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管子 > 第 66 章

第 66 章(2 / 2)

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這是說一切貨物之價格,由貨物數量與貨幣數量之比例決定之。貨物數量或貨幣數量發生重大變化,一切貨物價格即有漲跌。就是說貨物量增加,價格下落;貨幣量增加,價格騰貴。反之,貨物量減少,價格騰貴;貨幣量減少,價格下落。這是第一點。但當貨物騰貴時,人們看見經營此一貨物之企業得利獨厚,故群起向這一企業投資,而賣者間的競爭以起。賣者既多,社會上需要此一貨物者並不因之增加,其價格必下跌。反之,由於價格下跌,經營者見無利可圖,又不得不紛紛改業,於是賣者既少,而社會上之需要則仍舊未變。因此,又產生供不應求的現象,其價格又必因之上漲。所謂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的意義就是如此。這是第二點。以上是說明貨物價格貴賤的原因。從事商業之人了解了這個原因,便可以想出應付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把眼光放亮些,手段放靈活些,時時刻刻觀察市場情況。看到物價上漲到了一定程度時,就應該馬上出售,把它看成糞土一樣,不要愛惜。看到物價下落到一定程度時,就應該馬上買進,把它看成珠玉一樣寶貴,不要錯過機會。這是第三點。但計然還只發明了這個規律的一半,還只是就市場中物價漲落的自然現象加以利用。他還沒有意識到用人工製造物價貴賤的道理。到了本書,則從物多則賤,寡則貴的自然規律,又進一步演繹發展出一個散則輕,聚則重的掌握自然規律的人為規律來,作為實施輕重政策的根據。所謂散則輕,聚則重者,蓋謂一切貨物之價格,雖是由貨物數量與貨幣數量之比例來決定,但事實上影響一切貨物價格者,並不是全國所有之貨物量與貨幣量,而只是出現於市場中之貨物量與流通於市場中之貨幣量。至於儲藏不用之貨幣,對於一切貨物價格,則不發生任何影響。保存不售之貨物,對於一切貨物價格,也不發生任何影響。這樣,運用物多則賤,寡則貴的原理時,便不必將全國所有之貨物量與貨幣量,予以真正之增加或減少。但需以散聚之手段,實行斂輕散重,使流通於市場之貨幣量,或待售於市場之貨物量,依照客觀之需要而增加之或減少之,即可達到抬高或壓低物價的目的而有餘了。本書各篇所提出的種種控制物價的方案,除少數地方是利用自然規律外,其餘大多數則都是以人為規律為主。故曰:衡無數也,衡者,使物一高一下,不得常固。又曰:衡數不可調,調則澄,澄則常,常則高下不貳,高下不貳,則萬物不可得而使固(用),故曰衡無數。這種先用人工製造物價的漲跌,然後進而利用之的方法,對於計然的貴賤論,顯然是一個發展。這和本書在流通理論方面,主張行流、持流、奪流、守流、受流、摶流、戰流,是對計然的財幣欲其行如流水的主張是一個發展,是一樣的。這是社會實踐的後來居上的必然結果。假使司馬遷果真見到本書,則他既能將計然的學說予以記錄保存,為什麼對於比計然更發展了的所謂詳哉其言之也的《輕重九府》學說,卻隻字不提呢?

(三)本書與《史記.平準書》的關係──和上面所說的一樣,我認為也是本書抄襲《平準書》。證據很多。除上面已敘述過的漢武帝修昆明池一條外,其餘如有關官山海及鹽鐵專賣問題(《

海王》及《地數》)、三等幣制問題(《國蓄》、《地數》、《揆度》、《輕重己》)、馬政問題(《山國軌》《地數》),就全從《平準書》抄襲而來。此外《輕重甲》之唯輕重之家為能散之耳,請以令輕重之家,則是對《平準書》除故鹽鐵家富者為吏的模仿,《輕重丁》之石璧謀菁茅謀,則是對《平準書》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幣薦璧然後得行的模仿。《山國軌》之官國軌及別群軌,則是對《平準書》而桑弘羊為大農丞,管諸會計事的模仿。這裏,特別值得注意的,就是本書中所大力鼓吹的無籍贍國論。實完全本之於《平準書》而非其所自創。我們在上面就已論證過了。

其次,讓我們來談談第二個堡壘──《鹽鐵論》吧!

和《史記》一樣,本書的財政經濟乃至政治理論和文字,也有很多與《鹽鐵論》相雷同。過去的學者差不多都眾口一詞的說是《鹽鐵論》抄襲本書。但我個人的意見卻不如此。統計本書與《鹽鐵論》相雷同之處,除上述三十個國名中的二十四個及各種漢人通用名詞及術語外,其最突出者,共有下列各段。茲列表如左:

《管子。輕重》與《鹽鐵論》同文一覽表

《鹽鐵論》《管子。輕重》備考

《力耕篇》大夫曰:昔禹水湯旱,百姓匱乏,或相假以給衣食。禹以歷山之金,湯以嚴山之銅,鑄幣以贈其民,而天下稱仁。

文學曰:故三年耕而餘一年之蓄,九年耕而有三年之蓄,此所以備水旱而安百姓也。

《山權數篇》管子對曰:湯七年旱,禹五年水。湯以莊山之金鑄幣,而贖民之無●賣子者,禹以歷山之金鑄幣,而贖民之無●賣子者。故天權失,人地之權皆失也。故王者歲守十分之參,三年與少半成歲。三十一年而藏十。一年與少半藏三之一,不足以傷民,而農夫敬事力作。故天毀地(歲)凶旱水泆,民無入於溝壑乞請者也。此守時以待天權之道也。

《力耕篇》大夫曰:今……汝漢之金,纖微之貢,所以誘外國而釣羌故之寶也。

《力耕篇》《國蓄篇》金起於汝漢之右洿……

《地數篇》夫楚有汝漢之金……

《揆度篇》汝漢水之右衢黃金一筴也。

《輕重甲篇》楚有汝漢之黃金。

《輕重乙篇》金起於汝漢之右衢

《力耕篇》文學曰:古者商通物而不豫,工致牢而不偽。《山權數篇》管子對曰:物有豫,則君失策而民失生矣。故善為天下者,操於二豫之外。

《禁耕篇》文學曰:國富而教之以禮,則行道有讓,而工商不相豫。

《力耕篇》文學曰:昔桀女樂充宮室,文繡衣裳。故伊尹高逝遊薄,而女樂終廢其國。《輕重甲篇》管子對曰:昔者桀之時,女樂三萬人。端譟晨樂聞於三衢。是無不服文繡衣裳者。伊尹以薄之遊女工文繡纂組,一純得粟百鍾於桀之國。夫桀之國者,天子之國也。桀無天下憂,飾婦女鐘鼓之樂,故伊尹得其粟而奪之流。

《力耕篇》文學曰:是以古者尚力務本而種樹繁,躬耕趣時而衣食足,雖累凶年而人不病也。故衣食者民之本,稼穡者民之務也。二者修,則國富而民安也。

第 66 章

恋耽美

最新小说: 淫乱血脉(中世纪,nph) 盛渡(nph) 臣那心机的白月光(NP) 咸鱼被迫翻身后被囚禁了 陌上远溪(NP bg 甜) 岁岁常欢愉(1v1校园H) 不做爱就会死(NPH) 快穿之做渣女的小三 明暗关系 小狐狸今天以身相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