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开始邢敏没有反应过来,试图去救下鲁王,却直接被抓伤,之后个别臣子也有营救之举,但此时他们不是被咬死,就是变成了新的行尸。
鲁王心中越发绝望,他开始怨恨自己手下怎麽都是这些废物,连主子都救不了。他已经不再憎恨裴钰,反倒是希望他能赶快带人过来收拾残局。
这时候,谢灵妙的面孔从他心里一闪而过。鲁王手下的门客在之前都是一力撺掇,只有谢灵妙极力阻止鲁王的替代哭灵。
没想到这次居然被她料中,鲁王心中无限悔恨。他怎麽也没有想到,这报应来的也太快了吧。
只是大殿内乱作一团,人群吵嚷不休。尸毒蔓延极快,迅速直达心脉。
本就被行尸掠夺一切的鲁王,苦苦等候却始终没有盼来渴望的消息。
不,本王乃是先皇嫡子,太皇太后爱子,为当朝超品亲王,是皇室宗亲,身份尊贵,血脉不凡,怎麽会这麽荒唐的死去?
本王还有那麽多的事没做,才享用二十几年的荣华富贵,离寿终正寝还有几十年。本王不甘心啊,怎能在这里走向终局?
鲁王心头怨气沖天,眼珠爬满血丝,心头全是恨。
可惜的是,事实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再怎麽怨恨也不能阻止生命消亡。最后他无力支撑,只能充满不甘的瞪大眼睛,死死看向门口,残留着对生的无限渴望,就这样离世了。
等到外面乱哄哄的平静下来,衆人就看到鲁王死不瞑目,面目扭曲的样子。
虽然鲁王之尸暂时没有长毛,但是臣子们可不敢掉以轻心,他们互相对视小声商量:“鲁王被先帝所伤,如今谁知道他等会儿会不会再爬起来。”
心有余悸的臣子脸色苍白,他捂住胸口牵扯出一个勉强的笑:“我无论如何,都不想再逃命一次了。”
“鲁王虽然有正妃,但是之前已经休妻。侧妃所生的王世子今年11岁,也已经记事了吧。”
刚才还想张口提议,不如将鲁王也给烧掉的臣子沉默了,鲁王虽死,但是他还有继承人在。等到这位王世子长大,焉知道他会不会记恨提议烧掉他父王的人。
衆臣心头回过味来,鲁王身份贵重,连带王世子也颇为骄横跋扈,甚至仗着宫中宠爱,曾当衆斥骂一名小官。并非好相与的。此地人多嘴杂,难免不会有人为了讨好鲁王世子,将今日见闻洩露出去。
谁也不想无缘无故,被一位未来的亲王记恨。
第16章
何允彦不管那些,他已经察觉到了裴钰对鲁王的不喜,自然不会错过落井下石的机会。再加上,等到王世子长大成人,继承王位,那都不知道是什麽时候的事情了。怎麽能因为这种不确定因素就畏首畏尾,不敢行动呢?
如果凡事都要靠等,靠局势分明再去行动,他又怎麽能获得今日地位,只有在其他人都没有反应过来时,他先做出正确的决定,这才能屡屡邀宠成功,让皇帝越发信任他,因为他实在是好用。
想要往上爬,就得敢沖敢拼,不然不能撕咬敌人,皇帝饲养他是为何呢。
于是,他跳出来说:“鲁王被尸毒所染为衆人所见事实,如果照旧以亲王之礼下葬,谁敢保证今日变局不会再现?到时候,不仅诸王会有危险,王世子恐怕也难逃此劫。更何况,此事传扬出去还不知道会被世人怎样议论,恐怕先皇的身后英明都会有所损伤。”
这话出口,刚才没考虑这点的人顺着想一想,顿时觉得有道理。至于先帝的名声,虽然已经丢人丢了不少,但今上与其一脉相承,先皇的名声不好也会影响今上的声誉,所以还是要瞒着这种家丑。
对外宣称时,本就打算说是鲁王因为言行失常,冒犯先帝。不然堂堂帝王之尸居然尸变,这显然会给魏国蒙上不轻的阴霾。
王世子跟鲁王的血缘关系那麽近,要是鲁王诈尸,恐怕很快就会遭殃。既然这样,火化鲁王,也是为了王世子的安全考虑啊。
“何大人此言有理,鲁王已逝,但避免悲剧重演,还是要煅烧尸骸为妙。”
“是啊,相信即使王世子日后知晓,也能体谅到我们一片苦心。”
主意确定后,裴钰对鲁王是没有丝毫好感,他痛快的批準了臣子们打算把鲁王也给烧掉的建议。
同时,他深谙斩草要除根的道理,王世子现在年龄小,总有长大的一天,那时候他知道真相后,必然会埋怨,都是裴钰病了,他的父王才会代替,故而才引来灾祸。
更何况,此事中裴钰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他不仅除掉了一位亲王,甚至还合情合理的把他挫骨扬灰,都没人能说什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