知道穆老夫人将家里的人全都派了出去,眼下府里只剩下女眷。这要是被毛贼惦记了,摸进去可怎么好?不如你回去的时候,带一队咱们家的护院回去,也好帮着看个门。
没事。顾仪兰笑笑:这事儿已经传到皇上耳朵里了,还没跟祖母说呢,今儿一大早皇上派了一队宵金卫过来,我们家那条街,眼下有宵金卫守着呢,祖母就放心吧。再说家里也不是没人,侍卫们都走了,但仆役都还在,况且家里还有小妹在。祖母大约不知道,我们小妹可比五弟和六弟更厉害些。
第483章 顾家
亲家到底还是十分受皇上宠信的。顾三奶奶立刻笑着说道,语气里微微带着几分不明显的炫耀:这家里的侍卫派出去了,一转眼皇上就派了宵金卫给你们守门,这样的天恩,可不是谁家都能得的。宵金卫可是内卫,除了皇宫和王爷公主的府上,还没见过他们给谁家站岗呢。
不过顾三奶奶这话,并没有得到旁人的附和,几位顾家奶奶都没吭声,而顾夫人,则很显然对另一个重点很感兴趣。
顾夫人挑挑眉,脸色透出几分好奇:九姐儿你刚刚说什么?亲家姑娘,比她的两个兄弟还厉害?这可真是稀奇。我只知道她平日里是练武的,竟不知道她居然这样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