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问他:“爹爹知道这桩事吗?当日,我拜托娴姐姐将步摇一事告诉爹爹,爹爹他……”
“赵大人知道了。”他带有一丝笑意地回答,“这可害惨了我,你爹爹以为我是我哥哥,在外面胡乱招蜂引蝶,才招惹来了这麽一桩祸事。”
“偏偏这段时日你身子不好,赵大人不知想到了何处,看我的眼神像在看一个负心汉,虽然不敢明着摆脸色,暗地里却没少给我软钉子吃。”
“多亏了我不是我t哥哥,要不然,以他那个性子,岂能忍受别人的不敬?”
“什麽?”觅瑜有些紧张地擡起头,“我爹他——”
“不过也说不準。”他打断她的话,“我哥哥这麽喜欢你,想来会爱屋及乌,敬重你的父亲。”
“真的?”
“你可以回想一下,他从前对待令尊的态度,是否有礼有节。”
觅瑜顺着他的话想了想,略略放了点心,盛瞻和在面对她的爹娘时,态度的确十分恭敬,更何况他现在是盛隆和,自然更加不会在意这种事情。
就是没想到她的爹爹会这麽大胆,她还以为,在爹爹心里,她这个嫁出去的女儿,已经成了泼出去的水,原来爹爹还是很心疼她的。
说来,她也有一段时日没见爹爹和兄长了,虽然不算太久,可她在这些天里经历了太多事情,心神疲惫,真的很想回娘家见亲人一面。
“殿下。”她道,“瑜儿身体已经大好,可以出去走动。不知殿下可否带瑜儿回门,探亲一趟?”
“当然。”盛隆和满口答应,“你想什麽时候去都可以。”
她立时雀跃起来,仰起头看向他,嫣然笑道:“多谢殿下!”
他笑着回看她,深邃的眸子里映出一缕光芒,直看得她心湖蕩开涟漪。
如果他是盛瞻和,这时候的她早已抛下矜持,吻了上去,可惜他不是,他什麽动作也没有,只是抱着她,含笑看她,让她也只能维持原样。
为了转移注意力,她把话题重新回到案子上:“依殿下之言,澜庄公主遇害完全是无妄之灾,那麽汝南郡王又是怎麽回事?为何会同案子扯上关系?”
盛隆和道:“一半的原因是他倒霉,正好撞上这桩事,另外一半原因麽……”
他露出一个有些微妙的笑:“就要问你了。”
觅瑜一怔:“问我?”
他含笑道:“不错。”
她的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问我做什麽?”
盛隆和道:“自然是因为我们赵姑娘仙容玉貌,惹得汝南郡王念念不忘,这才于深夜买醉,在酒意醺醺中看花了眼,误以为公主是佳人,追了上去。”
不好的预感应验了。
觅瑜讪讪一笑,道:“殿下莫要说玩笑话,瑜儿与郡王不甚相熟,且各自男婚女嫁,怎麽就扯上了关系?”
“你是与他不相熟,可他未必与你不相熟。”他好整以暇地回答,松开搂着她腰肢的手,挑起她的下巴,做出一派端详之态。
“瞧瞧你这张脸,明眸皓齿,梳云掠月,生得如斯美貌,可不叫人动心,叫人难忘?便是我看着——”
他凑近她,温热的气息与她交缠,拂过她的娇唇。
他低笑着道:“……也想一亲芳泽呢。”
觅瑜的脸颊一阵发烫。
她在心中不忿地想,说得这麽放纵,有本事真的亲下来啊。每次都是这样,撩拨她,又不真的冒犯她,他到底是怎麽想的?
莫非他当真拿她当嫂嫂看待?可他对她搂搂抱抱,举止之间毫无顾忌,全然不似正常叔嫂相处的模样。
还是说,他只想占她便宜,不愿意负责?那也不应该只占一半就停下来呀……
第九十二章
觅瑜从前觉得, 盛瞻和城府深沉,盛隆和心如昭彰,二者虽为一体,却似有双魂, 性情迥异。
现在她不这麽想了, 她觉得他们不愧是同一人, 哪怕外在表现出来的不同, 内里也仍然是一样的。
都心思複杂, 令人难以揣摩。
“殿下……”她微红着脸,轻声应语,“殿下莫要促狭瑜儿……”
又一粒剥好的葡萄塞入了她的口中, 触碰她的唇舌, 冰凉, 柔软, 沾染着属于他的气息, 溢出酸甜可口的汁水。
盛隆和直起身, 与她拉开一点距离, 含笑看着她,道:“我可没有在促狭, 我说的是实话, 他就是那样回答的。”
觅瑜用丝帕捂着嘴, 秀气地将果肉咽下。
“回答?……郡王吗?”
他应了一声:“晏颐祥询问他为何醉倒在西市街头,他回答, 是因为在酒楼遇见了你和我哥哥,见你们情深意笃, 心中大感伤怀,遂借酒浇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