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作者:管仲
第 48 章
權也,見射者失筴也。不備天權,下相求備,准下陰相隸。此刑罰之
所起,而亂之本也。故平則不平,民富則不如貧,委積則虛矣,此三
權之失也已。桓公曰:守三權之數奈何?管子對曰:大豐則
藏分,阨亦藏分。桓公曰:阨者所以益也,何以藏分?管子對
曰:隘則易益也,一可以為十,十可以為百,以阨守豐,阨之准數一上十,豐之筴數十去九,則吾九為餘於數,筴豐則三權皆在君,此之謂國權。
桓公問於管子曰:請問國制?管子對曰:國無制,地有量
。桓公曰:何謂國無制地有量?管子對曰:高田十石,閒田
五石,庸田三石,其餘皆屬諸荒田。地量百畝,一夫之力也,粟賈一
,粟賈十,粟賈三十,粟賈百,其在流筴者,百畝從中千畝之筴也,
然則百乘從千乘也,千乘從萬乘也,故地有量,國無筴。桓公曰:
善。今欲為大國,大國欲為天下,不通權筴,其無能者矣。
桓公曰:今行權數奈何?管子對曰:君通於廣狹之數,不
以狹畏廣。通於輕重之數,不以少畏多,此國筴之大者也。桓公曰
:善,蓋天下,視海內,長譽而無止,為之有道乎?管子對曰:
有,軌守其數,准平其流,動於未形,而守事已成,物一也,而十
是九為用。徐疾之數,輕重之筴也,一可以為十,十可以為百。引十
之半而藏四。以五操事,在君之決塞。桓公曰:何謂決塞?管
子曰:君不高仁,則國不相被,君不高慈孝,則民簡其親而輕過,
此亂之至也。則君請以國筴十分之一者,樹表置高,鄉之孝子聘之幣
,孝子兄弟眾寡,不與師旅之事。樹表置高,而高仁慈孝,財散而輕
,乘輕而守之以筴,則十之五有在上,鉉五如行事,如日月之終復,
此長有天下之道,謂之准道。
桓公問於管子曰:請問教數?管子對曰:民之能明於農事
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蕃育六畜者,置之黃金一斤,
直食八石,民之能樹蓺者,置之黃金一斤,直食八石。民之能樹瓜瓠