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管子 > 第 83 章

第 83 章(2 / 2)

玉起於禺氏。《地數篇》云玉起於牛氏邊山。《揆度篇》云

北用禺氏之玉,又云玉起於禺氏之邊山,此度去周七千學云:珠璣犀象出於桂林。桂林,秦所置郡。屬縣有合浦,即今廣東合浦縣。沿海古產珠。東漢孟嘗為合浦太守,珠去復還,世因有合浦還珠之傳說。所謂赤野之末光,豈謂是耶?

〔四〕安井衡云:《揆度篇》北用禺氏之玉,則禺氏在北,赤野蓋在崑崙墟之西,此二者未詳遠近。汝漢近在荊、徐之間,與周相距固無七千,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然各隨時而輕重無常。(《漢書.食貨志》三等作二等。顏師古注云:上幣者,二等之中黃金為上而錢為下也。)漢興,錢制屢有更改,然大抵仍循秦制。據然各隨時而輕重無常一語,則珠玉在秦漢時雖不為幣,而一般人之心理,以其難得,皆甚寶貴之。其價值與地位,往往遠駕於黃金之上,蓋與今日資本主義各國之鑽石黃金不為幣而喜儲蓄之者情形正復相同。雖無貨幣之名,而實際則等於最高等之貨幣。故《平準書》即云秦中一國之幣為三等。事實上,在漢時珠玉確已取得最高等貨幣之地位。故《漢書.景紀》後三年春正月詔云:黃金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知其始終。《食貨志》晁錯請貴粟疏云:夫珠玉金銀,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人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為物輕微易藏,在於把握。可以周海內而無飢寒之患。《貢禹傳》:禹言宜罷采珠玉金銀之官,毋復以為幣。此皆以珠玉金銀並列,即其明證。本書所論三等幣制,不僅是以秦漢時實際情形為其背景,而且其所謂三幣握之則非有補於煖也,食之則非有補於飽也二語,亦顯係從上引景帝詔文及晁錯疏文蛻化而來。又先王以守財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數語,則與賈誼諫除禁鑄令文所謂挾銅積以御輕重,以臨萬貨,以調盈虛,以收奇羨云云有因襲之關係。此亦本篇為漢人所作之又一證也。又案《通典.食貨》注文皆脫去。《輕重乙篇》衡無數節本此。

〔六〕郭沫若云:抄本《冊府元龜》五百一唐玄宗開元二十年劉秩議引作舍之則非有損於飽也,於義較長。蓋三幣珠玉黃金刀布均不可食。元材案:上引《漢書.景紀》詔云:黃金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又《食貨志》晁錯疏云:夫珠玉金銀,飢不可食,寒不可衣。即皆作食字。似不可據後人引文校改。

〔七〕元材案:此以不求於萬民而籍於號令為全文作結。與晁錯請貴粟疏所云急政暴虐,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當具有者半價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於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語意相同,凡以極論強求之征籍對人民財物所造成損失之大而已。蓋政府強制征課捐稅,則人民為獲得繳納捐稅之錢,勢必賤價出售其所有之財物,以便如期交付。催征之期限愈短,富商蓄賈對於物價之壓抑愈甚,而人民財物之損失亦因之而愈大。恩格斯論俄羅斯與印度共產主義共同體之情形有云:它們為了要獲得納稅的錢,必須把它們的生產物一部分並且是一個不斷增大的部分賣掉。這種稅,是憑國家的毫無憐惜的專制主義屢屢憑非刑拷打來誅求的。這種生產物售賣時,絕不會顧到生產成本。支付的日期到了,農民絕對地必須有貨幣。商人給什麼價錢,他們就得憑什麼價錢來賣。(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年第一版九四六頁恩格斯《附注》)可見財政搾取的時限對於人民財物所造成之損害,往往比沉重之捐稅本身更為沉重,不僅中國古代為然矣。《揆度篇》及《輕重甲篇》

君朝令而夕求具節均本此。

管子輕重七──山國軌

何如璋云:山字無義,當是官字。文中桓公問

官國軌可證。官者設官治事以立軌數也。張佩綸云:通篇但言國軌,未嘗專指山國。與山權數山至數之山字均不可解。孫毓棠云:山疑是上字之誤。上通尚。山國軌山權數山至數皆猶《墨子》之尚賢尚同。《墨子》尚賢,《淮南.氾論》及《漢書.藝文志》皆作上賢。郭沫若云:山國軌山權數山至數之山字均衍文。元材案:三篇篇名皆有山字,似不能三篇皆有衍誤。必有其所以命名之由。《漢書.楊敞傳》:惲遷中郎將。郎官故事:令郎出錢市財用給文書,迺得出,名曰山郎。張晏注曰:山,財用之所出,故取名焉。《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鹽鐵論.禁耕篇》亦云:山海者財用之寶也。據此,則凡物產所生,財用所出者,皆可名之為山,乃漢人之習俗。本篇及《山權數》《山至數》,皆係專言物產財用者。且篇中所論又多直接與山有關。如本篇云:宮室器械非山無所仰。然後君立三等之租於山。《

第 83 章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淫乱血脉(中世纪,nph) 盛渡(nph) 臣那心机的白月光(NP) 咸鱼被迫翻身后被囚禁了 陌上远溪(NP bg 甜) 岁岁常欢愉(1v1校园H) 不做爱就会死(NPH) 快穿之做渣女的小三 明暗关系 小狐狸今天以身相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