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国子监上学日常 > 国子监上学日常(51)

国子监上学日常(51)(2 / 2)

葛朗面对简怡的疑惑,摆出一副「孩子你太天真」的神情,直接把其中一年的题目复述给简怡:广汉等四郡,俗并不以庚日为伏。或问其故,云:地气温暑,草木早生,异于中土,常自择伏日。既乖恒经,出何典宪?

简穆简怡同时怔住,他们倒是知道入伏的习俗,但真没注意过南边人会自行决定入伏日,更不知道他们作此决定的依据是出自哪里。

葛朗哈哈大笑起来,简穆简怡的气质相差很远,就算他们认识不久,也能很轻易的分出二人,但此时两个人都是呆愣愣的样子,倒真是一模一样了。

葛朗也没卖关子,给二人解答:我没查到,问了别人,有说是出自东汉的一本风俗志,上言当时律法有此规定。

简穆简怡虽然得知了答案,但是脸上的懵逼神色一点儿没少,反而更浓重了。简怡干脆一脑门贴在了书案上:哥,我觉得就算有葛大哥给咱们补课,咱们的抄书大业也不能停。

简穆简怡的阅读量不算少,毕竟大姑母和吴先生每几个月都会给二人列一份书单,但听了葛朗的话

简穆摸了摸简怡的后脑勺:我们都天真了。

虽说现在还不用考虑吏部试的问题,但葛朗确实提前给简穆简怡敲了一次警钟,通过明经科或者是进士科也只是个开始啊。

葛朗打击完两个后辈,又神采奕奕起来:想那么多也没用,来来来,咱们继续。

简穆简怡对视一眼,无奈又无法,只能强迫自己先集中在眼前的补习上。

葛朗看着不靠谱,但其实很用心,简穆简怡有提前知会葛朗他们的学习进度,此时问来,葛朗基本对答如流,只有极个别的内容他不能确定。不过这些简穆简怡都可以回家请教简在渊,也不会影响什么。

简穆暗自决定,若未来三个月,葛朗都能保持这个水准,他就去和姜先生求一幅字送给葛朗当谢礼。

因为补课的原因,简穆简怡已经和卢氏报备过,他们会留在光德坊吃晚食。葛朗在京城是备考的,妻儿都不在京城,简穆也就包了他伙食。

送走葛朗后,简穆没立即离开光德坊,而是先检查了徐恒和徐常的课业与武功。这也是他们从吐蕃回来,简穆第一次有空问起他们这半年的事。

对比起来,徐常更擅武,徐恒的课业更好一些,二人在简穆外出这半年也没有荒废,当然,他们这个年纪要说有多自律那也没有,主要还是武师傅盯得紧,总体而言,简穆挺满意。

你们也十三了,每年三月,武师傅会替我去幽州和太原查看铺子,不怕苦的话,到时候你们也跟着去看看。

徐恒徐常都惊讶地张大了眼睛,无论是课业还是武功,两个孩子还都只是刚刚入门而已,所以,实在不明白简穆派他们出去能有什么用。

简穆乐:不用你们做什么,就是让你们出去见见世面,也散散心,总圈在京城都圈傻了。说京城都是往大了说,若没有何平何安带着,这两个孩子都很少出光德坊和简宅的院子。

徐恒和徐常异口同声道:我们不怕苦,我们听少爷的。

好。简穆笑眯眯地让他们出去,又把罗协叫了来。

罗协比在吐蕃时精神一些,看见简穆仍有些畏缩,说话却不结巴了,开口也是用的汉语:少爷。

简穆点点头,罗协还化着妆,在光德坊小院,原本和何平住一屋的徐恒搬到了何大匠儿子的屋子,罗协换了进去。

徐恒徐常倒不排外,不过他们之间有语言障碍,所以罗协平时也就与何平能说些话。说不无聊是假的,说满足也是真的,这里的人没有人让他跪趴着侍候,也没人对他随意打骂,所以罗协对掩盖原貌十分上心,生怕简穆会把他扔掉。

罗协甚至动过毁了面容的心思,不过根本没来及动手就被何平察觉了,何平有时候直觉特别灵,何平没敢对简穆说这事,只私下里吓唬罗协,他敢故意损毁面容,简穆一定饶不了他,还会扔掉他。

