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俩人愿意去吗?愿意个鬼。我现在是太子近臣,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你让我去辅佐李世民?开什么玩笑。房玄龄皱眉道:“安抚山东的事情,东宫一直都是我在处理,我走了,山东不管了?”“没了你,山东就安抚不了吗?”李密反问道。杨铭淡淡道:“你们继续吵。”两人同时一愣,不说话了。古代士子,非常看重一个忠字,房、杜二人已经是太子的人了,只要杨铭不死,这两人就不存在改换门庭的事情,就算杨铭死了,人家也是会跟着杨瑞继续混,已经没有任何可能成为李世民的人。所以就算两人去岭南,杨铭也不会担心。李密那也是在杨玄感死后,才投靠的翟让,而且人家这个不叫改换门庭,他从投靠瓦岗军开始,就想着据为己有,李密是看不上翟让的。“岭南西道行台省,左右仆射都空着,你们谁下去了,干几年就可以回来,如果干的好,什么都好说,”杨铭环顾众人。他不打算点名,谁愿意去谁就去,毕竟他的东宫属官,都是他精挑细选的,每一个在历史上都不是吃素的,只要秉承东宫的意愿在下面施行政策,就可以了。明摆着许诺好处了,但是大家还是不乐意。跟着太子混的好好的,谁愿意跑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杨铭继续道:“五个人去。”主事令史乔淳已起身道:“臣愿意去。”乔淳已的爹乔钟葵,眼下在临汾郡已经干了好多年了,一点升官的希望都没有,所以对长子乔淳已寄予厚望,而介休乔氏呢,属实不上台面,靠着慢慢混,乔淳已几乎没有上升空间,所以去岭南对他来说,是一个机会。杨铭微笑点头:“岭南西道行台礼部尚书,是你的了。”“臣谢恩,”乔淳已揖手道。李世民写给杨铭的信,明说了希望杨铭自己安排,只要给我人就行,做什么官你说了算。废话!我是太子,皇帝不管你,那么也就是我说了算了。赵长文也起身道:“臣也愿意去。”这个人在历史上,算是个忠臣,杨广死后,在洛阳拥护越王杨侗称帝,与元文都、段达、王世充、皇甫无逸、卢楚、郭文懿辅佐幼主,号称七贵,后来被王世充杀了。他现在是典书坊的宣令舍人,非常有能力,出身天水赵氏。“还有谁呢?”杨铭看向众人,目光在房玄龄和杜如晦身上故意停留了一下,笑容狡黠。这俩人算是太子元从,早早就跟了杨铭,所以对杨铭是非常熟悉,他们知道太子的目光中,并没有让他们去的意思,不过是打趣而已。“那就我去吧,”顶替封德懿成为典书坊右庶子的王珪起身道。杨铭笑了笑:“你不能去,我有重用。”王珪本来还垂头丧气,觉得自己来得晚,在东宫吃不开,结果太子这么一说,顿时让他心花怒放。“那臣就不去了,”王珪笑呵呵道,他本来就不想去。而杨铭不让他去,是因为对方与李渊家里关系很近,来东宫的时间又短,比较容易成为李世民的人。半晌后,杨铭笑道:“既然都不愿意去,我直接点名了,李密、高表仁、韦福嗣,你们三个去。”李密一脸吃瘪的样子,低头不语,不过接下来,他又乐了。杨铭道:“李密为左仆射,高表仁右仆射,韦福嗣兵部尚书,赵长文吏部尚书,再加上乔淳已,正好五个人,你们下去该怎么做,要听门下坊和典书坊安排,眼下不着急走,把下去之后该做的事情捋顺了,再走。”五人齐声领命。李密,是绝对不会出问题的,而且可以帮着杨铭盯着李世民,以李世民眼下的心智,还不是李密的对手,毕竟年龄还太小,以后嘛,肯定是秒杀李密。高表仁是高颎的三子,娶了杨勇闺女的那个,人家的水平也是很高的,虽然有点虎父犬子,但人家这个父太虎了,才会显得他犬。他要是给杨玄感当儿子,那就不是虎父犬子了。