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瑜一生无妻无子,前半生太子,后半生宋离已倾尽心血。如今听宋离泣别,他心生不忍,转身平复许久,才徐徐上前,搀她起身的同时,从袖中掏出一物递到她手上。
“这锦囊你且收好。实在无解时再打开,或可助你们一次。”
宋离睫羽轻颤,刚将锦囊收起,贺瑜大手一挥,转过身道:“且快些走。萧家那小子有其父之风,当是良人难得。此去京城多风雨,切切珍重,切切珍重。”
满室春光如前。十载光阴历历在目,宋离抬眸望向春光浮掠处的落寞身影,攥紧手中锦囊,清泪几欲盈眶。
*
杨柳风,杏吹雪,十里长亭离人愁。
“齐将军,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会。南州诸事,有劳将军看顾。”
萧西与齐安淮并肩立于长亭外,飒飒如同松柏迎风。
“殿下放心。”齐安淮躬身作揖,正色道,“应大人已在路上,桑苗也已至田埂,诸事皆如殿下安排。”
春风吹拂杨柳岸,萧西的嘱托细散在风中:“若有急事需南琉国相助,去寻阿原,他或有法子帮衬一二。”
齐安淮眸光一怔,随即垂眸看向脚下,思量片刻,沉声道:“殿下莫忧,我与南琉虽无来往,却也不曾互相干扰,南州不至成患。”
“此前在宫中偶遇齐大统领,”萧西的目光落入虚空,似乎只是心之所至,随口提起,“常听大统领说起,兵不动则怠……小齐将军,南州虽安,安南军亦不可懈惰……”
春风绕长亭,旌旗烈烈如君心。
齐安淮静默许久,忽地倾身抱拳,沉声道:“安南军唯殿下是从。”
萧西不动声色,状若无意瞥过左右,又道:“黎白几人虽有敢勇,却无甚章法。齐将军若得空,帮忙多提点几句才好。”
“长亭乡勇高义。”齐安淮郑重颔首,“理当如此。”
燕栖长亭,依依待离人。
萧西正举目望向长亭另侧,忽见齐安淮复又抱拳行礼,神色极是郑重。
“将军何意?”
“殿下,”齐安淮蓦然起身,“恕安淮僭越,有句话不得不说。”
眼角余光处轻掠过一抹翩婉身影,萧西若有所悟:“齐兄但说无妨。”
齐安淮转过身,目光随即逐宋离而去。
百花齐放争春艳,空谷幽兰独轻尘。离妹妹终究不同于旁人。
“……宋姑娘虽无血亲,却有家人。”他徐徐开口。
萧西亦顺着他的目光抬起头。亭下莺歌燕语熙熙如市,唯她绝世独立皎皎出尘。
风里传来齐安淮的声音:“宋姑娘不只是我邻家小妹,亦同我齐家贵女。若有一日小妹受屈,长兄责无旁贷。”
萧西眸光忽颤。
齐家儿郎多君子,担得起金戈铁马重,承得起情义两全难。
他郑重颔首:“得长兄如此,是宋离之福。得将军如此,是南州百姓之福。”
第三十四章
“驾——”
长鞭扬虹,赤影一马当先,踏雪紧随其后。
出城队伍算不得太过浩荡,却也有轻尘十里相逐。
“哥,爷这回怎么带了这么多人回京?”小五赶上小四,与他并肩同骑。
萧西素来不喜排场,来南州的一路不曾惊扰旁人,三人三骑将随行侍从远远甩在身后。
如今两月不到,回程的队伍较来时翻倍不止。更有甚者,素来爱马的二殿下竟躲进车里,已半个时辰没有露面。
爱驹青骊绕着马车打转,时不时嘶鸣一声,似是百无聊赖。
小四顺着他的目光向后看,摇摇头道:“上京路遥,多带些人总是妥当些。”
春风掀起车帘一角,袅袅茶香四溢,掩住盎然春意芙蓉面。
“离家万里,可有不舍?”萧西一边倒茶,一边看向举目遥望的宋离。
遥处青山如画,绿水如绸,蜂围蝶舞正闹春。
宋离轻放下车帘,抬眸接住他蓦然投来的目光:“西凉黄沙万里,京城十丈红尘,孰美?”
萧西眼角弯敛,眸中浮出释然之色。他二人别无二致,身无故土,心有归处。
他将七分满的茶杯递给宋离手上,敛袂坐到她身侧,指尖掠起青丝一缕,落在她眸间的目光盈盈如秋水。
“方才在长亭,”宋离将茶水一饮而尽,仰起脸看他,“我见黎大哥走时面有忧色,他寻你何事?”
萧西动作一顿。
车马嚣嚣忽而恼人,他松开指尖青丝,蹙眉看向窗外,摇头道:“不是什么大事,回京后再作打算不迟。”
宋离看他半晌,倾身放下茶盏的同时,神态自若道:“齐物庄可能支应?”
萧西又是一怔,不多时又舒展眉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