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金玉其外 > 重生txt(56)

重生txt(56)(1 / 2)

说罢,他快步向前,朝裴嫣张开双臂。

裴嫣下意识半蹲着身子,将小小的儿子搂入怀中。那一瞬,她感觉自己心中长久以来的某个空缺瞬间被填满了,胸口暖暖的,几乎要将她整个儿融化在这个温暖而又陌生的怀抱中。

李思像个小大人似的,伸手拍了拍裴嫣的后背,奶声说:漂亮的道长,请您一定要保佑姑姑姑父、爹爹和皇爷爷一生平安!

裴嫣闭着眼,眼角隐隐有泪渍闪烁。她将下巴搁在他稚嫩的肩头,轻轻说了声:好。

怀抱一触即分,李思又哒哒哒地跑回李心玉身边,躲在她宽大的袖子后,似乎有些不太好意思。

裴嫣飞速擦了擦眼角,整理好神色站起身,依旧是那个青衣翻飞的端庄女道士。

她端着佛尘,面色沉静地翻身上马,对裴漠和李心玉颔首道:多谢。

然后一扬马鞭,踏万水千山而去。

四年后的某日某夜,皇帝李常年在甜美的睡梦中闭上了眼,并且,再也未醒来。

他走得很安详,没有疾病,没有痛苦,去了另一个世界找寻他最心爱的女人。

连太医都说:以皇上的身子能多撑这么多年,已是奇迹中的奇迹了。

皇帝溘然长逝,长安城郊某座山间古刹里传来雄浑的钟声,不知是何人为皇帝默哀,钟声足足响了一天一夜。

而朝野中,百官遵循李常年生前所写的遗诏,立年仅七岁的幼主李思为新君,萧国公重掌军权,于新君有教养之恩的李心玉则被尊为辅国大长公主。

而这一年,李心玉才二十四岁,成了本朝开国以来最年轻的、也是独一无二的辅国大长公主。

新帝李思即位,改年号为景元。李心玉依旧教他习文,裴漠教他练武,姑侄关系和谐亲近,李思也十分上进,年纪轻轻便已文武双全,决断干脆,若有实在棘手的大案件,必先请示姑姑、姑父再做决定。

按理说,萧国公府权势显赫,在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应该备受推崇才对,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当朝中实权落在一对夫妻的手中,并且辅国的还是个年轻的女人时,总是非议要大过尊敬的。

王太傅死后,朝中更新换代很快,已没有多少人记住当年轰动一时的毒丹药案件是谁侦破,也没有人记得韦氏逆贼是依靠谁的布谋才伏法,更没有人记得以一人之力退突厥强敌的那位少年将军是谁朝臣们所看到的,是牝鸡司晨,是权倾朝野。

于是,以琅琊王李砚白为代表的清君侧集团,开始蠢蠢欲动。

景元二年,李心玉下朝回府,忽然对裴漠道:你有没有发现,阿远不像儿时那般听话了?有时候他做错了事,我们帮他指出来,他却觉得是驳了他的面子。

他一向早熟,如今长大了,更有主见,我们的话不一定合他的心意。裴漠抱着她坐在院中的秋千上,温柔地吻着她的鬓角,沉声道:殿下不必太过担忧。

若真是他的主见,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裴漠,阿远正是年幼且叛逆的时候,既向往海阔天高的自由,又不得不依赖于别人的意见,我担心他会被奸人挑拨利用。

这么多年过去,李心玉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天真单纯的少女,举手投足都透着饱经风波的沉静淡然。她叹了一声,有些委屈地说道,裴漠,你知道他们背地里是怎么说咱们的么?

她指了指自己,道:我是女祸。又指了指裴漠,你是佞臣。

更可恶的是,李砚白这厮趁机挑拨,鼓动李思收回裴漠的所有军权,大削萧国公和大长公主的实力。

闻言,裴漠拧起修长的眉毛,殿下,他们出言中伤,是因为他们害怕我们,因为你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要聪明,而我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强大。若你在朝中过得不快活,那我陪着你罢朝。

罢朝?李心玉微微睁大眼,随即噗嗤一声笑道,可以么?

为何不可以?我舍不得殿下受委屈。裴漠嘴角一勾,扬起英俊的下巴道,他们敢欺负你,便让他们尝一尝群龙无首的滋味,也不枉我这佞臣的名号。

李心玉想了想,觉得也在理,也好。我都好多年没有休息过了,若不是为了哥哥和父皇,我才懒得涉足朝政。为了阿远,我们可是连自己的孩子都放弃了。

原来,当年李常年年迈之际,就有了要提拔李心玉辅国的心思,但朝中上下皆是坚决反对,毕竟李心玉只是一介女流,如何能将辅佐幼主的权利交到一个女人的手里?万一萧国公和襄阳公主生了儿子,公主要废去幼帝,扶自己的儿子登基呢?

