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pter 15
晚八点,球队训练结束,江期背着包晃悠到高三楼下。
恢複晚自习后,整栋楼灯火通明,各科老师排好班每天在班级里答疑,这会儿还有两节自习时间才放学,整栋楼安静得很。
江期不想回教室,也不想回宿舍。
他瞥一眼三班的教室,余安的身影不在窗边。
他在楼外的路灯下踱步,然后就接到方医生打来的电话。
两人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联系了,距离上次和方医生对话已是半年前的事,今天他主动打来,确实令江期意想不到。
接听前,他特意看了眼时间,八点十五分,非常严谨的时间。
方医生掐着这个时间点打来,估计还是按照他在剑英的作息习惯。
电话接通,一时静默,方医生在等他开口。
“方医生你好。”江期压低声音,看了眼不远处的高三楼,然后走向更远处。
听筒那边传来一声轻笑,随即回道:“你好。”
下一句,方医生就直奔主题,“最近感觉怎麽样?新环境适应得如何?”
这是惯例的询问,应该是冯雯君嘱咐过得。
“挺好的,同学都很好,同桌也很好,小时候认识的朋友也在这里,老师很负责,排球队的队友们也很有默契。”
他一口气说了这麽多,让方医生感到些许诧异,这是从未有过的对话方式,之前有段时间,他甚至很抗拒聊这些。
后来,他总结过,剑英私立是走班制,没有固定班级同学,不管多长时间的相处,始终做不到稳定的友谊,自然没什麽可聊的。
几分钟内,他筛选他话里的有效信息,最后得出结论,新环境他适应得很快。
良性的有效发展。
方医生沉默了几秒,话锋一转,“关于永福路,有没有想起什麽?”
江期脚步一顿,踢一脚眼前的碎石,才否认道:“没有。”神情间显现出一丝遗憾,“今年我还没去过。”
方医生只会提出话题,但不会继续问,每次都是他想起多少说多少。
当初江期的母亲找到他时,只有一个目的,让她的儿子回到生活的正轨上。她执意让江期出国,在事情发生后的一年间,无数次地提出这项建议,但都被他拒绝了。
事实上,他初三那年空白期却是在美国度过的,然后他就执意回国,坚持完成国内的高中生活。
他母亲认为他缺失的那段记忆是悲伤的,忘掉也好。
可在他们谈话期间,他意识到,那段记忆里除了惨痛之外,还夹杂着愉快。
江期说不出来,总之那段时间,永福路是他反複提及的。
而北元市确实有一条名叫永福路的商业区,一整条路都是店铺,琳琅满目。
江期说,他以前最喜欢去的就是那条路。
“那你都会去哪间店?”方医生问。
江期想了想,挨个指出,“买手店,滑板店,有一家餐厅很好吃,还有一家国外鞋店代购,我训练常穿的牌子那里都有。”说着,他忽然怔住了,“哦对了,我记得有一次,我进了一家专卖巧克力的店,然后买了一盒黑巧。”
仅此而已。
方医生发现,每次提到永福路,江期都会很高兴,他的表情是不会骗人的。
“你还可以继续联系我的。”方医生温声道:“我们之间谈话的内容,我从来没有透露给你母亲,这是你的隐私权,咨询费虽然由你母亲所付,但作为心理医生的基本原则不会失去,你有半年没有联系我,恐怕是这个原因吧?”
江期没应声,不可否认方医生说得都对,也正是因为这个,他可以拿着出国和方医生的事情让冯雯君妥协,答应他转学。
对面没了声音,方医生建议道:“如果你觉得信不过,我可以介绍给你达阳本地的一名心理医生,由你自己付费,而且,他的原则性比我要高。”
江期短暂地晃了下神,说道:“那你把联系方式发给我吧!”
方医生见他没有拒绝,顿时松了口气,“好。”
“嗯,谢谢。”
两人断掉电话,江期发了会儿呆,看了眼时间,还有半小时才放晚自习。
他要继续等人。
聊了这麽半天,他感到口渴,摸到书包里的保温杯,早上沖泡的普洱这会儿已经变成浓褐色,彻底失去了温度,他一口气喝了大半杯,砸吧回味,凉掉的茶水有点便利店5块钱的味道了。
手机震动了两声,是方医生发来的短信,微信他早就删掉了,方医生应该看到了红色感叹号提示,所以才改成了短信。
上面只有一个叫陆信的名字和一串数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