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慕红裳 > -txt百度云(181)

-txt百度云(181)(2 / 2)

乔文锦很有能力,做事自然不含糊,库部主事做得负责,因此没过多久,就发现了兵部库存上的猫腻。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许多没有登记在册的军械和被服。

这一下乔文锦可纳了闷,若说他的前任攒下这些东西,是为了贪污捞钱,那交接之前将东西悄悄运走,库单与库存对得上,谁也挑不出毛病。可偏偏这位做事风格奇特的蒋大人却大大方方地将这些多出来的物资继续堆在兵部大库,这不是等着他发现吗?

这到底是想干嘛?试探?

乔文锦有些拿不准,因此请示过郑瑛之后,乔文锦拿着对不上的库单,去找了蒋文斌,想问问看是不是最后盘库有了疏漏。

蒋文斌看见前后两份库单,一副不急不慌的模样,反而带着几分理直气壮地吩咐乔文锦,多出来的库存不用管,今后小心管库,每年让他看过单子之后,再报库损。

蒋文斌是主管上司,乔文锦当面当然不敢多作质疑,他直接拿着库单回来了,就装作没发现这多出来的库存。

而新任库部主事乔文锦能力并不比蒋文斌差,再加上他知道蒋文斌盯着,因此做事越发勤谨小心,一年下来,库损极低,年底盘库的库单看起来真是漂亮极了。

乔文锦本来高高兴兴将库单报上去给上司,结果蒋文斌一转头,上报给孙尚书的耗损数目与往年持平,比乔文锦报上去的高出一大截。他还吩咐乔文锦,将多出来的军械另外造册登记,收归库存。

这前后矛盾的行为让乔文锦看不懂,但乔文锦的主子郑瑛却猜出了几分。他知道以后直接吩咐了乔文锦,无论将来蒋文斌吩咐了什么,都让乔文锦照办,若要有事,他来兜着。

信王的发了话,乔文锦也就不再纠结,在此之后,无论蒋文斌吩咐了什么,他都踏踏实实照办,因此几年下来,这俩人合着伙攒下了不少家底,这些东西攒在一起,将兵部几个大库都塞得满满的,恨不得一开门,东西都能流出来。

而这么丰厚的家底,这一次全都被蒋文斌拿了出来,给孙尚书做政绩,为的就是换取他对北境的支持。

孙尚书做了无本买卖,很是开心,自然不介意出来帮助北境说句话,况且他分寸拿捏也是到位,并未提增兵的事,只是提出先补足北境守军的军需粮库,还有紧急采办战马。

兵部尚书开了口,尺度又很合适,因此作为安国公府姻亲的顾大学士没怎么犹豫,直接站出来表示支持,接下来就是谢相,也当场表示同意孙尚书的方案,不过他的态度是,先保证迅速调粮调军需,采买战马可以稍稍延后,也好让户部一样一样办理,不至于压力过大。

顾大学士和谢相都发话了,王大人自然也跟着点了头,但李相却态度明确的反对,他提出眼下夏粮尚未入库,眼下不宜动用府库存量。

六部尚书们看着当朝一品的眼色行事,工部、吏部、刑部尚书都乖巧地表示支持,而礼部尚书则看了沉默的李相一眼,没敢说话。

第473章 曙光

户部尚书何文茂也没有说话,但他脸色有些发青,不过皇上很显然还记得他是个非常会当家的尚书。

眼下不过四月里,皇上可还牢牢记得,去年年末北境雪灾,户部调钱粮往北境赈灾之后,皇上原本以为这一次大灾够会拉下个巨大的窟窿,至少需得一年半载才能补齐。然而没想到,他看过何文茂在年初交上来的奏疏才发现,在何文茂这个优秀的当家人的管理下,户部赈灾过后,家底居然还很能看得过去。

何文茂的能力很显然不仅仅是让皇上印象深刻,连几位相爷还有顾大学士他们,也都纷纷表示了赞叹,因此今年开春北境又遭遇大旱,还没等安国公那边开口来讨赈灾粮,几位重臣就联合上奏要户部调粮赈灾,稳定北境民心。户部因此在二月底又紧急运往北境一批赈灾粮。

