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西抬眼看她,不置可否。
宋离轻蹙起秀眉,又道:“那几名孩童的身上长了一模一样的疹子,问过几位母亲,吃穿用度无有相似,只一处相同。”
萧西举目望向洪水漫过的村舍,接过话头:“都住在此处?”
宋离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平静如初的华琉河,点点头道:“若是越靠近堰口,症状越严重,想来问题的根源便在此处。”
萧西黯淡的眸光里映入泱泱长河东逝水。直至初日升过柳梢,晴丝袅袅荡漾,他才收起火折子,转头朝向宋离:“走吧。”
春水照影成双。
天光大亮时,中军帐重又出现在两人面前。
第十八章
“爷?宋姑娘?怎么从外头回来?又去采药了?”
中军帐前,小五伸长了脖子朝他两人身后张望。
小四轻啧一声,忍不住回身瞪他。莫不是因为听力太好,才让他的眼力见短缺至此?
“爷,我们去取姜汤。”他大跨一步拦在小五身前,抱拳行了一礼,不等萧西应声,又立时拎起“小鸡仔”的衣领转身离去。
“姜汤?小四,欸,欸,明松!”小五一个趔趄,随即转过身,张牙舞爪扑到他哥身上,“走这么快作甚?”
小四步子不停,一边朝炊烟袅袅处走,一边道:“没瞧见爷和宋姑娘身上都湿了?怕是落了水又吹了风,可别着凉才好。”
“落水?”小五忍不住回头望,“怎会无缘无故落水?”
小四蓦然停住脚步,举目望向缓缓流淌的华琉河水,轻轻叹出声:“这华琉河的水,可真深啊……”
*
“大人预备如何处置这火折子?”
营帐内,萧西将替换衣物交给宋离,正要转身离去,忽听宋离轻声开口。
他步子一顿,转头看向错落光影里的人:“姑娘希望在下如何处置?”
宋离撇开视线,盯着帐帘缝隙里漏进的一线光亮出了会神,才道:“民女僭越,还望大人莫怪。”
萧西转过身:“但说无妨。”
“昨日听小四提起,说李大人一直推病不出,巡抚大人又远道而来,只凭半截火折子,怕不能定罪,反而打草惊蛇。”
萧西的柳叶眼斜眯成一线,看了她好一会,忽地扬起唇角:“姑娘是在担心在下?”
不等对方应声,他扬起手里的衣物挂在肩头,一边掀开帘帐,一边背对着她挥挥手:“莫怕,京都十载且无恙,落霞十日能奈我何?”
一寸天光斜照进帐帘,外头春日昭昭,晴丝袅袅。
这般从容姿态,才似传闻里的二殿下。
直至那抹修颀身影融于万丈天光,宋离才抱紧怀里的衣物,转身朝里走去。
不多时,小四和小五端着姜汤去而复返。
掀帘而入时,萧西已换过衣物,正端坐案前提笔丹青。宋离捧着书卷坐在书案另侧,时不时抬眸轻扫。
“咳咳——”小四放下姜汤,轻轻咳了一声,“爷,宋姑娘。”
“来了?”萧西放下狼毫,朝 他两人轻一颔首,“说说看,查到什么了?”
这是无需回避宋姑娘的意思?
小四微微一怔,很快敛下眉眼,沉声道:“爷,落霞城的《地方志》中记载,三年前朝廷派来修筑堤坝之人是工部主事杜洵,西州安隐村人。此人自小才名远扬,是丰庆五年的探花。齐物……”他忽地一顿,抬眼觑看萧西,见他神色不变,才又道,“齐物庄的消息说,此人性情稳重,无有巨细,事必躬亲。若落霞堤坝是杜大人监造,以次充好的可能性极低。”
“爷,大哥的消息不会有误。会不会是周大人多虑了?”小五上前一步,接话道,“河堤决口或许只是因为昨夜的惊雷暴雨?”
萧西稍作思忖,忽然转向宋离道:“小五口中的大哥唤作明柳,是齐物庄的庄主。”
小五两人齐齐一怔。
不刻意隐瞒是一回事,主动告知则是另一回事。
二皇子不受帝宠非宫闱秘闻,在宫外置些产业也不算忤逆,只是举国上下,除他五人外,再无旁人知晓那始于西凉,遍及大江南北的齐物庄是二皇子之物。更无人知晓,齐物庄三十八家分号,书画玉石皆是表象,传书递秘才是本职。
相较于小四小五,宋离的惊诧则略有不同。
明、柳。
她怎会听不出话中意?
玄青河畔杨柳岸,昔年明月曾笑言,若非生在帝王家,定要在静街开间玉石铺子,得璟玉满室,赏金玉满堂。
“小四小五,看这个。”
萧西面色如常,好似彼时“惊雷”只是随口一提。小四小五面面相觑时,他已掏出那半截火折子,招招手示意两人近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