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管子 > 第 84 章

第 84 章(2 / 2)

〔一五〕王念孫云:過當為通。《地數篇》、《輕重甲篇》作通移,《國蓄篇》作通施,施與移同。郭沫若云:長力疑為長刀之誤。《國蓄篇》黃金刀幣,民之通施也。又云:人君鑄錢立幣,民庶之通施也。《輕重甲篇》則云:今君鑄錢立幣,民通移。是則民所通移者乃刀幣也。齊之法幣作長刀形,故稱之曰長刀也。元材案:王說是,郭說非也。通移、通施、通貨皆貨幣之代名詞。長讀上聲,乃漢人常用語。《漢書.杜周傳》廢奢長儉。顏思古注云:長謂崇貴之也。又《鹽鐵論.非鞅篇》云:商鞅峭法長利。又曰:吳起長兵攻取。《誅兵篇》云:周室備禮長文。皆其證。本書《輕重戊篇》亦有出入者長時之言。郭氏釋彼處云:長,謂尚也,重也。得其義矣。力即財力。長力者,謂人民手中握有貨幣,勢必以財力為尚,而不肯以本農為計之得,是人君之失筴也。《

鹽鐵論.刺權篇》大夫云:今夫越之具區,楚之云夢,宋之鉅野,齊之孟諸,有國之富,而霸王之資也。人君統而守之則強,不禁則亡。齊以其腸胃予人,家強而不制,枝大而折榦,以專巨海之富,而擅魚鹽之利也。勢足以使眾,恩足以卹下。是以齊國內倍而外附,權移於臣,政墜於家。公室卑而田宗強,轉轂游海者蓋三千乘。失之於本,而末不可救。此言四壤之數,君不以軌守,則民且守之,即所謂人君統而守之則強,不禁則亡之義也。

桓公曰:軌意安出〔一〕?

管子對曰:不陰據其軌皆下制其上〔二〕。

桓公曰:此若言何謂也〔三〕?

管子對曰:某鄉田若干?食者若干?某鄉之女事若干?餘衣若干?謹行〔四〕州里曰:田若干?人若干?人眾田不度食〔五〕若干?曰:田若干〔六〕?餘食若干?必得軌程〔七〕。此調之泰軌也〔行田疇及《揆度篇》君終歲行邑里之行。此亦漢人常用術語。《漢書.終軍傳》:徐偃使行風俗。軍為謁者,使行郡國。《?不疑傳》:每行縣。《平當傳》:使行流民幽州。《溝洫志》:

宣帝地節中,光祿大夫郭昌使行河。丞相御史白博士許商治《尚書》,善為算,能度功用,使行視。河隄都尉許商與丞相史孫禁共行視。行即巡視。此類之例不可勝舉。又《管子.度地篇》用行字之處亦不少。吳說失之。

〔五〕俞樾云:不度食當作不足食。元材案:度即上文而中幣終歲度人食其餘若干之度。不度即不足。不當改字。

〔六〕丁士涵云:此四字疑涉上文而衍。人眾田不度食若干者,食不足於其人也。餘食若干者,田之有餘於其人食也。元材案:此文前四句為總冒。謹行州里計分二事:一調查其不足之情形,二調查其有餘情形。故以兩曰字區別之。丁說非是。

〔七〕元材案:程即《荀子.致仕篇》程者物之準也之程,猶今言標準也。軌程即調查統計所得之標準數據。《鹽鐵論.水旱篇》云:縣官鼓鑄鐵器,大抵多為大器,務應員程。又云:卒徒作不中呈,時命助之。《漢書.尹翁歸傳》:使斫莝,責以員程,不得取代。不中程,輒笞督。顏師古注曰:員,數也。計其人及日數為功程。此言軌程,義與員程略同。

〔八〕豬飼彥博云:調當作謂。李哲明說同。元材案:此說是也。泰軌即《揆度篇》之大會。本書泰大常通用。本篇及《山至數篇》之泰春、泰夏、泰秋、泰冬,《輕重乙篇》泰皆作大,可證。大會即大計。

〔九〕郭沫若云:環乘之幣,就文中所敘者而推之,當是循環流通之意。本書屢言乘馬,即喻流通,蓋古代陸上交通莫便於乘馬,故以之喻貨幣之流通也。環則周而復始,流通不斷也。元材案:此說非是。本書乘馬一詞,皆當作計算講,說已見《巨(筴)乘馬篇》。此乘字亦當作計算講。環者周也。環乘猶言統籌。環乘之幣,謂統籌所得之貨幣數據,即《山至數篇》所謂

布幣於國,幣為一國陸地之數之意。調立,乃漢人常用語。上引晁錯言調立城邑云云,即其證。

〔一0〕丁士涵云:田疑曰字誤。元材案:田軌,即上文田有軌及必得軌程之意,指田畝數及肥墝數等而言。丁氏說非。

〔一一〕梁啟超云:謹置公幣,即鑄幣。陶鴻慶云:置當為寄,涉下文則置公幣焉而誤也。謹寄公幣者,謂以公幣暫寄於民,而以大家小家別其多寡,故下文云重歲豐年五穀登,謂高田之萌曰,吾所寄幣於子者若干云云,即承此而言。蓋高田有餘食,則寄幣於民為斂穀之備,間田、山田食不足,則置幣於公以為振贍之用也。此誤作置,則非其旨矣。郭沫若云:置字不誤。預置之,亦猶寄也。不應改字。元材案:梁、陶說非,郭說近之。置與寄皆放也。置幣、寄幣猶言以貨幣借貸於人民。《鹽鐵論.復古篇》云:設立田官,置錢入穀。義與此同。公幣,《

第 84 章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欲渴 (公媳 乱伦  高H) 恶女龙溪 病娇暴君又发情了 青山隔送行 甜甜圈 你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一见钟情(高H) 贪欲(np) 野渡晚舟 1V1 h 越鸟(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