不过此次北境旱灾旷日持久,户部运去赈灾的钱粮很快就不够了,因此安国公才又掏了军粮家底先去赈灾。

过完年何文茂才上过汇报户部情况的奏疏,眼下不过四月里,皇上当然记得清清楚楚。皇上如此精明,过目的奏疏,自然不会看过算了,他心里也是有一笔清清楚楚的账目的。

皇上大略算了一下,认为户部眼下调集府库存粮,是能够拿出足够的粮草运往北境的。眼下已经是四月,夏收在即,等夏粮一入库,用新粮补足库存,也不过是一两个月的事而已。

况且孙尚书要求的数目,也并未掏空户部的家底,就算是这两个月中,又有需要大批调粮的事发生,户部也不至于双手空空。

其实不仅皇上是这样想的,谢相、顾大学士还有王大人,甚至连李相都是这样想的,户部拿出这批粮,接下来夏粮入库之前的两个月,压力的确是大了些,但也不至于捉襟见肘太过紧张,因此顾大学士才如此痛快地表示了支持,因此谢相和王大人也才毫不犹豫地也点了头。

至于李相,他这一次其实也不觉得何文茂有太大困难,他表示反对,只是考虑到,这安国公通过孙尚书,将这一步棋下的漂亮,下一步,恐怕还是要提征兵。

而李相是态度明确反对征兵的,安国公一脉掌虎符,北境守军原本就已经规模极大,眼下再提征兵,穆氏一脉的势力无疑会进一步扩大,这已经让李相有些不安了。

军将为祸谋反的事,屡屡有之,大周开国皇帝原本就是前朝将军出身,这就是前车之鉴。因此李相认为,皇上不应任由穆氏如此扩张在军方的影响力。

说到底,虽然李相明确表示反对,但他心里也明白,北境形势的确不容乐观,安国公奏疏中所言,并非全无道理。

作为之前主持和谈的负责人,戎狄人的想法,李相是能摸到一些的。虽然安国公在李相心里难脱打着戎狄来犯旗号,趁机扩张势力的嫌疑,但眼下戎狄人的确是有大举来犯的风险,这一点李相同样也是心里有数,

因此李相当朝表示反对,想着何文茂说了几句话,但看到皇上态度坚决,他也没多做坚持。因此本次朝议非常顺利,散朝的时候,皇上已经发了谕旨,命令户部尽快调粮,与兵部的两百车军械一起,由金翎卫调兵护送至北境。

皇上严令十日之内调粮完毕,十五日之内必须出发,这时间就比较紧了,因此户部官员们散了朝就一个个的脚步匆匆,回衙门去了。

只有户部尚书何文茂。他散了朝之后没有第一时间离开,反而脸色铁青地站在崇政殿门口许久。

户部官员正眼巴巴地等着何文茂的政令,然而这一日,户部尚书何文茂似乎挺忙,他散了朝没回衙门,也不知跑哪去了。几位侍郎派人四处寻了一圈,最后在宫门不远处的茶楼找到了何文茂。

户部跑腿的衙吏寻过去的时候,何文茂正和赵知良坐在一处喝茶呢,因为赵知良是兵部侍郎,因此户部衙吏到觉得挺正常,此次户部调粮与兵部调军械分不开,尚书大人大约是有事要问赵侍郎吧?

户部衙吏都找来了,何文茂也没法继续耽搁,他不情不愿地回了户部,下了条命令,说他要亲自去府库盯着调粮,让谢常静留守户部,先核算调集数目,将文书上的工作都做好,等过几日好写成奏疏,上奏圣上。

文书上的工作当然也很重要,因此谢常静点点头没什么异议,他拉了度支主事顾三爷,还有另外两位侍郎和一位主事,在户部闷头忙活。而尚书何文茂,则带着自己亲信的一位侍郎、一位主事,离开去了京畿粮库。

户部这里忙着折腾调粮时,消息已经传到了安国公府,穆老夫人松了半口气。至少能先补些粮食和军械入北境,总比两手空空,什么都讨不到要强多了。

还幸亏蒋侍郎有远见,早早就防备着这一日。孙先生来见后宅夫人们时,是这样说的:自打几年前,蒋侍郎作为钦差去过一趟北境之后,他就一直未雨绸缪,为咱们北境打算。他任库部主事的那几年,表面上不显山不漏水,实际上真是为咱们北境做了不少事。

孙先生将蒋文斌偷偷藏军械的事毫无隐瞒,全部都告诉了穆老夫人,还有穆氏夫人们,老夫人听过之后长叹一口气:可真是难为他了。这么些年,就这样瞒过来了,这一个不小心,可是要掉脑袋的。

恋耽美

最新小说: 翻垃圾造就人生巅峰[无限] 快穿,绑定生子系统后被男主娇宠 重生后暴富,我成为亿万富婆 天灾末世,我囤千亿物资带崽躺赢 交易:开局一间小破超市 【多篇】看简介 哑巴美人 扑倒腹黑男 永不结痂的伤 重生皇女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