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直阴魂不散。
顺便还联合了许多老臣,搬出先帝来与他施压。
萧言舟生平,最厌旁人以先帝或是崔太后的名义来催逼自己。
他本就不满,加之抱着逼迫崔太后尽快动手的念头,便有了今日这主意。
萧言舟原先想瞒着谢蘅芜自己去的,可想到不久前两人说过的话,他最终决定还是将她带上。
“你不必出现,跟着霍珩就好。”
“他会将你藏好。”
“你只需要……不,都不需要看着,你只需要知道就好。”
谢蘅芜听出些不对劲来,不由按住了他要去取耳珰的手。
“陛下想做什么?”
萧言舟抬目,在镜中与谢蘅芜对视。
他深黑眸中,暗色如潮水般涌动。
—
被霍珩带着的谢蘅芜,总算知道为何萧言舟说要将她藏好。
原来是要来皇陵。
霍珩目不斜视站在一旁,两人之间保持着分外安全的距离,甚至于霍珩带她飞来此间,不得已与她发生触碰时,他的那只手竟是被布盖着的。
皇陵本无遮无挡,但霍珩便是能找到一个不被人发现,又能看清楚全貌的地方。
萧言舟鲜少来皇陵祭拜,守陵人见到他时也颇为意外,赶紧上前讨好。
他从守陵人手中接过三炷香,拿在手中,却没有半点要拜的意思。
下一瞬,上头摆放的先帝牌位倏忽滚落下来,不等慌张的守陵人上前,萧言舟就先拿过了牌位。
守陵人松了口气,正要说话,却见萧言舟将掌心一握,那牌位,生生在他掌中碎成了齑粉。
守陵人吓得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他嫌恶地将掌心残余粉末震去,看一眼两边呆若木鸡的羽林卫,拧眉:
“愣着干什么?”
众人才应声而动,往先帝陵去。
在陵前,已停着一棺椁,却不是先帝的,而是陈皇后。
陈皇后当年因罪被贬,打入冷宫,死后也不曾被妥善安葬,随意丢了乱葬岗。
这么多年自然是找不回尸骨了,只能勉强凑出些她曾经的衣裳,做个衣冠冢。
那棺椁中放着的,便是陈皇后的衣裳。
先帝曾下令,绝不与陈皇后合葬。
萧言舟想着,冷声吩咐道:
“开陵,把陈皇后带下去。”
羽林卫们只犹豫了一瞬,便上前行动起来。
几人抬着陈皇后的棺椁,进入了先帝陵。
萧言舟冷眼瞧着,目中并无波澜。
陈皇后固然可恶,但应当死无葬身之地的,另有其人。
至于她还有先帝……他与死人计较什么。
第一百三十九章 风起
萧言舟毁坏先帝灵位,将陈皇后葬入皇陵之事,很快传到了前朝。
他本就没想隐瞒,甚至还暗中推着消息传得更快。
前朝被搅得一团乱,民间流言纷纷,又有边关消息传来,南梁边军似有异动。
桩桩件件,就是最普通的百姓都能感觉到,山雨欲来。
谢蘅芜心中不安了许多日,她知道萧言舟做事定有他的道理,可如今这样做,除了招来许多口诛笔伐,似乎没有什么另外的好处。
若是要诱使何人动手……为何还没有动作?
—
崔太后在等一个确切的消息。
她与南梁的人几番拉扯谈判,最终达成了一致。
她也如愿收到了此人回信。
一并到来的,还有派去暗中调查之人送回的消息。
或许是近日前朝过分忙乱的缘故,对国寺的看守要松懈了一些,这些消息没什么阻碍,就递到了她手里。
她知道谢蘅芜来自昌平侯府,却没想到,昌平侯……就是一直与她通信之人。
当初为了稳妥,她与那南梁人相互没有暴露身份,来往书信皆依靠中间人,没想到这样做,竟是阴差阳错报应回了自己头上。
如果是这样,那谢蘅芜不就是……
想通这一层,崔太后忽然感到一阵恐惧。
她已然许久没有产生过这种情绪了。
还有鸦影的失败。
他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用以要挟他的妹妹不见了。
除了被萧言舟带走,崔太后想不出第二种可能。
鸦影参与了太多,恐怕此时,萧言舟已经全部知晓了。
靖国公……她还不知靖国公是否对谢蘅芜的身份知晓,但这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若说从前,谢蘅芜在她这里还可有可无,现在却是要尽快除去的存在。
关于谢蘅芜的事情一旦暴露,不说是她,整个崔氏恐怕都难逃一死。
她绝不能让此事发生。
—
翌日午后,钦天监掌事慌里慌张求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