至于韦福嗣,人家原本就是民部户部司侍郎,以前就在尚书省,当年因为和同样官职的堂弟韦义节去河北征调粮食,逼出了民乱,被杨广免职了。过了一两年,杨铭把他们兄弟俩都召进了东宫。这五个人一下去,李世民也就能欺负欺负乔淳已和赵长文,剩下仨,根本不尿他。第616章 刘皇叔的眼泪“这次是一个契机,可见有时候地方上闹乱子,也未必不是好事,”光化殿,杨茵绛用手撕下一块牛肉,放进嘴里嚼动着,朝下方的李密道:“玄邃做过陛下的千牛备身,若不是宇文述从中作梗,本该早担要职,这一次去岭南,就是个机会,虽是左仆射,然世民年轻,大事小事,还是你做主。”一旁的杨铭笑道:“不要小看世民,就凭人家以三千人就能骗取钦江城,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跟着郢回的时间又久,东宫下去的人,多少会给他点面子。”说罢,杨铭看向李密:“但是这面子,不能给多。”李密也边吃边点头道:“殿下放心,玄邃心里有分寸。”今天算是一场小宴会,李密等五人都被叫来了,他是杨茵绛的心腹,自然是由杨茵绛来嘱咐。杨茵绛继续道:“岭南这次推行政策,不容有失,再出岔子,将来更不好做,你们要心中有数,玄邃是首官,政务你要多扛一些,我给你配五十名奴婢,走的时候带上苁宜和绪林,知道为什么让你带她们吗?”杨苁宜是杨玄纵嫡女,李密正妻,和杨茵绛一样都有个草字头,李绪林是李密的儿子李嘉,字绪林,今年也四岁多了。李密点了点头:“知道,妻子在身边,玄邃便会有所顾忌,推行政策时尽量柔和。”其实就是让他们稳着点来,不要再逼反岭南了。杨茵绛点了点头:“最多三年,一定让你回来。”李密一愣,眼神看向杨铭,杨铭笑道:“太子妃答应你的事情,就等于是我答应的。”李密顿时大喜,忙不迭点头。杨铭吃着东西,朝众人道:“桂州地区桑田不少,但是每年产的桑麻,国家一点都没有看见,桑田是永业田,按制,每亩课种桑五十根以上,榆枣各十根以上,不种枣榆者,换种苎麻,三年种毕,那我就三年后,等着你们将桑麻送进国库。”李密等人赶忙点头道:“臣绝不敢辜负殿下厚望。”桑田,不是只种桑,是指树木一类的经济作物,看你土地情况适宜种什么,榆树主要是用来做家具,枣树是果树,苎麻就是亚麻衣服的主要材料,还可以造纸。经济作物有一定的生长周期,其中桑麻混合种植者最多,因为苎麻用蚕沙做肥料非常合适,蚕沙就是蚕的粪便。“岭南多奴婢,那么免除部曲奴婢授田及赋税,是否也在岭南推行呢?”韦福嗣道。眼下这个政策,各地一直都在续期,两年之后又两年,借口是国库亏空,实际上不亏空,也是会定为永久国策的。杨铭笑道:“当然要施行,你们这次下去,是要重新授田的,此间艰难可想而知,你是行台兵部尚书,可要谨慎一点,桂州地区改的好,广州也得跟着改,你们改不好,让人家看笑话不说,广州将来也无法推行,记住,宣传一定要到位,朝廷是给百姓授田来了,只要稳住当地部落百姓,那些大家族不难解决。”哪有这么简单啊?您这句话轻飘飘的,其实分量很重啊,韦福嗣叹息道:“对付世家大族,还得靠宁家和岑家,但又不能过于倚仗,得有军府啊,府兵制也是要落实的。”李密道:“从牂牁四郡迁徙过来的平民,大部分安置在郁林郡和始安郡,这里可以设置两座骠骑府,以迁徙百姓为主,再加上宁越郡的五千江淮军,其实足够镇抚桂州了。”高表仁也点头道:“宁家和岑家,眼下元气大伤,而且双方嫌隙颇深,分化这两家相互制衡,对我们也有好处,栽了这么大的跟头,短时间内,这两家不会再闹事了,其它部落皆不成气候,府兵足以镇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