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余沙开始懊悔,忧心不知道会不会有家长找上门来的时候,关澜又出手了。
他在一次打架斗殴即将发生的时候,当着一帮小鬼头的面大喇喇地走了过去,找着个石头墩子就做了下来,一手把着那把木头妲己。
此时小鬼们因为连日的观摩已经不太怕他了。就一个个离得远了一点,眼睛还在看那匹木马。
可扎。关澜扫视了一圈小鬼头,选中了一个身体瘦弱的小孩,张口用土语喊了一声他名字。
被叫到的小孩怯生生地躲在人身后,偷偷露出一双眼睛看关澜。关澜也不多说什么。一指那木马,然后又伸出一根手指比了比。
然后他喊了第二个孩子的名字,又伸出了两根手指。
那帮小孩莫名对眼前这个不算熟悉却好像自然而然地给他们安排顺序的人很是信服。一会儿的功夫,关澜回来继续清理小桥,空地那边的风波就解决了。
余沙自此看关澜的眼神都不对了,觉得这人实在是太离谱了。
蓝百灵弄错了吧,还是关净月和谢品澜抱错了,关澜才是朗歌人生的小孩吧。
那是怕他。
有一次蓝百灵来送饭的时候,余沙背着关澜偷偷问她。蓝百灵咬着块饼子无所谓地说:那些小崽子精着呢。知道你脾气好所以敢闹,关澜一去就怂了。
余沙闻言十分不解:他那么好看,为什么怕他。
一句话说的蓝百灵差点噎着。
她喝了两口水好容易把饼咽下去,再看余沙仿佛在看什么傻子一样。
你感觉不出来?蓝百灵问余沙,要是真闹出什么事,你肯定是下不了狠手教训人的,但关澜可以。
余沙看着蓝百灵笃定的眼神,有点被说服了。隐隐约约地觉得可能是这样,可是他一转眼,看到关澜在那边喝水的侧脸,又觉得还是蓝百灵想错了。
他那么好的人,怎么会呢。
除了孩子们,后来寨子里的其他人也常来这小空地闲坐。还有家里正要垒些土墙鸡圈的人家,特地来问关澜和余沙要这些被清理出的土石。
这些土石若是没人来要,一般都是堆放在河道旁的。关澜见有人来要,索性在几户人家都借了竹筐,把整理出来的还能用的石头一筐筐地弄好,等人自己拿。
等这条路终于修好,路旁的土石也终于被需要的人拿走,半个月也过去了。
这半个月的后面几天,余沙和关澜开始着手那几家被动了的祖坟的事。虽说只是动动石块扶正墓碑,但还是讲究日子时辰。巫祝婆婆烧了几天的香,总算定了六月上旬。
那日上山,一行人除了要扶正墓碑石块,还要清理这山间的杂草。这里算是深山,草木经历了一个春天的雨水,疯长得比人都高。等他们终于把事办完,下山的时候,天又快黑了。
关澜和余沙看着天色,也不敢耽搁,趁着这点天光,赶忙给那三家人都登门道了歉,送了蓝百灵备好的礼物。
等天都黑了,这次的风波,才算收了尾。
余沙从最后一家出来的时候,站在云水寨的小道上,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他虽然也是一路吃着苦长大的,但确实还是头一次要干这么多的农活。
余沙还记得,他们闯祸之前,自己还在想漓江和陆画。站在那瀑布的边上,一门心思就想做个了断。
要么了断自己,要么了断这痛苦。
结果这阴差阳错地,忙碌了大半个月。那苦痛虽然没怎么消失,但至少可以不用面对。
余沙仰头看玉水寨的天。这里天黑的快,一会儿的功夫,天上就已经瞧得见月亮和星星。扣、群,二/散|临六#039酒*二|三酒=六
本来就在那里的东西,不会因为天亮了就消失,不过是看不见而已。
余沙站在那发愣,关澜和蓝百灵多说了一会儿话才过来。
