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驰。反正坐骑必须在风陵关卖掉,不需顾忌脚力了。
官道前一段傍着大河南行,已届秋汛期的大河,河水滚滚南下,奔腾澎湃,声势骇人。
他之所以要快马加鞭急赶,便是要在秋讯到达前渡过大河。
大河每年要涨四次水,称为四汛。最可怕的是立秋前后的伏汛和立秋至霜降期间的秋
汛,汛到时,商旅无法过河,渡船全部停航。
伏讯的洪峰已过,秋汛将至,这几天正是过河的好时光,拖上几天,秋汛光临,他就无
法及时赶到庐州府啦!
奔驰了三十余里,到达富首山的西麓。这时,官道中似乎只有他一个人,南下的客旅没
有他快,北上的商旅尚未到达,富首山是蒲州与风陵关的中心点,所以只有他一个人赶路。
这一带地方不太安静,盘据在中条山的好汉,经常突然出现收买路钱,甚至杀人越货。
他身上带了数百两金银,倒不是怕强盗们收买路钱,只怕耽误行程,已经是七月杪,耽误不
得。
官道左是富首山,右是浊浪汹涌的大河。富首山岗陵起伏,林本葱笼,不时可以看到无
人祭扫的荒冢,令人觉得阴森森地。
越过一座山脚,眼前出现一座山坳中的平坡,有一条小径通向山林深处,似是樵径。岔
路口,一株粗如水桶的巨树横倒在路上,阻断了官道。
他心中一呆,徐徐勒缰,缓缓接近,正想越野而过,路旁人影一闪,窜出一个穿青劲装
的大汉,哈哈狂笑道:“三东主.才来呀?”
他莫名其妙,讶然问:“夏某与兄台素昧……”
“三东主,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不认识我三眼鳖,我却认识你三东主。你也是贵人多忘
事,绵西渡口一别月余,阁下就忘了咱们……”
“你……你是砥柱山的……”
“我姓唐,绰号是三眼鳖,是负责三门水道买卖的首领。”
三门水道,也就是三门峡,砥柱山共有六座峰,分峙大河中流,河水分道而过,形成危
险的水道。六峰的排列是北二,中一,南三,中峰的上游还有几座孤石,统称为三门。中间
称神门,北人南鬼,只有北面的人门可以通行舟揖.三门的全部宽度,仅有三十余丈,砥柱
山的水贼们,并不住在山中,却藏在北岸的山岭内。
安平心中暗暗叫苦,硬着头皮问:“是贵山主差唐见来拦截在下的么?”
“三东主言重了,唐某是奉命促驾的。”
“有何贵干”
三眼鳖用手向山坳一指,说:“两里地便是夷齐墓,敝山主正在那儿恭候大驾。”
“但……在下有事在身,急需赶回。”
三眼鳖的眉心长了一颗大黑痞,浓眉一锁,黑痣便像一个凸起的眼睛。怪眼一翻,冷笑
道:“三东主,难道嫌唐某的地位低请不动阁下么?”
安平见四野无人,胆气一壮,想赶快离开是非地,策马向侧绕,说:“在不下敢,唐兄
请勿误会,委实是有事在身,不克……”
三眼鳖火速拔出背上的分水钩,飞跃截出喝道:“慢走,下马!”
声出钩到,钩向马前蹄,安平的骑术十分高明,马儿折向冲出,避过一击。蹄声急骤,
已冲出官道……
三眼鳖并不追赶,狂笑道:“前面有二十把强弓,正等候阁下受箭。即使你逃得过箭
雨,也无法飞渡大河。你一个人死掉不要紧,整条渡船的人都得陪你会见龙王爷。”
安平心中一震,一咬牙,自语道:“如不在这儿和他们解决,必定不能平安渡河。是福
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不能逃避。”
他兜转马头,凛然地说:“请领路,阁下。”
三眼鳖哈哈狂笑,一面举步一面说:“请随我来,这才像话。”
夷齐墓在山场前面的山坡上,古柏苍松成林,两座古墓像两座小丘,占地极广,墓前似
乎并没有石人石马一类石像,也没有华表,仅有一座废圯的破屋,有一块石碑刻了几个业已
难以辨认的字,仅能分得出“伯”字和“叔”字而已。如果没有人指引,谁知道这是耻食周
粟饿死首阳山的贤君坟墓?
富首山也称首阳山,有人认为是两座山,因此硬将它分开。山南俗称山阳,所以前面的
便叫首阳山,它的别名还多着呢。其实,这两座古墓很难证实是伯夷叔齐的埋骨处,真正的
夷齐墓该在永平府,称为孤竹三冢。
远远地,便可从树林的空隙中看到墓前的草地四周,站着上百名贼人。最后端,是砥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