到那时,天下不就大乱了么!

此事争论了许久,最后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协议:若是李常年命数不长,等不到李思长大成人便离世,襄阳公主可以辅政,但必须立下誓言,辅政期间不得有孕生子,一旦有孕,需交出所有实权退出朝局。

为此,李心玉成亲多年,一直遵守诺言未有身孕,将李思当成自己的儿子教养,却未料换来的是男人们的口诛笔伐。

她越想越委屈,于是,夫妻俩果然任性地罢朝了。

罢朝第一日,群臣欢呼,恭喜小皇帝的春天要来了!

罢朝第七日,群臣开始苦恼,没有人监管震慑,朝中乱成一锅粥。

罢朝第十五日,小皇帝焦头烂额,更可怕的是,突厥人欺负他年幼,领兵一路南下杀到了黄河沿线。

罢朝一月整,小皇帝率领重臣灰溜溜地去萧国公府拜访,恳求萧国公和辅国大长公主重回朝堂主持大局。

姑姑,姑父,朕错了。十岁的小皇帝抹着眼泪,带着鼻音哭道,朕不该听信外臣谗言,而对一手养大我的亲近之人心生嫌隙,任由流言做大,伤了姑姑和姑父的心。

他垂着头,像是个做错事被夫子教训的学生。

这爱哭的性子倒是随了他爹,李心玉心中一软,朝李思招招手,阿远,你过来。

李思绞着袖子,老老实实地走了过去。虽然他只有十岁,却已是生得高而结实,已然是个芝兰玉树的少年郎。

在朝臣震惊的目光中,李心玉伸手捏住李思的腮帮,直到将他白净的脸拉扯变形了,方盈盈笑道:你可知道生而为君,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李思被她拧着脸,连动都不敢动一下,含糊道:是治国之道。

错了,是心。为君者,需一颗心怀天下的大爱之心,更需一颗明辨忠奸的清明之心。

李心玉松了手,指腹在李思被捏红的脸颊处轻轻抚了抚,方徐徐道,朝局如棋,有黑有白,有忠有恶,你要用自己的心去辨别,万不可人云亦云被流言左右。你是本宫一手带大的,本宫若有心图谋你的皇位,又何须留到现在动手?早该在你还是个弃儿的时候就了结你啦。

听到这番大逆不道的话,屋外跪着的朝臣又是集体倒吸一口凉气。

可,无人敢反驳她。

李思垂首,打了个哭嗝,歉疚道:姑姑教训得是。

李心玉又问:那,那些挑拨离间的小人,该作何处理?

李思擦了擦眼泪道:朕已加封琅琊王为亲王,却收了他的兵权,明升暗降,从此他应该翻不出什么风浪来了。

听到此,李心玉露出震惊的神色。

她没想到自家侄子做事竟是这般雷厉风行!以明升暗降的手段直接收了李砚白的兵权,偏生李砚白吃了闷亏还要对小皇帝感恩戴德。

啊呀呀,我家侄儿不得了啊!

李心玉这才心满意足了,对一旁沉默的裴漠道:好啦,看在阿远诚心悔过的份上,夫君便领兵北上,灭了突厥的阿史那合罢。

同年四月,萧国公裴漠领兵北伐,不仅收复失地,更是以势如破竹的气势一路北上,直接打到了突厥人的阿尔泰山,斩了南犯将领阿史那合的首级。

七月,突厥人战败受降,带着三千牛羊、三千骏马递了降书,老老实实地退回阿尔泰山以西。

这场让朝臣人人自危的战事,在萧国公手里只用了不到三个月便终结。一时间,朝臣看着他的眼神除了尊敬之外,还有着微微的惧意。

这天,天高云淡,长安城外的山路上来了一位白袍僧人。

这位僧人约莫而立之年,五官清秀,周身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贵气,正是跟随方丈下山讲论佛法的空无大师。

说来也巧,羊肠小道的山路上,迎面走来了一位牵着瘦马游历山水的女道人。

最新小说: 高门贵女日常(穿书) 她声动我心 被海盗掳走之后[未来] 男主成了我夫郎[女尊] 捡到一只将军[古穿今] 高岭之花 不乖 漂亮作精在年代文躺赢 诱她降落 日抛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