关澜本来是预备着,这茬的事了结,就择日离开朗歌,在和蓝百灵商量。蓝百灵心道这人决定的事怕是改变不了,又想余沙这个脾气,大概关澜说什么都会应承。考虑了一下,就答应过几日,趁着水道还能走,送他们从云水涧离开。
可此时此刻,天幕底下,关澜看着站在那发呆的余沙,也跟着安静了。
这里是朗歌,他们语言不通,风土人情也不甚明了,何况余沙又不是个爱热闹的性格,每每去和人交涉,他都只是在一边看着。
他原以为只不过是这样而已。
可是他现在看着那个明明事情已经结束,背脊却又重新挺直僵硬起来的人,他忽然不这么想了。
蓝姐。关澜小声开口,算了,我们不走了。
他说完这句话,不等蓝百灵的回答,上前去拍余沙的肩膀。余沙被拍了,就转过身来看关澜。
关澜看着余沙的眼睛,和那日在瀑布上一样的眼神。
他知道他有话要说。
不过这一次,他决定不管怎么样都不跟他打架了。
余沙略偏过一点头去看关澜,他嘴唇微微动了动,要说的话几次到了喉咙,却又没顺利地说出来。
日月当空,山间的人逐渐都歇息了,耳边只有虫鸣和鸟叫。
余沙闭了闭眼,偏过头去不再看关澜的眼睛,开口:巫祝婆婆说,我们后面要自己找块地方盖房子。
就算该面对的迟早要面对,至少此刻,在朗歌这桃花源一般的地方,就且让艳阳,再照一会儿吧。
关澜看着余沙微微颤动着的睫毛,笑了。
好啊。
第一百四十二章
建房子,就又是个体力活。
巫祝婆婆算了日子,问了山神。关澜又带着余沙在云水寨上上下下跑了十几趟,这才选定了事成和地方动工。
这一次,关澜这个似乎无所不能的人也终于搭屋建房这个活动里败下阵来。托蓝百灵找了寨子里懂的人来帮忙。这倒好,两边语言不通,只会一些简单的词汇,连手带脚的比划加上木枝泥地,磕磕绊绊地总算是明白了要怎么开始。但毕竟是新手,开展得十分不顺利,每天都有新的意外。
地基都还没搭好的时候,余沙就小小地崩溃过一次,跑去问蓝百灵,为什么一定要新建,就不能住他外婆的屋子吗。
蓝百灵的回答是,那还不如新建。
朗歌不光多山,而且多水。房屋都是下面悬空的吊脚楼。早年因为防潮防腐的技术还没这么成熟,老房子年久撑不住土墙,都是要塌的。
你要是不介意在新建之前先把旧房子拆了清理,倒也不是不行。
蓝百灵这么说。
余沙闻言只能放了走捷径的念头,和关澜一起对着自己选的那块地皮犯愁。
说起来也是挺神奇的事,几根木头,就这么切成奇妙的形状,然后搭在一起,再砌道土墙,房子就出来了。
就是到底怎么搭,搞不太懂。
关澜和余沙两个平日里手巧得什么都能雕的人,面对这些粗细长短不一,还要经过层层处理才能使用的木头,感觉比面对宋福顺和金盏阁还难。
等到他们在寨民十分热情但总是鸡同鸭讲的帮忙下,终于给那房子弄出个还算稳固的架子来,秋天都要到了。
朗歌的四季不算很分明,尤其是夏天到秋天这段时间。一来是因为雨水丰沛,植物几乎不会落叶,就算下了雪,叶子都还是绿的,一方面也是因为天暖,只有到了冬天才会冷下来。
余沙知道秋天到了,还是有一天,他又跟着蓝百灵去山上采药,偶然看见山间有桂花开了,这才知道,日子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等他抱着一怀抱的桂花枝进巫祝婆婆的小屋的时候,关澜正用巫祝婆婆祭神的铁钵烤红薯吃。他看见余沙抱着花枝进来,随手从旁边壁龛上拿下个瓷罐来递过去,示意余沙把花枝放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