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页(1 / 1)

('

这世上并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当初整饬军屯之前,兵部为了争取刑部的支持,让渡出了一部分权力。

按照当时兵部所拟章程,在军屯当中清查出有罪的文武官员,押回京师后,会交由刑部主审,由兵部,都察院协理。

但是现在看来,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刑部所做的,显然是超出了这个范畴。阑

当然,这中间原因复杂,并不能完全说是刑部的问题,最大的原因,其实还是天子给予了金濂特旨和王命旗牌,使得他可以行使超出刑部,兵部职权范围外的权力。

所以于谦说,非常之时,有非常手段。

这句话两层意思,其一是,兵部并不计较整饬军屯的过程当中,金濂是否侵夺兵部职权,或者说,是否违背了当初的约定有越权之举,至于其二,则是在说,这种情况,也仅限于非常之时,待得一切平息,自然要回归如常。

说白了,该是自己的部权,即便是于谦,也不会做出退让的。

六部之间,虽然看似权责分明,但是实际上,仍有很多重叠的职权,真正在朝局当中,能够争取到多少,往往就要看各部尚书的手段了。

面对这样的状况,金濂显然也早有预料,不紧不慢的把手放在扶手上,他笑着道。

“刑狱大案,自当悉陛下之命为准,这是正理,话说回来,此次我一次性罢黜这么多的将领,虽是为震慑诸军,但也的确有些思虑不周之处。”阑

“刑部案件繁多,人手不足,虽然这些将领罪行已明,但是诸多细节仍需核实,若要一一审理,的确力不从心,若非如今杜大人已然被调出京,大理寺卿仍旧空缺,我原本还想着,要寻大理寺来帮忙呢!”

“对了,算算日子,杜大人出京也有一段时日了,吏部这边,不知可有大理寺卿的人选?”

这话一出,在场的其他大臣,目光都有些闪烁。

金濂的这番话,看似是在感叹,但是实际上,却远没有那么简单。

按照典制,刑部的职权,应当覆盖审讯,查证,复核,判案定罪的全过程。

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当中,却远非如此。

虽然说,刑部有审讯,查证,判决之权,但是,天下各地刑案众多,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案件产生,所以,刑部不可能一一审理。阑

因此,对于各地的刑案,刑部主要负责对案情和用刑标准进行复核审查,无误则上呈天子,做最终的确定。

若有疑有误,则送大理寺,由大理寺重新调查取证,审讯判决,但是要清楚的一点是,刑部本身,也是有审讯,查案的权力的,只不过,这个权力实际上被长期的侵占和忽略了。

至于侵占和忽略之人,有两个,其一就是大理寺,或者其实这并不能称为侵占,说是职权重叠更为妥当。

因为刑部本身有审讯之权,但是,大理寺也有承旨审讯重大案件的权力,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这两个衙门会联合进行审讯。

当然,这并不是金濂在这个场景下,要表达的意思。

他想要表达的,恰恰是他没有说出来的,另一个机构,对于刑部职权的侵夺……

锦衣卫!阑

从涉及范围和影响上而言,案件有大案,有小案,但是无论是大案小案,都应属刑部管辖范畴。

可是事实却是,刑部只能管辖普通小民的刑案,凡是涉及到官员的案件,要么由各地御史接手,要么由锦衣卫接手。

御史也就罢了,毕竟在地方上的案子,刑部鞭长莫及,但是,就如现在一般,涉及到一些羁押回京审讯的官员,或者是官位品级较高的官员时,刑部同样插不上手。

因为这些案件,会由锦衣卫来处理!

