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
“那……太子殿下去了何处?”
“长安府?还是大理寺?总之是去办他的事了。”
……
就这样一问一答,觅瑜总算有所了解,当他身为盛瞻和或者盛隆和时,是怎麽处理两个身份的矛盾之处的。
答案很简单,臆想。
臆想不存在的事情或经过,让一切变得合理。
比如,从前往刑部查案到遭遇袭击,明明都是盛瞻和的经历,但在盛隆和的口中,却成了他的,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也变了。
如果仅仅听他的讲述,会发现一切逻辑都很通顺,没什麽奇怪的地方。
当觅瑜询问他在太乙宫中是如何清修的时,他也能有板有眼地讲出几件细节的事,听起来完全不像在胡编乱造。
如果不是知道真相,她都要以为,他们是真真正正的一对兄弟了。
她甚至问了一句:“殿下在见到太子殿下时,可曾注意他气色如何?”
得到他的如下回答:“还行吧,和从前一样,喜怒不形于色,就是看起来有点心事,好像在牵挂着什麽人。”
说到这里,他像是意识到什麽,笑了笑,看着她道:“想来那个人就是嫂嫂。听闻嫂嫂前些日子身体不适,不知近来可好些了?”
觅瑜也跟着勉强露出一个笑,答道:“尚好……没什麽大碍。”
盛隆和道:“可我看,兄长很关心你,不像没有大碍的模样,你真的没事?”
他凝视着她的目光半含认真,有那麽一瞬间,觅瑜还以为是盛瞻和在看她,心湖漾出一汪柔软,但很快,这股柔软就变成了酸涩。
“我真的没事。”她垂眸避开他的目光,再与他对视下去,她害怕自己会盈出眼泪。
“若他关心我……”她低声喃喃,“便早日回来看我吧……”
盛隆和似乎觉得她这话有些莫名其妙,道:“他自然会回来的。”
觅瑜默然暗想,他当然会回来,她也相信他会回来。
她只是希望他能回来得早一点,再早一点……
……
太子遇刺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宫里。
皇后匆忙赶来,查看情况。
彼时,觅瑜还在书房中,陪着盛隆和,等待他不知道何时回来的兄长,她的夫君。
听闻宫侍禀报,她一时大感手足无措,心慌意乱。
盛隆和不能理解她的反应:“虽说消息有误,把我受伤的事情传为了兄长受伤,劳动母后前来,但也没有什麽,你同母后解释清楚就行。”
问题就在于这里!
消息根本没有差误,盛瞻和的确遇了刺,甚至因此受了重伤,臆症突发,变成了盛隆和。可她该怎麽同他解释?
还有皇后殿下,知道他变成盛隆和了吗t?还是只听闻了他遇刺的消息?如果仅仅知道后者,到时她要怎麽向长辈解释?
觅瑜焦急不已,坐立不安。
偏生她还不能逗留在书房里,皇后驾临,她身为太子妃,必须前去迎接,包括盛隆和也要去,不论他此刻的身份是太子还是奇王。
她咬着唇,蹙眉看向盛隆和:“可是——你——”
盛隆和道:“我什麽?”
“母后——”
“哦。”他有些明白了,道,“我自然也要去。我常年离京,好不容易回趟长安,本该在第一时间进宫拜见母后,不想有事耽搁了。”
“这会儿母后过来,虽然不是来看我的,但想来不会介意多看一个儿子,还能让她安心,知道不是我哥哥受了伤。”
觅瑜心道,这可不一定,若是让皇后得知长子臆症突发,变成了次子,怕是不仅安不下心,还会格外忧心。
但不管怎麽说,皇后都是必须要见的,容不得他们逃避。
所以最终,觅瑜和盛隆和一道去了前厅,恭迎皇后。
皇后的阵仗不大,只带着管事姑姑、贴身宫女并之前告退的邹敬临,所着宫装也很家常,看样子是在长春殿里一听闻消息,就即刻赶来的。
面对皇后,盛隆和下摆一撩,单膝跪地,行礼问安:“孩儿见过母后,母后万安。”
全套举动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端的是干脆利落,潇洒有劲。
却让觅瑜看得一呆,迟疑了原本要跟着他行的礼。
因为盛瞻和是不会这麽行礼的,或者说,不会行得这般洒脱不羁。
皇后自然也察觉出了不同,惊疑不定地唤道:“……隆儿?”
盛隆和擡起头,露出一张笑脸:“看来母后还没有忘记孩儿。”
第七十五章
皇后神情一震, 声线有些颤抖:“真的是你……隆儿?”
盛隆和略带迷惑地回答:“自然是我。母后不认得孩儿了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