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无澜请假了。”徐青云解释道,“昨天下午应奶奶上山,摔了一跤,送去了医院,应无澜跟着一起去了。”
何屿渡心头一跳:“昨天下午什麽时候的事?”
他们去应家的时候应奶奶还在缝衣服,怎麽会上山,又怎麽会摔倒……
明霁闻言,眼中划过一抹凝重:“应奶奶摔伤得严重吗?”
“听说是髋关节骨折。”徐青云叹了口气,“还不知道现在情况怎麽样。”
班上有个学生家就住在应家附近,昨天家里人帮忙送了应奶奶去医院,现在那个学生的父母还在医院陪着应无澜,不然就应无澜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怎麽能照顾得过来。
【作者有话说】
“着迷于你眼睛,银河有迹可循。”——郭顶《水星记》
第49章 我有男朋友了
知道应奶奶出事,何屿渡上山路上一路都很沉默。
到了菩提寺,他才调整好情绪,投入到研学讲课中去。
光是介绍历史,自然是枯燥的,所以何屿渡更多地给孩子们介绍了斜撑、各种精美的雕刻所呈现出来的故事还有壁画。
栩栩如生的斜撑和生动有趣的讲解仿佛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中,孩子们听得认真极了,当遇到感兴趣的或者是没听明白的地方,还会举手提问。
“小何老师,我们头顶上这个圆圆的窟窿是什麽啊?”
“这是藻井。”何屿渡顺着他指的方向擡眼一看,“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天花板。”
何屿渡突然想起了应家的土墙房,可能对于很多樾山的孩子而言,他们连什麽是天花板都不知道。他们擡眼看到的房顶,要麽是一层铺在瓦片下的塑料纸,要麽是木板架起来隔层,堆放着家里的各种杂物……
“天花板是用来遮挡建筑内部的顶部结构的。我们的房子有的是用粘性好的黄土搭配碎麦稭,加水调和,用夯锤砸实夯平以后砌墙盖房;有的是用砖和水泥砌成,有的是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为了让屋内的顶部看起来更美观,也为了遮挡一些电线或者是隔音隔热,就有了天花板的存在。”
何屿渡道:“只有像我们头顶这种,呈现出窟窿形状的天花板才能被称为藻井。因为它的顶棚向上,凹进的形状像井,四壁都装饰有藻饰花纹,所以叫做‘藻井’。”
有人好奇地问:“小何老师,古时候的房子都有这麽漂亮的藻井吗?”
另一个学生忍不住小声反驳:“肯定是有钱人家的房子才能修这麽漂亮的藻井呀!”
何屿渡摇摇头:“古代有很严格的等级规定,只有神佛、皇家才能用藻井的设计。所以藻井一般会在寺庙的主要殿宇或者是宫殿帝王宝座的上方出现。”
“《敕勒歌》里写‘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古时候人们都信奉天圆地方,你们看这个藻井,内圆外方,这就象征着天。”
今天的菩提寺迎来了一些游客,是结伴同行的六个年轻人,有男有女。他们几个年轻人刚到菩提寺就遇到了研学的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跟着学生们一起从大殿外的斜撑,逛到了主殿内来。
如果不是听到有学生提问,他们几个没有一个擡头看头顶,就要错过这精妙绝伦的藻井了。
他们拍了好多照片,此刻听了何屿渡的讲解,一个个眼里都是赞叹不已。
其中一个女生甚至忍不住拿手机偷拍了何屿渡和明霁。
出来旅游遇到帅哥,不拍都对不起长途跋涉的辛苦。
何屿渡带着孩子们一边浏览,一边讲解,一上午的时间就这麽慢慢过去了。
他们在菩提寺的山门前拍了张大合照,文旅局的人也结束了今天的拍摄工作。
几个年轻人是跟着他们的路线逛的,这会儿都在山门前磨磨蹭蹭地不走。其中一个高个子的男人跟同伴说了句什麽,然后从她手里拿过手机,朝着何屿渡他们走了过去。
“那个,这位老师。”男人也不知道怎麽称呼他,看他带着学生,便喊老师了,“我朋友想加一下你的微信,可以吗?”
明霁今天一直在给陈知意当翻译,小姑娘这会儿还沉浸在喜悦的情绪里,正跟明霁比划说:“回家我要把大家都画下来,给爸爸妈妈看,明叔叔,我今天真的太高兴了!太高兴了!”
明霁笑着摸摸她的头,跟她打着手语:“我把照片洗出来,送给你一张。”
他擡眼看到有人和何屿渡搭讪,眼里的笑便淡了去。
何屿渡也正看向他,然后才看向眼前的男人:“不好意思,我有男朋友了。”
男人有些惊讶,然后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抱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