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腫,守圉之國,用鹽獨甚。桓公曰:諾。乃以令使糶之,得
成金萬一千餘斤,桓公召管子而問曰:安用金而可?管子對曰:
請以令使賀獻出,正籍者必以金,金坐長而百倍。鉉金之重以衡,
萬物盡歸於君。故此所謂用,若挹於河海,若輸之給馬,此陰王之業
。
管子曰:萬乘之國,必有萬金之賈。千乘之國,必有千金之賈
。百乘之國,必有百金之賈。非君之所賴也,君之所與。故為人君而
不審其號令,則中一國而二君二王也。桓公曰:何謂一國而二君
二王?管子對曰:今君之籍取,以正萬物之賈,輕去其分,皆入
於商賈,此中一國而二君二王也。故賈人乘其弊以守民之時,貧者失
其財,是重貧也。農夫失其五穀,是重竭也。故為人君而不能謹守其
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立為天下王。桓公曰:若此言何謂也?
管子對曰:山林菹澤草萊者,薪蒸之所出,犧牲之所起也,故使民
求之,使民藉之,因以給之,私愛之於民,若弟之與兄,子之與父也
,然後可以通財交殷也,故請取君之游財而邑里布積之,陽春蠶桑且
至,請以給其口食●曲之彊,若此,則絓絲之籍去分而斂矣,且四方
之不至,六時制之。春日倳耜,次日獲麥,次日薄芋,次日樹麻,次
日絕菹,次日大雨且至,趣芸壅培,六時制之,臣給至於國都,善者
鄉因其輕重,守其委廬;故事至而不妄,然後可以立為天下王。
管子曰:農不耕,民或為之飢。一女不織,民或為之寒;故事
再其本,則無賣其子者。事三其本,則衣食足。事四其本,則正籍給
,事五其本,則遠近通,死得藏,今事不能再其本,而上之求焉無止
,是使姦涂不可獨行,遺財不可包止,隨之以法,則是下艾民,食三
升,則鄉有正食而盜,食二升,則里有正食而盜。食一升,則家有正
食而盜。今操不反之事,而食四十倍之粟,而求民之毋失,不可得矣;且君朝令而求夕具,有者出其財,無有者賣其衣屨,農夫糶其五穀,三分賈而去,是君朝令一怒,布帛流越而之天下。君求焉而無止,民無以待之,走亡而棲山阜。持戈之士,顧不見親,家族失而不分,民走於山中,而士遁於外,此不待戰而內敗。
第 55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