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王念孫云:收當為叔,叔即菽字,見下文。《輕重甲篇》亦云:子大夫有五穀菽粟者勿敢左右。是其證。安井衡說同。元材案:此說是也。勿敢左右,解已見《山國軌篇》。
〔滅其位,杜其門,是謫之之事也。今作請之者,涉上文請以令而誤。張佩綸云:《漢書.賈誼傳》: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罪耳。應劭曰:請室,請罪之室。《史記.爰盎傳》絳侯徵繫清室,《漢書》作請室。而請之之請,即請罪之謂。不必改字。元材案:張說是也。《漢書.高紀》七年,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請之。應劭云:言耐罪已上皆當先請也。《景紀》中六年詔:
三輔舉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請之。後二年詔:其令二千石各修其職。不事官職耗亂者,丞相以聞,請其罪。《王莽傳》:
敢有犯者,輒以名聞,請其罪。又云:輒捕繫,請其罪。可見請之云者,即請其罪之謂,乃漢、新兩代常制矣。
〔四〕元材案:●,綌之訛字,音隙。《五經文字》:
綌作●,訛。《詩.周南》為絺為綌,朱傳:精曰絺,麤曰綌。粖朱本作秫。金廷桂云:或本作秣,然《說文》亦無秣字。《戰國策.齊策》:而君鵝鶩有餘粒。恐當作粒。今案:粖,《五音集韻》音末。《博雅》:饘也。餘粖猶言剩飯。《史記.孟嘗君傳》:今君後宮蹈綺縠,而士不得短褐。僕妾餘粱肉,而士不厭糟糠。《平原君傳》:君之後宮以百數,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厭。語意與此略同。
〔五〕吳志忠云:笙箎下奪之風二字。《輕重己篇》有。張佩綸云:按《己篇》云吹塤箎之風,鑿動金石之音,與此文不同,所奪未必是之風字。吳太武斷。姚永概云:脫
之音二字。元材案:之風之音皆可通,未知孰是。
〔六〕豬飼彥博云:不入疑當作之人。許維遹云:
入,猶得也。見《廣雅.釋詁》。元材案:《輕重己篇》云:天子祀於太宗,……同族者入原作人,誤。依王念孫校改。殊族者處。今此云同姓不入,謂城陽大夫無宗族之情,在飲酒作樂時,即同一族姓之人亦不得參加也。兩氏說非。
〔七〕何如璋云:謂杜塞其門不得出入也。《夏官.大司馬》
犯令陵政則杜之,《史記.商君列傳》公子虔杜門不出既八年矣,義同。元材案:滅其位,謂取消其在朝列應有之位次也。
〔八〕元材案:此功臣之家與下文功臣之家,兩之字均當依上文作世字。
第 118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