至于第一个「他」是谁,何平没点明,罗协就以为是自己了。

何平却认为自家主子是个心软的,虽说简穆对罗协不假辞色,但罗协既然被交到自己手上,他若做出自残的事,简穆不仅会责怪自己,甚至可能会自责,何平可不想发生这种事,那几天就对罗协看得很紧。

罗协来京城这几日,基本都在学习汉语,但何平也不是一直在,所以很多时候,罗协都只能坐着发呆。何平虽知道简穆不愿意听罗协的事,但还是问了问简穆,简穆这才叫罗协过来。

徐恒习武时,你随着他一起锻炼吧,何平在时你就练习说汉语,他不在时,我让赵合教你制作绒花的工艺,你暂且给他当个学徒吧。简穆原本打算罗协适应了大齐的生活就把他送去幽州,但是适应的过程也不能闲废了,索性给他找个事干,若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将来也是门谋生的手段。

罗协听完简穆的话,双眼微微睁大,琥珀色的眸子瞬间染上水雾,双膝一弯就给简穆磕了个头:多谢少爷为我劳心安排。

简穆不禁然想起没庐嘉措那句「哭得我头疼」,无奈摇摇头,示意何平把罗协扶起来:别动不动就跪。说完,简穆又看向何平,礼仪先教起来。

何平嘟哝:早教了啊。

简穆瞪何平一眼,何平乖乖闭嘴。

作者有话说:

求评论,求收藏

第78章

这些事都处理完,简穆才让何平去书房叫简怡,然后二人带着何安与徐常一起回去简宅。

此时夜幕已经完全落下

这些事都处理完, 简穆才让何平去书房叫简怡,然后二人带着何安与徐常一起回去简宅。

此时夜幕已经完全落下,二人按照规矩先去正院向简老爷子问安, 简穆自然问起工部之事。

简老爷子还真不知道此事,他在秘书省对工部的事了解不多, 不过他倒是猜到了工部会找简穆的原因:你那幅《安定公主与吐蕃赞布执手图》被收录进翰林院了。

简穆有些意外,想了想又算在情理之中,他的工笔技术还有待提高, 不过论起结构、色彩等其他方面, 简穆绝对能代表大齐的顶尖水准了。

对于这个消息, 简穆还是挺高兴的, 这事放在上一世差不多等于他的画被收进了博物馆,虽然没啥实感,也没啥奖励,有荣誉感撑着,简穆暂时对身外物也不是很在意。

结果, 简穆还没来得及表达喜悦,简老爷子却话锋一转,先问了简穆一个问题:简穆, 若开制科, 你有想过以后直接入翰林院或集贤殿吗?

朝廷如今尚未设置专门的绘画机构, 自然也没有相关的制度,宫廷画师大多就在翰林院和集贤殿供职。以集贤殿为例,除了常常由三省长官兼任的大学士之职外,集贤殿也有五品学士, 而以某项技能入仕再登上高位的人虽不多, 但也是有的。

简穆想了想, 诚实答道:我没想过,宫廷画师我是不会做的,也不仅仅是画师属工科的问题,主要是宫廷画师桎梏太多。遇到稍微霸道一点的君主,可能除了他指定的主题,你就什么都别想画了。

顿了顿,简穆又加了一句:不过若有机会去做修撰,我还是愿意的。别的不说,宫中的藏书藏画实在是让人觊觎的好东西,只说绘画一途,多看前人画作是开阔眼界的绝好办法之一。国子监书楼的图书也不少,但论珍贵和稀有程度,远远比不上皇城中的几个书阁。

简老爷子颔首:你心里即有主意,就不要轻易动摇。

简穆听出来了,简老爷子可能是担心自己被征召,会因为一时虚荣和浮躁放弃科举正途,遂沉声应了。

简老爷子这才叮嘱:工部既然邀请你,你就去吧。做事要用心,这和你去刑部教学不同,画像最终是要给圣人过目的,凌云阁的功臣像也不会只有严国公一人。换言之,这次做得让人满意了,之后这类工作还会有,同时也能在圣人那里刷一波存在感和好感度。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在女尊世界当配角 灵笼之纵横诸天 双面娇妻 傅爷:夫人又惊艳全球了 妖孽难缠,悍妃也妖娆! 穿书八零辣妻逆袭 穿越千年:追爱太子 大唐小侯爷 听说留学圈很乱 逍遥小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