这诸般原因,导致了刑部的职权长期缺失,在六部当中,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而且更让人郁闷的是,其他衙门的职权若有重叠,比如兵部和军府之间,吏部和内阁之间,还可相互一争。

但是刑部……压根想都别想!阑

归根结底,因为锦衣卫代表的是天子,刑部若想跟锦衣卫争权,无异于跟天子抢权。

所以,这便导致了,刑部虽然职权缺失,但是,无论是哪一位老大人来做这个刑部尚书,都没有想过,要拿回这些职权。

因为根本就不可能拿回来。

这一点,在场的老大人们都很清楚,正因为清楚,他们此刻的神色才会复杂。

于谦说,非常之时,行非常手段,所以,事情了结,一切当恢复如常。

而金濂给出的回应就是,恢复如常没有关系。

但是,如果全部恢复如常,那么,恢复的不仅仅是兵部和刑部,还有锦衣卫!阑

刑部此次在整饬军屯当中起到的作用,或者说金濂的严厉手段,背后其实是天子在默许。

甚至于,当初商议的时候,也是天子亲自出言,让刑部参与其中,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能够达成这种状况,有两个条件,一是这种大政推行,需要刑部的支持。

二是整饬军屯的过程当中,会牵涉到诸多文武大臣,如此大批量的审讯,锦衣卫忙不过来,也不能出这个风头。

所以,天子交给了刑部,并且给了金濂便宜之权,但是,这显然不是常态。

因此,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

第一,恢复如常,各衙门行各衙门之事,互不干涉,第二,帮助刑部,将特殊状态下拿回的职权巩固下来。阑

而这第二条路,难处就在于,刑部要收回的,不仅仅是锦衣卫侵夺的权力,还有兵部,乃至是吏部和都察院的一部分权力……

第1013章 钱钱钱

“启禀陛下,此次臣奉旨赴边境,主持整饬军屯一事,历时数月,共计清丈,收回军屯田土五万八千四十二顷有差,丈私垦田三万两千六百零四顷有差。”阑

“其中,私垦田后经官府核查,与军屯无涉,未经收归者一万一千五百顷,其余私垦田,均依朝廷章程予以赎买。”

“军屯田土中,各将领主动呈报,朝廷按例赎买者,计两万三千六十二顷,其余三万四千八十顷,因各将领及官员故意隐匿,故被朝廷强行收归,情节轻微者,朝廷已降旨斥责,有其他罪行,或故意对抗朝廷者,承陛下之命,已被革去官职,押回刑部大牢待审。”

“此番,共计收归军屯田土七万九千一百四十六顷有差,其中赎买所得,共计四万四千一百七十二顷,臣不才,向陛下复旨。”

文华殿中,朱祁钰坐在御座上,仔细的翻看着金濂递上来的奏疏,尽管对于这些数据,他都已经清楚,但是,此刻在看,朱祁钰的心中,还是忍不住涌起一阵欣喜。

金濂这个人,是很会做官的。

这一次,他在边境大刀阔斧,手段严苛,甚至于,京中有很多大臣都明里暗里的议论他越权,私自处理官员。

但是,只有朱祁钰知道,金濂谨慎的很。阑

他和于谦两个人,一南一北两头负责整饬军屯的推进,但是作风却完全不同。

于谦的行事风格也刚硬,但是,他刚硬中有分寸,对于地方的仕绅乃至宗室,始终控制着,在他们刚刚好能够容忍的限度范围内,不会闹起大事的程度,其火候把握,可谓炉火纯青。

但是,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先斩后奏,朱祁钰得到奏报消息的时候,往往于谦的事情已经办完了。

当然,这么说有些不恰当,因为于谦很少越权,所以他办事都在权限之内,自然也不会一一禀报,这也是大多数官员奉旨办差时的常态。

可是金濂就不一样,他在边境行事大开大合,但是,少人知道的是,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先快马送宫中请示。

打从任礼之事了结,金濂正式开始处理军屯一事后,他几乎是每日一封密奏送到宫里。

其内容就是,他查到了什么新的情况,其中牵涉到了哪些人,现在手里有什么证据,然后下一步他打算怎么处理,如果这些人不配合,他打算怎么办,写的详细之极。阑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