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姒与晏离有同窗之谊,然同晏氏其他人并无深交,只是晏氏一族不涉党争,加之上回禁书案,也算是也承了容姒的情,以晏氏的行事作风当会帮容姒这一次。
只是容姒没想到,晏离会亲自去到渡口接应。
她落水前看到的火光并非幻觉,正是晏离带来的州府兵马。可以说,她们此次死里逃生,全靠晏离及时赶到。
此处便是关潼县县衙,容姒得知一行人皆无大碍,便放心在此间休养。听夏书回禀那些刺客无一生还,容姒便让晏离放出她在江上失蹤的消息,好暂时让幕后之人放下戒备。
“杜城属济州,济州知府却是韦氏门生。”朝中局势,晏离素来看得透彻,容姒这回也没有刻意瞒他,他想通其中关节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那回在太极殿,臣只觉得殿下与太子殿下的关系有些微妙,不想竟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经过这几日的休养,容姒的身子已无大碍,也能如常发声了,只是脖颈间的淤痕仍旧未消,看着青青紫紫的很是骇人。容姒索性日日裹着长巾,眼不见为净。
晏离每次见她,目光都忍不住落在那长巾之上,语中更沉几分:“待殿下平安归京,臣定会为殿下作证,将这几日发生的事如实上奏。”
容姒摇头:“怕是没什麽用,况且晏氏已然帮了我大忙,还是不要牵扯过深了。”
那日江上,官弛口口声声笃定容姒绝非司礼监中人已叫容姒起疑,便是韦氏在朝中根基深厚,司礼监的事也不可能一朝一夕便详尽得知。而唯一能给出确切答案的,只有深受父皇信任的掌印大监,杜有厓。
这叫容姒不得不怀疑,杜有厓是不是已然倒戈了韦氏,或者说,与韦氏达成了某种交易。
然容姒还未想明白,杜有厓为何会与韦氏合作,可无论是因为什麽,若此事为真,那麽对容姒,对父皇,甚至对整个大齐,都可能是灭顶之灾!
晏离微微垂眸,他想到了另一种可能,这几日一直压在心头,眼下见容姒目中微沉,终是开口道:“殿下有没有想过,还有一人也可能会叫殿下陷入危险境地?”
容姒擡眸,听晏离沉声道:“他能自由出入公主府,是殿下身边最亲近之人,可同时,他也是东宫臣属。”
“如果……”晏离顿了顿,低声道,“如果是他背叛了殿下,洩露了殿下行蹤呢?”
庭院一时寂寂,晏离看着容姒神色,有些难言的隐忧。然容姒沉默片刻,却是忽而道:“他不会。”
晏离微微一怔。
容姒似是笑了笑,又道了遍:“喻良臣虽不是君子,却也不会背叛于我。”
“我信他。”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重逢
晏离只觉得心头有什麽东西轻轻提起, 又悄无声息地缓缓坠下。
他喉间微滚,莫名的情绪洇在其中,开口时却音色如常, 未让眼前之人察觉分毫:“殿下如今, 待喻驸马似有不同。”
的确, 若是以前的容姒, 在梦中所见的细枝末节或许都会影响她的判断。她梦见喻良臣领叛军逼宫,故而对他生了杀意;梦见喻良臣金榜题名,便会想毁去他的仕途;如今梦见她与喻良臣和离,若换作以前的容姒也必定不会无动于衷。
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梦里梦外、前世今生都已天翻地覆。
她不再是梦中的容姒,喻良臣便也不再是梦中的喻良臣。
她愿意信他这一次。
容姒如是想,便也如是说。
晏离神色微顿, 再擡目时已是缓了眉眼,含笑道:“如此, 殿下信他, 我信殿下。”
***
容姒没有在关潼县久留,伤势恢複得差不多后便同晏离告辞,要北上与朝原郡的车驾彙合。
晏离不得擅离职守私出关潼县,便只能送容姒到城外。官道上仅有一家茶肆, 却也称不上热闹, 除了烧水的店家, 便只有一对夫妇带着个孩子, 还有零星几个过路的散客在此喝茶歇脚, 一片祥和宁静。
晏离便在这家茶肆中以茶代酒, 送别容姒。
“记得我离开上京之时还是殿……夫人来送, 如今便换我来送夫人,望夫人此行平安顺遂, 不遇风雨。”
容姒谢过,两厢茶碗一撞,碰出清脆一声。
晏离又从怀中摸出枚一指长宽的玉牌来,上面刻着晏家家徽,低声同容姒道:“这个是晏家嫡系才能佩戴的玉牌,夫人如今的处境艰险万分,若有需要晏氏一族相助的地方,持此玉牌便能得以便宜。”
此物太过贵重,容姒又非晏家人,拿这玉牌实在不妥,故而婉拒。
晏离目中微微一黯,却也不再坚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