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文,”宋依楚倚进太子怀中,假意嗔怪,“这可如何是好,小月这是认定璟儿了……”
“哈哈哈,也无不可……”
“哒哒哒——”昔日笑语言犹在耳,一声马蹄扰人清梦。
宋离心生惶恐,下意识伸出手,想要抓住娘亲衣袖。
“啪——”梦境破碎,笑颜成空……
“小晔……”“小月?!”
梦里与梦外的呼唤合二为一,她紧拧成结的眉心重重一颤,双手猛地一拽,而后徐徐睁开双眼。
“小月?”萧西凝着忧切的双眸蓦地放大在眼前,“做梦了?”
宋离轻眨眨眼,许久后才从梦中清醒,轻声应他:“无事。”
她松开紧攥在 手中的衣袖,挑起车帘瞧看向窗外:“到哪里了?”
萧西轻轻揩拭她濡湿的眼角,确认她心绪无异,才顺着她的目光看向窗外,轻道:“小月,我们到了。”
宋离呼吸一滞。
依稀仍忆昔日京城,郁巍巍雕梁画栋,齐臻臻碧瓦朱甍,十年光阴如流水,如今相逢已不识。
她收回目光,一把握住萧西的手:“要马上回宫?”
颍江水畔,为躲过吴子昱的明枪暗箭,萧西将自己暴露于万众瞩目之下。
如他所料,回京之路自此顺风顺水,各州府就差亲自将人护送回京。
随之而来的后果便是,“天下谁人不识君”?
京兆尹迎他入城,齐将军已在迎驾的路上,他需在一盏茶内变回“气息奄奄,大病初愈”。
萧西轻握住她的手,摇摇头道:“不差这一时半刻,我们走南门,过玄青河。”
萧宅和宋宅皆在玄青河上游,如是便可寻无人处让宋离先下车。
宋离轻轻颔首,贴在他耳边道:“陆青云他们?”
萧西掀开帘子眺望遥处,回她道:“小五脚程快,现下应已入大理寺。”
“那小四?”
“他二人随我回宫,老二老三随你调遣。”
久不闻应答,萧西蓦地垂下眸光:“怎么了?”
宋离与他十指紧扣,沉吟许久,才仰起头道:“何时能出宫?如何才能知晓你安危?”
萧西将青丝绕指尖,思忖片刻,轻拥住她道:“若他不起疑,’静养’几日后,应当就能和以往那般随意出宫。”
宋离轻眨一下眼:“流连风月不知归?”
萧西一怔,随即眯起双眼,嘴角噙着笑道:“南州偏狭地,姑娘的消息倒是灵通。还听说什么了?”
“还有,”宋离假意吃味,掰着指头细数,“殿下夜宿怜香坊,花魁名妓无人不识。殿下……呜——”
宋离偏过头看,却见对方眉眼下弯,笑着抵向她额头:“哪里听来这么些胡话?”
宋离“扑哧”笑出声。
玩笑过后,离情又上心头。
眼见玄青河已在眼前,她敛目细思片刻,又从袖中掏出一物,双手递到萧西面前。
“这是?”
那是个针脚细密的锦囊,两株兰草纤巧若真,分明南绣无疑。
宋离垂目看向那锦囊,轻道:“说是能在紧要时护我周全,交由你或许更有用处。”
萧西会意,接过锦囊,小心翼翼取出书信。
信上是个意料之外的名字。
看清纸上名姓,萧西两人蓦地睁大双眼,又忍不住面面相觑。
不出片刻,宋离拢起纸宣,一口吞了下去。
车里唯余晴丝袅袅,清风漾漾。
**
“宋姑娘?”
宋离正伫立河畔,举目眺望暮色覆笼下的巍巍宫城,忽听身后有人唤她。
她回身一看,见是位容颜清俊的青年站在身后不远处,正朝她倾身行礼。他身着竹月色长衫,姿容清雅且出尘,倒似与着碌碌纷扰的玄青河格格不入。
“明桦见过宋姑娘。”
宋离立时敛袂回礼:“见过明二哥。”
明桦凤目微凝,而后不动声色撇开目光,指着某条巷子道:“姑娘这边请。”
宋离提起包袱,轻轻颔首:“有劳明二哥。”
明桦抬眸瞥过她肩头,不置可否。
“就是这儿。”行出不多时,他蓦地停下脚步,指着身后道,“姑娘看看可还满意?”
宋离抬眸扫向他身后,从门楣便可瞧出,这是个上了年岁的老宅,不知历过几多风雨,见过几多峥嵘,今日之门廊已显颓唐。
扫过“宋宅”二字,宋离的眸光蓦地一颤。那两字分明萧西亲笔,却有意模仿宋公笔墨。用心几多,无需言表。
“明公子,”宋离正端看,忽听“吱呀”一声响,边门被人拉开,一慈眉善目的长者躬身走了出来。
看见宋离,他立时倾身拱手:“宋姑娘到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