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离离上宫垣 > 第116页

第116页(1 / 1)

('

齐浩然又是一怔。

二殿下言辞恳切,他一时竟有些拿不准,不知家书是真是假。

他下意识抬眸望去。

是夜月色清朗,飞檐碧瓦照月色漫无边。

恰在此时,一抹不同于月色的清冷辉茫越过檐角飞掠过齐浩然眼角,须臾又消散不见。

齐浩然陡然转身,抬眸再看,巍巍宫墙侧只剩柳影憧憧,夜风萧萧。

他捻着信封的五指蓦地攥拢。

无怪乎殿下要在人多处拦下他,若在宫中“私相授受”,再经“潜鳞”一通传,不知丰庆会做何解。无怪乎殿下始终声调朗朗,唯有如此,隐知秋及其弟子才会相信他手中所握只是一封家书。

齐浩然眸光忽闪,倾身行礼的同时,朗声应道:“多谢殿下代为转交,且容在下一看。”

他侧身朝向月色清朗处,三两下拆开信封。

月华透过纸宣落入他眸间,惊恐之色霍然席卷。

萧西眼见他双瞳骤缩,能举千斤的手颤抖如筛糠,却不动声色,只淡淡掀起眼帘,唇边漫出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令侄可还安好?”

齐浩然下意识摆弄双唇,却没能发出声音。

入朝十余载,他见惯奴颜婢膝,两面三刀,见惯朝为将相夕为奴,忽喇喇似大厦倾,他早已习惯朝堂风雨过,滴水不沾身,如今面对年不及而立的二殿下,许是月色昏沉之故,他竟有些看不通透。

二殿下之城府,或已在他之上。

他眸星一颤,蓦地垂目看向手中信。

旁人眼里,即便精明如隐知秋,怕也看不出端倪。

“月是故乡明。”

侄儿惦念远在京城的叔父,诉一句家乡月正圆,合情合理。

只齐浩然知晓,安淮小侄并无此等小儿女情肠。也只他一人通透,“明月”故乡——是京城。

明月郡主回了京城,和二殿下一道。

此信由二殿下交到他手中,其间用意不言自明。

——昔日所为,怕已瞒不过二殿下。

他原先只知殿下与郡主是青梅竹马,今日才晓,两小无嫌猜不输他拳拳忠“君”心。

“无事便好。”他正暗自揣摩二殿下此举用意,忽见对方神色舒展,举目望着天边月道,“齐大统领可去过芳菲阁?”

齐浩然动作一顿,想起街头巷尾与殿下相关之流言,眉心蓦然蹙起:“略有耳闻,不曾去过。”

“啧啧——”萧西忽又变成油腔滑调、不知轻重旧模样,摇头晃脑道:“齐大统领武功盖世,却不懂丝竹雅韵之乐,真真无趣。”

不等齐浩然蹙眉,他已转身朝向小五,朗声道:“小五,慕云姑娘何时演出《长相思》?”

“爷,是明儿个亥时。”小五亦朗声回他。

萧西眉开眼笑,追问他:“青梅宴也是明日?”

“是。”

“甚好!”他似全然忘了家书之事,转身朝大统领轻一颔首,飞快道,“若无他事,齐大统领,来日有缘再会……”

说罢不等人应声,大手一挥,扬长而去。

“爷,你上回答应了慕云姑娘,说要给她写首词……”

“记着呢,回去就写……”

晚风诉呢喃,红巷月影婆娑依旧。

齐浩然目送两人远去,许久没有出声。

直到两人的身影融于夜色,他收起“家书”,朝禁卫军所在飞掠而去。

宫垣之上,明月皎皎如故。

第五十二章

京城名利浮华地,不缺簪缨高门,亦不少奇闻异货。

以晚照亭为界,玄青河上游碧瓦朱甍,雕栏画栋,往来其间需得仔细避让高门大户。

下游则恰好相反,以晚照亭畔渡口为中心,玄青东市琳琅遍地,上至君臣将相,下至平民走卒,皆爱流连驻足,时有商贩挑灯夜市,宵禁不归。

据街头的老人讲,晚照亭自古有之,玄青东市却是近几年才风行。

或是“堵不如疏”之理同样适用于文事古物,“文公案”后三年,文人士族忽而盛行鬻古之风。好古博雅之士常满舟北上,于晚照亭旁泊岸,而后约三两同好品茗听曲,玩石赏画,偷得浮生半日闲。

久而久之,“古事”渐成“古市”,“古市”又成“集市”,之后才有今日摩肩接踵之玄青东市。

宋离穿行其间,无心细赏。

是日天朗气清,她穿过熙熙街市,一路朝一街之隔的静巷赶去。

回春堂便坐落在东市后头的静巷里。

宋离记得清楚,恩师孙慈珍曾提过,他将医馆唤作回春堂并非偶然。

偶遇先太子前,他只是回春 堂里的小学徒,后因救驾功,先太子赐下“妙手回春”之匾额,回春堂继而声名鹊起。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